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隨著國內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很多國內網友將注意力部分轉向了疫情在海外的傳播和相關國家的預防措施。在這中間,很多人注意到雖然新加坡和日本都出現了一些病例,但兩國政府並未采取嚴厲的類似“封城”“停工”或禁止大型活動等應對措施。也有一些網友將兩國政府看起來相對“不緊不慢”的應對措施稱爲“佛系”應對,並對兩國在未來是否會遇到疫情大規模爆發,甚至回傳到中國表示出憂慮。
由于我工作和居住在新加坡,每天能看到政府與各個組織和單位采取的措施或建議,以及其實際執行情況,對于以上看法,我的感覺是總體過于悲觀,且有很多地方誤解了。新加坡政府和個機構的處理方式雖然與中國很多地方不同,但在態度上應該是毫無松懈,只是在戰術上講求細節,重視對手;而在戰略上保持處變不驚的心態,同時盡量平衡有著不同觀點和偏好的民衆的意見和訴求。
首先,一個容易澄清的、廣爲流傳的誤解是,新加坡政府建議大衆不要搶購醫用口罩,是因爲覺得“不戴口罩也沒有風險”。事實上,新加坡政府這樣做的本意完全不是鼓勵民衆放松警惕,而是希望大衆不去搶購醫用口罩,優先保障醫療衛生工作人員的供應。
關于新加坡防控措施的另一個誤解是,新加坡政府在查出疫情的情況下還不叫停大型公衆活動,是對此無動于衷。這裏需要澄清的是,“不強制叫停”和“不管”是兩回事。以我了解的信息,新加坡政府和管理機構對于自己可以直接管理的大型公衆活動,確實是一概叫停的。沒有直接叫停的,都是民間或商業活動。而且對于這些活動,政府也都盡其所能告知了可能的風險,並提出了停辦的勸告。
除此之外,新加坡還動用了各種細致的微觀管理手段,對可能的疫情傳染途徑進行了嚴格的監控和管理。例如,對于每個從中國返回新加坡工作,持工作簽證的員工強制放十四天假,在家自我隔離,並且通過電話和家訪等方式確保員工在這十四天裏真的沒有去上班,並對違反的雇主和員工實行重罰。像這種既不封閉“開工”之路,又對潛在風險進行精細評估和嚴密監控的方式,也許值得我國疫情不嚴重的城市參考借鑒。
從目前來看,新加坡以這種方式的效果。目前的情形似乎顯示,在一個醫療系統正常運轉的城市,新冠的致死率並不高。在新加坡,有很多輕症病人已經在良好照料下康複出院了。當然,世事無絕對,人不是神,不可能有准確預知未來的能力。我無法排除在未來,也許病毒發生了可怕的變異,導致傳染性和致死率在全球都大幅上升,以至于這種措施在事後看起來又不是最優了。但即便如此,我也不會覺得新加坡現在做得是錯的,或者不夠好。甚至退一萬步來說,即使有那樣的一天,給定這樣大的市場需求,人類很可能會在兩三年內制造出對應藥物。這時候,要最終戰勝疫情,歸根結底靠的也是強大和穩定的經濟帶來的購買力。
打個比方來說,我覺得新加坡防控疫情的思路,與其說是“佛系”思路,不如說是一種“中醫”思路:只要我的肌體總體來說“營養”(經濟)好,“免疫細胞”(醫療體系)運轉正常,且得到了優質充足的物質供應和休息,有一點感染,被它殺死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除了防控措施以外,新加坡還對于疫情可能造成的經濟影響作了認真謹慎的預估和精細的預案。政府除了在宏觀層面提示經濟增長受到影響的風險,也特別注意識別受疫情影響較大,以及在疫情中格外脆弱的行業和人群,並提出有針對性的補貼和支持。具體體現在:
第一,對受疫情影響營業額下降的出租車等交通運輸行業的司機提供直接的現金補貼,支持司機的生活。並計劃通過“應變與提升計劃”幫助受沖擊較大的旅遊、航空、餐飲等行業的企業代爲雇傭或培訓33萬名員工。
第二,爲企業提供公積金補貼和年長者就業補貼,幫助企業減輕負擔,也幫助收入穩定性相對更加脆弱的老人穩定生活。爲所有家庭提供一次性現金補貼,用以抵銷消費稅上漲帶來的生活成本上升。
第三,爲公民提供一次性職業技能培訓補助,鼓勵公民在疫情期間利用在家的時間多學習,提高人力資本。
第四,設立針對新冠病毒的專項醫療補貼。在公立醫療機構將普通門診和呼吸道門診隔開,並將前來呼吸道門診看病病人的診費降低到10新幣(50元人民幣),確保沒有人會因爲經濟原因不來就診。
當然,新加坡目前情況可控背後,也有一些獨特的客觀因素,比如天氣:雖然不確定天熱是否真的能殺死病毒,但可以肯定的是,天冷時人特別是老人抵抗力低,是疫情肆虐的巨大幫凶。再比如新加坡本來就是時刻面臨若幹致死性極強的熱帶流行病,如登革熱的威脅。長期對抗這些流行病提高了新加坡醫療系統和民衆的適應性。因此,無論是將中國各個城市的情況簡單類比或套用到新加坡,或者反過來,可能都是不成立的。應對疫情的措施最重要的是隨各地的疫情和當地情況因地制宜,對症下藥。
作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經濟系包特
編輯:趙芳迪 校對:彭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