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二十八歲登基,在位二十三年,他接受了隋亡的教訓,勵精圖治,與民休養生息,使社會逐漸安定下來,國勢空前強盛,開創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時期。
但是,在他作了十幾年皇帝之後,過慣了安逸享樂的生活,漸漸地也趨向了奢侈腐化。他修復了隋煬帝在洛陽建的豪華宮室。
他曾經霸占了齊王李元吉的楊妃,還把已故大臣武士鑊(音:惑)的十四歲的女兒選為才人,給她起了個名字叫「媚」,這就是「武媚娘」。在他的「晚年」,就是他作皇帝的最後幾年,一反常態,既迷信占卜,又痴迷丹藥,竟在五十二歲上英年早逝。貞 觀二十二年,天空中太白星多次在白晝出現。這本來是宇宙間天體運行的自然現象,而太史卻占卜說,這應在「女主昌盛」。李世民又聽說民間流傳的《秘記》上 說,「唐三世以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這可讓李世民睡不著覺了,他的李家王朝怎能讓「武王」取代呢?
於是,他要想盡一切辦法找到這個「武王」,把他扼殺在搖籃里。有個叫李君羨的左武衛將軍武連縣公正好倒霉。他的官銜、爵號、籍貫和職務里,一連串占了四個「武」字:「左武衛將軍」里占了一個,「武連縣公」占了一個,他又是「武安縣」人,是宮城北門「玄武門」的守將,太史公的占卜正好應在他的身上,巧得不能再巧了。
偏偏他的父母在小時侯給他起了個小女孩的名字,叫做「五娘」,是盼他易於養活。可是,「五」於「武」同音,正好牽連到女主之忌里去。李世民迷信占卜,簡直喪失了理智,不由分說,先把李君羨貶到華州(今陝西華縣)任刺使,後來仍不放心,又藉故將其殺死。李君羨到死也不明白自己犯了什麼罪,成了李世民迷信的犧牲品。貞 觀二十一年,李世民得了中風的疾病,癱瘓在床上。經御醫診治,半年後病體稍愈,可以三天上一次朝了。如繼續邊治邊養,說不定會逐漸康復的。可是,此時的他 卻迷戀上了方士們煉製的金石丹藥,希望自己長生不老。他先是服食了國內方士煉出的丹藥,並不見效,以為國內方士們的道術淺,於是派人四處訪求國外高人。
貞觀二十二年,大臣王玄策在對外作戰中,俘獲了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羅邇娑婆。為迎合李世民乞求長生不老的心理,把他獻給李世民。這 個印度和尚吹噓自己有二百歲高齡,專門研究長生不老之術,並信誓旦旦地說,吃了他煉的丹藥,一定能長生不老,甚至可以在大白天飛升到天宮裡去成為仙人。
他這番鬼話還真就打動了李世民,遂給這個印度和尚安排住進了豪華的館驛,每餐都是豐盛的美食,天天有一大群下人侍奉 著,生活不亞於帝王。這傢伙見李世民對自己深信不疑,就煞有介事地開出一大串稀奇古怪的藥名來,李世民號令天下,按此方採集諸藥異石,不論任何代價,不惜 一切犧牲,只要能採辦到印度和尚藥方中的藥,哪怕刀山火海也得取來。
一年之後,藥配製好了,李世民非常高興,毫不遲疑地將藥全吃了下去,結果七竅流血中毒 暴亡。這時他才五十二歲,是中國歷史上被「長生藥」毒死的第一個皇帝。他沒有做到慎終如始,竟這樣荒唐可悲、愚蠢糊塗的過早離開了人間。
唐太宗李世民始終是皇帝中的楷模,重用賢才,廣施仁政,尤為著名的是善於納諫——這種「從諫如流」的品質。現代高官都不容易具備,何況「家天下」的封建帝王。「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已成為千秋功業的代名詞。
李世民,在史冊里就是光輝燦爛的「正面形象」。
「貞觀之治」的強大、繁盛,有口皆碑,有目共睹。
可惜,但凡血肉之軀,都有難以逾越的局限性。
晚年的李世民一點一點「變壞」了,肉眼凡胎的生物性暴露無疑。
