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EAST ASIA INSIGHT |《東南亞觀察》
*溫馨提示:點擊”閱讀原文“下載本期pdf.
VOLUME # 20
PREVIEW
SEE FIRST
美新加坡四黨聯合,一黨獨大格局是否受影響
摘要:近日,新加坡國人爲先黨,革新黨,人民力量黨以及民主進步黨宣布實現聯合,以應對2021年的大選。新加坡自建國以來,一直保持著以人民行動黨爲主導的“一黨獨大”政黨格局,並經受了時間的考驗,使新加坡成爲東南亞唯一的發達國家。新加坡的小黨實現聯合也是其政黨政治的常態,雖然會對人民行動黨的執政造成有限的影響,但並不會根本性的改變新加坡“一黨獨大”的政黨格局。 關鍵詞:一黨獨大,政黨格局,新加坡
據《海峽時報》1月3日報道,新加坡下一次大選將于2021年4月初之前進行,新加坡國人爲先黨,革新黨,人民力量黨以及民主進步黨將組成競選聯盟來應對大選。新聯盟將由新加坡國人爲先黨的秘書長譚吉賽領導,並計劃在選舉中推出約30名候選人。四個黨派爭取在本月底進行登記入盟。
國人爲先黨在這四個黨派中的影響力相對較大,由前新加坡民主黨黨員、2011年新加坡總統候選人陳如斯(Tan Jee Say)所創。在2011年的總統選舉中,雖然最終落選,但考慮到他所面臨的其他三位對手均爲新加坡執政黨——人民行動黨的黨員,最後還是獲得了25.04%選票這一不俗的成績,這次選舉也給他帶來了較高的知名度。從陳如斯的宣傳主張來看,他的重要理念就是要平衡作爲新加坡唯一大黨的人民行動黨。所以,依靠著陳如斯自身的影響力,爲其創立的國人爲先黨帶來了較高的關注度。而競選聯盟其余的三個黨派(革新黨、人民力量黨和民主進步黨),目前來看在新加坡全國的政治影響力甚微,關注人群較少,想要獲得更高的關注度和影響力,選擇與國人爲先黨聯合也在情理之中。
一、新加坡政黨格局的曆史發展與現狀
人民行動黨作爲新加坡第一大黨,在新加坡執政已有六十年之久,對新加坡整個國家的發展和塑造,可謂重若丘山。1954年,人民行動黨作爲獨立性政黨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在1959年大選中,人民行動黨獲得重大勝利,于51個議席中獲得43個席位,而與之競爭的人民聯盟、華巫聯盟及無黨派人士僅分別獲得4席、3席和1席,這也奠定了新加坡一黨獨大格局的雛形。在此之後,人民行動黨經曆了其執政之路的一系列考驗,而反對黨也在不斷壯大,甚至一度動搖新加坡一黨獨大的政黨格局。在1963年的競選中,社會主義陣線成爲國會最大反對黨,在51個議席中拿大了13個席位,而人民行動黨比上一次選舉減少了6個席位,僅拿到37席。
在此之後,由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世界大環境整體”向左轉“,各國的左派政治運動此起彼伏,社會主義陣線作爲左派政黨的一員,采取了當時看來貌似可行的方式,即放棄議會鬥爭,走向街頭政治,在1963年獲得國會席位的社會主義陣線黨員或者辭職,或者並未就職。與此同時,人民行動黨則趁機擴充在議會的力量,並利用行政、司法、立法等建制力量對社會主義陣線進行打壓,使得社會主義陣線遭遇了重創,部分重要黨員選擇了出國避難。1968年,新加坡迎來了從馬來西亞獨立之後的第一次大選,人民行動黨這時已經有了相當的力量來影響選舉的進程,比如通過對選區的重新劃定,來分化和擊破反對黨聯盟,保持自己的得票率。本次選舉人民行動黨以86.72%的得票率拿下了所有的國會議員席次,這也是之前社會主義陣線等左派政黨放棄議會鬥爭的結果。至此,全新加坡沒有一個反對黨有足夠的力量挑戰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基本上奠定了新加坡人民行動黨“一黨獨大”的政黨格局。
作爲執政黨的人民力量黨,李光耀作爲其黨內領袖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他通過嚴厲和精妙的政治手段排除異己,充分整合了新加坡的社會資源,逐步控制新加坡的政治、立法甚至是意識形態。另一方面,通過借助經濟全球化及産業大分工的浪潮,抓住機遇,精准定位,實現了新加坡經濟的發展和騰飛,使他個人與所在的人民行動黨深得民心,進一步鞏固了人民行動黨的執政地位,新加坡“一黨獨大”的政黨格局更加穩固。
