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家蘇啓祯博士出版英文書《幫孩子有效又快樂地學華文》,希望消除講英語的家長對華文學習的誤解。他認爲,即便自覺華文水平不強,家長也應陪同孩子學習,不要因溝通方便而遷就孩子使用英語的習慣。
胡潔梅 報道
家長要堅持在家裏營造講華語的環境,當孩子的模仿對象,體現華語在生活中的實用性。從小建立孩子應用華語的習慣,孩子在學習華文的過程中就能更“有效且快樂”。
本地教育學家蘇啓祯博士(83歲)新出版的英文書《幫孩子有效又快樂地學華文》(Help Your Child Learn Chinese Language Efficiently and Happily)面向以英語爲家庭用語的家長,希望消除家長對學習華文可能存有的誤解,鼓勵家長營造有利于華文學習的家庭環境。
他說,即便覺得華文水平不強,家長也應陪同孩子學習,不要因溝通方便而遷就孩子使用英語的習慣。
約130頁的新書將在來臨的周六(15日)于大巴窯建屋發展局總部會議中心(HDB Hub Convention Centre)舉行的家長教育講座發布,講座由新加坡華文教育學會與校長協會聯辦。蘇啓祯博士將在講座中針對“如何幫助孩子把華文學得更好”課題,以英語分享心得。
蘇啓祯是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研究顧問。他指出,孩子在學校應用英文的機會很多,家長不必擔心孩子無法掌握好英文。研究顯示,不同語言的學習相互幹擾的概率很低。學雙語的孩子相較學單語的孩子,思考能力和變通能力也比較強。
必須長期磨練
學語言難馬上見效
有數據顯示,本地約七成家長在家以英語同孩子溝通。他認爲,家長可能覺得自己華文水平不強,沒有信心使用華語。
“但學語言沒有馬上見效的貼士,一定要長期磨練。家長要耐心地與孩子講華語,想辦法讓孩子感覺華語有它的用途。你告訴孩子,學好華語是爲了工作、做生意,孩子不會想得那麽長遠。但如果家長堅持孩子須以華語說出他的要求,家長才理會的話,久而久之,孩子就明白使用華語,他才能得到他所要的。”
他強調,家長不能把學習華文的責任都交由教師,家裏也應有支持學習華文的生態。他在書中就分享如何營造有利的環境。例如,可爲孩子玩具、物品等貼上華文名詞,由孩子書寫;鼓勵較大的孩子以華文書寫便條給父母或制作自己的圖書等。
雙語故事書、兒歌、動畫和網上語文遊戲等都是一些可讓孩子多接觸華文的資源。家長也可讓孩子多參加中華文化活動如華語戲劇、書法、華樂團等。“孩子浸濡在這樣的環境裏,自然而然會更常使用華語。”
告訴孩子華文難學
只會削弱學習動力
一些家長存有華文難學的觀念,若把這樣的想法傳達給孩子,更不利于孩子的學習動力。事實上,英文未必就比華文容易學。蘇啓祯把英文比喻成直升機,開始學時感覺容易,到了後期接觸更多詞彙時,飛行時速(學習進度)就比較慢。而華文猶如珍寶客機,開始學時要掌握很多字,但掌握好基礎,對詞的概念清楚後,接下來就“飛得快”。
他希望家長能伴隨孩子的華文學習過程,但也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才能讓他們愉快地學習。
本地媒體工作者徐秀盈、台灣心理咨詢專家饒夢霞博士也將在本周六的講座中做分享。講座報名費是單人50元,夫婦80元,不包含消費稅。有興趣者可上https://www.sces.org.sg/ 查詢並報名。講座時間是上午8時至下午1時。
蘇啓祯的新書售價12元(不包括消費稅),講座出席者當天購書可獲20%折扣。公衆之後也可通過教研中心網上書店 http://chinesehub.sccl.sg 購書。
家長要耐心地與孩子講華語,想辦法讓孩子感覺華語有它的用途。你告訴孩子,學好華語是爲了工作、做生意,孩子不會想得那麽長遠。但如果家長堅持孩子須以華語說出他的要求,家長才理會的話,久而久之,孩子就明白使用華語,他才能得到他所要的。
——教育學家蘇啓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