一、堵上耳朵,踹開諍臣,拎著鞭子辦事兒
《新唐書》《舊唐書》都記載了文德皇后長孫氏,曾怎樣拐彎抹角地哄騙盛怒之下的李世民。因為魏徵多嘴多舌,處處制肘,皇帝感到不舒服。
甚至在背地裡惱羞成怒,一邊罵街,一邊動了殺機。
若非乖巧的文德皇后拽出「明君賢相」的「高帽兒」來拍馬屁。
恐怕魏徵早就做了刀下鬼了。由此看來,李世民並非心甘情願地「納諫」。
骨子裡卻滿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貨色。
常說「屁股決定意識」——有什麼地位,就是什麼脾氣。
有多大權力,就有多大的獸性。皇帝主宰世間升沉。
他們才不願意找幾個自以為是、指手畫腳的「乾爹」供著呢。
李世民身邊能夠直言的大臣不下三十多名,尤其是魏徵。先後寫了十多萬字的意見書,涉及事務多達兩百多件。
即便如此,仍不免熱臉貼上冷屁股,魏徵明顯地覺察到,皇帝變了,「漸惡直言」。
貞觀十二年三月,李世民親御兩儀殿,魏徵毫不客氣地說。
「一二年來,不悅人諫,雖黽勉聽受,而意終不平,諒有難色。」
這些話,李世民根本就聽不進去,他變本加厲地以我為中心。
他一意孤行,建飛山宮,剛開始就警告群臣:「若不為此,不便我身。」
並且為自己狡辯道:「百姓無事則驕逸,勞役則易使。」
翻譯過來,無非是說,老百姓都是賤骨頭,應該給老子當牛做馬。
這簡直是強盜邏輯,明擺著,叫滿朝文武乖乖地閉嘴。
諫臣劉洎官拜門下省侍中。貞觀十九年,李世民懷疑劉洎背後褒貶自己。
便抓了個「謀執朝衡」的罪名,逼劉洎自殺了。二、大興土木,窮奢極欲,自己都覺得過分
最耗費民脂民膏的無非兩件事:一是大型土木工程,二是連年戰爭。
如果戰爭不可避免,傾舉國之力征討,也沒什麼不合適。
但是,大興土木,只為一人聲色犬馬,就屬於貪暴行為了
李世民恰恰樂此不疲。他親自抓基建,在長安、洛陽等地,營造規模宏大的宮殿。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四月,李世民嫌京城悶熱,便在臨潼驪山頂上修築了翠微宮。
三個月之後,又指責宮室小氣,辱沒了大唐威儀,便重修了玉華宮。
一句話,耗費白銀數以億計。位於東都的「洛陽宮」本是隋煬帝吃喝玩樂的地方。
李世民遂接管過來,「營造不已,公私勞費,殆不能堪」。
連同「飛山宮」在內的龐大建築群,豪華氣派,極盡奢靡。
整座工程,都是黃金白銀乃至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來的。貞觀十六年,唐太宗下詔,明令太子所用之物,其他部門不得限制。
口子一開,鼎鐺玉石,暴殄天物的現象越來越嚴重,無上限消費,怎麼能不浪費呢?
這些討人嫌的爛事兒,連李世民自己都覺得過分。
648年,即其臨終前一年,他親自為太子李治撰寫了《帝范》十二篇。
其中明確寫道:「吾居位以來,不善多矣。錦繡珠玉不絕於前。
宮室台榭屢有興作,犬馬鷹隼無遠不致,行游四方,供頓煩勞,此皆吾之深過也,勿以為是而法之。」
顯然,皇帝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他本人可以倒行逆施,對兒子就要說實話了。
他希望李治,不要效仿自己,做個賢明的君主,必須有節制、有約束。
三、貪戀酒色,搜羅美女,連弟妹都不放過
醇酒婦人溫柔鄉——這些人生庸常的快樂,是歷史偉人極少倖免的缺憾。
李世民晚年,暴露出了形形色色的動物性,尤其對少女、美色貪得無厭。
貞觀十年(636年)六月,年36歲的長孫皇后死了,李世民去了一根「賢內助」。
當然,這只是偉大人物「灰色的一面」,並不防礙李世民的賢明、德政。
也不會抹殺他的歷史貢獻。人,就是這樣是是非非,一人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