進入八十年代後,國際社會交織著動蕩與發展,西方政體的價值觀念得到更深層次傳播,世界上不斷有威權政體或極權政體被顛覆,這也不可避免的會影響新加坡的政治生態。在1981年的國會選舉中,人民行動黨雖然繼續當選爲執政黨,但由于工人黨在補選程序中勝出,雖然工人黨在這次選舉中僅獲得一個席位,但畢竟使得人民行動黨自1968年獨霸國會的局面被打破。隨後在1984年的國會選舉中,人民行動黨又一個席位被奪走,新加坡工人黨與新加坡民主黨共奪得兩個席位,且得票率均超過30%。在隨後的曆次大選中,反對黨均奪得極少數席位,人民行動黨總體上在國會保持著壓倒性優勢,甚至在2001年還達到了得票率的一個頂峰,以75.29%的得票率獲得了國會的82席(當時國會共有84席)。這表明新加坡“一黨獨大”的政黨格局在制度化的運行過程中保持穩定。
但是,隨著新一代選民的出現與成熟,新加坡“一黨獨大”的政黨格局仿佛被撬動,這一代的選民與他們的前輩有所不同,他們出生在總體富足和安甯的時代,沒有經曆過新加坡從無到有,由窮變富的大發展時期,更無從切身經曆和體會人民行動黨在那個時候的行政能力和成績,加之多元化的思想觀念在他們心目中生根發芽(並非僅只傳統的西方自由民主思想,也有一些新馬克思主義等思想),對執政黨的要求日新月異,所以他們看起來並沒有之前的選民那麽爲人民行動黨“賣帳”。在2011年的大選來看,人民行動黨的得票率創曆史新低。工人黨、民主黨、人民黨、民主聯盟、革新黨與國民團結黨等六個反對黨同人民行動黨競逐國會87個席位。反對黨共奪得6席,作爲執政黨的人民行動黨得票率僅爲60.14%。不過即便如此,從結果來看人民行動黨仍然對反對黨保持著壓倒性優勢,雖說以人民行動黨爲絕對主導的政黨格局有了小程度的變化,但並未發生實質性和根本性的改變。
截至到2019年11月,新加坡共有30個合法政黨。除了人民行動黨外,其余政黨在政治層面的影響力甚微。但是在這些小黨之中,又屬新加坡工人黨,新加坡民主黨和新加坡民主聯盟的影響力相對較大,且對執政黨有著一定程度上的挑戰。工人黨是目前新加坡最大的反對黨,于1957年11月創立,奉行社會民主主義的理念,主張通過議會鬥爭的形式爲勞工階層謀取利益,其目標除了要爭取成爲新加坡的執政黨外,也希望廢除雇傭制度,並制定有利于勞工階層的法律。工人黨自80年代以來在新加坡選民中的影響力逐步擴大,在曆次選舉中均獲得席位(在新加坡的政治生態中,能獲得席位的反對黨在小黨中已經算很有影響力)。新加坡民主黨成立于1980年7月,主張反對黨實現聯合,打破人民行動黨一黨獨大的政黨格局,並積極爭取工人的支援,且在新加坡精英階層有著一定的影響力。民主黨曾在1991年的國會大選獲得三個席次,成爲當時最大的反對黨。而新加坡民主聯盟則于2001年7月成立,是一個比較新興的政黨,是由原先的四個反對黨組合而成。其目標與新加坡民主黨有類似之處,主張順應選民要求,促成一個團結、有效的陣營與執政的人民行動黨競爭。
二、“一黨獨大”格局形成的原因
分析新加坡的政治系統較爲複雜,無論是新加坡的政體、政黨還是其他政治要素,都有著其較強的獨特性。新加坡究竟爲何會形成“一黨獨大”的政黨格局,目前學術界有著較大的爭議,但綜合來看,無外乎是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新加坡的政治文化與其曆史的發展有著密切關系。作爲一個被英國殖民約140年的東南亞國家,新加坡的政治文化兼具東西方要素,既非完全意義上的西方代議制,也與所謂傳統的東方威權體制有著明顯差別,可以說,他吸收了西方式的代議制、差額選舉制及多黨競爭制等作爲其政治的“外殼”,再根據自身國情和曆史的發展形成了“精英治國”、“家長政府”等作爲政治的“內核”。在強調國家利益和社會秩序至上的同時,實行”威權主義“和”有限民主“,倡導儒家思想、”亞洲價值觀“和”家長制“的管理模式。