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爲國家一級演員的王剛,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老藝術家,除了與張國立、張鐵林二人被稱爲“鐵三角”,在老百姓心中根深蒂固的“和珅”形象之外,王剛老師還有一個身份就是主持人。其中最著名的節目無外乎《王剛講故事》和《天下收藏》。
《天下收藏》之所以在一衆鑒寶節目中脫穎而出,主要也是因爲該節目鑒定古董爲赝品之後,就由王剛當場將赝品砸毀,所以這成爲了節目的焦點所在。這樣的舉措既能吸引眼球、提高收視率,同時也避免高仿假貨流入古董市場,以假亂真。嘉賓在參加節目之前都會和節目組簽署“免責條款”,差不多就是寶物的生死狀。
該名大夫不滿于節目組的鑒定,認爲鑒賞家在短時間評判寶物是赝品的行爲很不負責任。同時在參加節目錄制前前後後已經經過專業鑒定機構認定該藏品價值不菲。後來,這位大夫依舊不滿節目組的處理結果,將砸毀的碎片拿到其他專家和專業機構鑒定。經多方鑒定,該藏品價值2億元。
一時間,王剛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王剛落錘砸毀了上億的古董,但是這一切都是因爲節目組的安排和流程,那麽王剛究竟有沒有責任呢?事實上,法院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原因是上節目之前簽署的“免責條款”是有法律效力的。該藏友不但沒有得到想要的賠償,還需繳納案件受理費三千余元。
節目組在“砸藏品”之前都是有所准備的,會提前買好相似相仿的赝品,那些被砸的藏品其實是節目組買來的高仿,而大多數拿著寶貝上節目的藏友也都是節目組請來的托。鑒寶節目本身就是一檔特殊的娛樂節目,都是有劇本的,大家看個樂呵就好。
多少年後,王剛砸毀兩億古董的結果或許早已被人們淡忘,世人應該銘記的不應該是鬧劇的結果,不應該是藏友有沒有得到相應的賠償,而是人類鑒寶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