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技術和網絡信息科技的影響下,現在的攝影器材已很難像過去一般純粹,人們可用于攝影的工具越來越多,這些工具本身所具備的功能也不再僅限于攝影。無可避免的,攝影也更加趨于大衆化、娛樂化,人人都是攝影師,攝影的技術門檻一再降低,藝術屬性進一步被削弱。更准確地說,現在的攝影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社交行爲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和語言,爲此,攝影的功能化被放大,藝術性則一再縮小。而這就造成了所謂的大衆化和藝術化兩個極端。作爲商業的一部分,攝影器材産品、影像技術發展、市場走勢和行業趨勢,自然是順應潮流發展,出現了同樣的細分,並集中體現在2019年。
技術升級更注重”軟實力”提升
2019年的影像技術提升是很有標志性意義的,與往年不同的是,不管是相機和鏡頭等傳統攝影器材領域,還是智能手機爲代表的新型攝影器材領域,都不再是一味地追求”更大面積的影像傳感器”和更高像素,又或者是更新型的影像傳感器硬件(在新材料和新結構研發出來之前,很難根本性地突破現有的背照式和堆棧式CMOS技術),而是普遍采用了人工智能技術,專注于提升相機的”軟實力”。
簡而言之,廠商在2019年發布的衆多新品中,真正的硬件配置提升是非常有限的,甚至與2018年沒什麽太大差異,但在成像系統的軟件程序上卻有大量動作。如面對4000萬像素以上機型的成像算法優化,具備智能偵測主體功能的自動對焦系統,具備更高效、實用的電子防抖系統,具備更高運行效率的高分辨率視頻的拍攝功能等,都是2019年影像技術發展的主旋律。
不僅如此,在攝影流程中的後期處理技術上,也大範圍地使用了許多人工智能技術,一些過去技術門檻很高的後期處理技術、鑒別技術、渲染技術,都在新版的後期處理和剪輯軟件上得到了”智能化”和自動化的升級。現在用戶的後期處理效率和輸出質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工作量和流程周期都大量縮減。
正是這種”軟實力”的影像技術升級促使下,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相機還是手機,其在影像處理器性能上的提升幅度都很大,如明顯可見的高端影像處理器芯片(CPU和GPU)下放到下層産品平台上,多處理器芯片系統的應用等動作,無一不是爲了配合新的影像處理系統所帶來的更高數據處理性能需求而進行的動作。更有甚者,爲了解決高性能芯片在高數據負荷處理過程中産生的高發熱量問題,還在狹小的可換鏡頭相機上加入了主動散熱器等部件。
所有這些改變,其本質上是在強化相機和智能手機的影像處理系統,如果你熟悉電腦發展過程的話,不難看到目前的攝影器材和影像技術升級已經向更強大,與人工智能技術和網絡信息科技結合更加密切的”高性能計算階段”發展。由此可以判斷未來數年內,攝影器材的發展都將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通過算法、程序來增強攝影器材的成像質量、性能、功能,而硬件上的升級則將依照此潮流需要,偏向于相機的影像處理器系統和智能手機的相機模塊控制系統等方面的計算性能需要而升級。
但這些還不算是什麽問題,各家的技術儲備量和研發速度都能很好地解決。5G網絡時代最大的問題是”高品質影像內容的供應不足”,這不是單純的攝影器材升級就能解決的,是需要更多具備高品質影像內容創作能力的生産者才可以解決的。而技術,又將在這一層面再次因5G網絡通訊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所營造的”優渥環境”而起到強大的促進作用。
可以預見的是,如職業攝影師等高品質影像內容生産者,將更加徹底地擺脫現有的生産設備和工作流程束縛,通過5G網絡技術所提供的超高速移動無線網絡,實時傳輸高規格的影像素材、作品,在雲端與他人協作完成策劃、修圖、剪輯、售賣等工作流程,並同時獲得更輕巧、更強大、更智能的移動處理終端設備和程序,進一步解放創造力和生産力。
這些實際上在2019年推出的産品和技術上都已經初現端倪,不但貫穿于相機、智能手機的生産和研發,更部分實現了前面所述的智能化功能雛形。表現尤爲突出的是,不僅攝影器材生産商都在強化其産品的人工智能和網絡屬性,就連圖片後期處理軟件和視頻剪輯處理軟件開發商也在以”傳統桌面軟件移動終端化””高數據量處理流程雲端化(也就是所謂的雲計算)””操作和功能簡易化、智能化”爲主要方向的道路上爭先恐後。所有這一切,都與即將到來的5G網絡通訊技術普及有直接關系。而筆者所舉的這些例子,也僅僅是整個變化中的冰山一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