而“一黨獨大”的政黨格局,不僅契合東方威權政體的內涵,同時也與英國殖民統治秩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所以,“一黨獨大”政黨格局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可以認爲是新加坡政治文化與曆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第二,從人民行動黨的成績來看,在人民行動黨“兩李一吳”的領導下,新加坡在實現經濟騰飛,政治高效,政府廉潔,社會安定及民生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近乎完美的成績,在人民行動黨的領導之下,新加坡成功克服了生存問題,解決了對其致命的能源危機,建立了完備的國防安全機制,且能獲得“東亞四小龍”的贊譽,是繼倫敦、紐約、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建立了以生物醫藥,精密加工、化學化工,能源加工與生産等發達的産業支柱。在社會民生方面,人民行動黨執政下的新加坡以高效的行政、廉潔的政府和嚴格的法治,實現了社會的長期安全和穩定。更重要的是,在對待國內金融、地産等資本力量方面,人民行動黨以其鐵腕的手段成功防止了上述力量對國內民生政策的影響和幹預,使新加坡實現了“居者有其屋”等理想的狀況,形成了新加坡獨特的“國家資本主義”。所以,新加坡在人民行動黨執政下的發展,國內大多數選民有著切身的經曆和體會。這讓人民行動黨在新加坡公民的心目中有著崇高而獨特的威望,曆次大選中選民支持人民行動黨也在情理之中。
第三,從人民行動黨所使用的政治手段來看,成功將反對黨的力量限制在了一定範圍內,使其無法壯大到威脅人民行動黨執政地位的狀態。人民行動黨在新加坡執政多年,已經成功整合了新加坡的政治資源、經濟資源和社會資源,在這些領域有著較強的力量。通過其影響立法的優勢,出台了多項有利于其競選的法案。例如具有新加坡特色選舉制度的集選區制,規定了在集選區參選的人員必須幾個人組成小組集體參選,並且每一小組必須具有少數族裔的人參加(如馬來裔、印度裔或歐亞混血裔),若該小組的得票等于或超過51%,則該小組所有人全部當選。這雖然有利于保障少數族裔參與政治的權益,但更有利于本身在國會占據絕大多數的人民行動黨參選。不僅如此,人民行動黨也常常利用其主導制定選舉規則的權限,在大選之前突然改變選區的劃分,這也會給反對黨准備競選的工作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另外,人民行動黨也會利用其行政力量和國家司法的力量,對媒體和輿論進行一定的限制,這減少了很多不利于人民行動黨的輿論影響。並使其爲自己的競選服務。
三、四黨聯合,對“一黨獨大”有影響嗎
從新加坡“一黨獨大”的政黨格局的曆史發展和形成原因來看,其已經成爲了新加坡政治文化的一部分。新加坡的成功與其在新加坡長期實踐中的不斷發展,也證明了在過去和現在符合新加坡的具體國情,並已經走向了制度化層面,使得獨大的人民行動黨更具有權威與合法性。
而從新加坡曆次的政黨變革來看,弱小政黨的聯合也是常態,每次聯合雖然都會有很大的聲勢,且所謂“民意測驗”也似乎有利于反對黨的參選,但每次選舉的結果都會顯示出人民行動黨繼續保持其“一黨獨大”的政黨格局。雖然在數次選舉中都有部分反對黨獲得小勝,得到幾個席位,但是總體來看並達不到動搖的程度。所以,這次以國人爲先黨爲首的四黨聯合,盡管在政治造勢方面有著一定的影響力,但明年的選舉結果並不會有根本性的變化,無非就是反對黨多獲得或者丟失幾個席位。新加坡以人民行動黨爲主導的政黨格局,在短期之內並不會發生結構性的改變。
(鄭寬,海國圖智研究院研究助理,中文出版物《東南亞觀察》編輯,研究興趣:地緣政治學,國際關系與國際法,次區域安全合作機制)
【參考文獻】
[1]劉媛,古洪能.新加坡小黨生存的原因及其對國家治理的啓示[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9,30(1):46. [2]馬福運.中國學者視野中的新加坡政治體制及其啓示[J].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19.52(1):42. [3]呂元禮,張彭強.新加坡人民行動黨長期執政的底氣何在[J].人民論壇,2018,6(2):36-37. [4]趙燕.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威權主義”執政模式評析[D].河北:河北師範大學,2012. [5]吳文.新加坡國家治理能力研究[D].上海:上海師範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