範卓雲
投資理財
如果聯儲局大幅加息,將推高國債收益率,會把美國政府償債成本推高至不可承受的水平,有可能導致債市大幅震蕩。
與市場預期一致,美國聯儲局在3月15日的會議上決定加息0.25個百分點,是美國這一輪加息周期的第三次。
彭博的全球利率概率(WIRP)顯示,聯儲局會議召開前市場預期的3月加息概率達到100%,3月加息早已被市場消化。但最令市場欣喜的信息,卻是聯儲局重申今年總共加息三次的預期,與去年12月的預測一致。
聯儲局主席耶倫在記者會上強調加息步伐仍將是“循序漸進”,雖然聯儲局預料美國經濟持續好轉,但維持評估短期經濟前景風險爲“大致平衡”,爲市場釋除對聯儲局加快收緊政策的憂慮。
聯儲局的聲明表示,美國就業市場持續好轉,失業率變動不大,經濟活動溫和擴張,家庭開支溫和上升,商業固定投資走強,因此調高今年通脹預測至1.9%,較去年12月預測的1.8%僅輕微上升。
看不到大幅加息需要
耶倫表示加息反映美國經濟持續好轉,而等待太久才加息意味著之後加息會更快,反而會對金融市場帶來危害,但聯儲局沒有預計每次議息會議都會加息,耶倫的政策信息明顯比市場預期溫和。
按最新經濟數據分析,筆者暫時仍看不到聯儲局大幅加息的需要。以1月份美國PCE核心通脹率(扣除食品和能源)與去年同比上升僅1.7%來看,目前美國通脹水平仍低于聯儲局的2%目標,主要原因是美國勞工成本增長依然受控。
彙豐美國經濟師預測美國PCE核心通脹率(扣除食品和能源)在今年將維持在1.8%,低于聯儲局的2%目標。
我們預期聯儲局今年會加息三次,預期6月和9月會再各加息0.25個百分點,預料2018年3月會再加息0.25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耶倫在近日的講話中,一再重申聯儲局將維持“循序漸進式”的加息策略。
爲何聯儲局要維持審慎的利率政策? 理由很簡單,目前美國政府債務負擔處于曆史高峰。美國2016年政府負債占GDP的71.8%,若包括外債,政府總負債占GDP的104.5%。
如果聯儲局大幅加息,將推高國債收益率,會把美國政府償債成本推高至不可承受的水平,有可能導致債市大幅震蕩。若聯儲局快速加息,會令美元走強,美元升值將打擊出口和經濟複蘇,同時導致金融市場整體資金供應收緊,變相加大政策緊縮的力度,因此美元走強將減低聯儲局加快加息的需要。
事實上,聯儲局去年12月宣布加息0.25個百分點,這僅是十年來的第二次加息,就算今年共加息三次,到今年底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也只是返回到1.25%至1.50%的水平,加息後的美國利率仍處于曆史性低位。
看好亞洲股票債劵
對于有需要對沖利率波動風險的投資者來說,市場上的美元浮息票據或可協助投資者管理利率波動的不明朗因素。
踏進第二季度,環球風險事件密集,可能引發市場出現短期調整。
英國即將啓動與歐盟的“脫歐”談判,歐元區各項大型選舉也將陸續開鑼,令歐洲市場的政治不明朗因素加劇,而美國新一屆政府調整政策的風險,都提醒投資者應采取穩健的投資策略,不宜過度增加投資組合風險,應更具選擇性地挑選投資工具,以應對不明朗市況,穩中求勝。
要把握全球再通脹趨勢所帶來的機遇,筆者看好增長前景理想的亞洲股票和債劵。在亞洲市場當中,中國、印度及印度尼西亞股票可看高一線,這三個亞洲區內最大的經濟體均是以內需驅動,預期在結構性改革進展理想和財政寬松的環境下,于2017年將錄得亞洲區內最快的每股盈利增幅。
受惠于盈利改善趨勢、美國收益率及美元回穩、中國增長穩健的支持因素,今年初以來亞洲及新興市場的股市跑贏全球基准,資金重返新興市場和亞洲的債券和股票基金,使新興市場和亞洲資産表現勝于其他地區。
亞洲的通脹展望對區內市場的收益率並不構成太大的上行壓力,區內利好因素比美國債券收益率更能直接帶動當地市場的股票及債券表現。在亞洲債市中,結構性改革進度良好的市場如印度及印尼,投資展望較爲理想。
中國增長改革前景向好
有利中資股和亞洲市場
剛在北京閉幕的全國人大會議再次聚焦結構性改革議題,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擴大供給側改革,並加強發展創新科技和環保政策。
中國面臨貿易保護主義風險上升,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維持約6.5%的經濟增長目標,將通過積極財稅政策及基建投資支持增長,政策因素或有利中資股投資氣氛。
剛公布的2月份財新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和國家統計局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的複蘇趨勢一致,分別錄得51.7和51.6,兩者均比1月改善,顯示制造業整體運行連續六個月擴張,2月數字是四年來次高紀錄。
這令我們看好中國股票,尤其是能受惠結構性增長及改革的企業。這些公司倚賴內需,能夠抵禦環球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和貿易保護主義的沖擊,也受惠于支持結構性改革的政策。
從事新經濟行業(包括互聯網、信息科技、醫療保健、新能源、旅遊、個人消費及教育服務)的企業,或將具有更優越的盈利增長前景,可支撐其估值高于市場平均值。今年中國增長持續回穩,對整體亞洲經濟展望和資本市場表現均是利好因素。
(作者是彙豐私人銀行
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策略
及咨詢業務亞洲區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