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新民網】“如果全家五口同時得病,那你就直接打電話叫救護車,5個人一起去國家傳染病中心隔離治療,哪裏還用得上政府發給每家的4個口罩?”
面對一些新加坡人對疫情的恐慌情緒,新加坡貿易工業部部長陳振聲最近“大放厥詞”,甚至狠批恐慌性搶購生活用品的做法太“愚蠢”、是“白癡”,直呼“我真的受不了”。
這番放肆的言論一經曝光,立刻引來不少新加坡網民痛斥,說他涉嫌辱罵民衆。人們卻忘了陳振聲的這番話是在一場閉門吹風會上說的,而舉行閉門會議就是爲了開誠布公,避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客套話。雖然話不中聽,甚至政治不正確,但話糙理不糙,歸根結底兩層意思:“別慌”“要對國家有信心”。而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新加坡政府“佛系”應對背後的理性考量。
新加坡貿易工業部部長陳振聲。來源:聯合早報
別自亂陣腳,讓壞人有機可趁
原價2.9新加坡元的消毒液被人買光,放到網上賣出25新加坡元的高價;男子網上打出售賣500箱口罩的廣告,卻在收取了17.5萬新加坡元訂金後“失聯”;民衆湧入超市,將卷筒紙、米面搶購一空……在新加坡政府淡定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之時,新加坡民衆顯得不那麽淡定,尤其是在政府調高疾病爆發應對系統的警示後。
新加坡市民搶購物資生活品。
爲什麽超市裏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實際上,哈,對于這個,我真的感到尴尬。你知道爲什麽嗎?丟人!我們在丟我們自己的臉。
在上周與中華總商會高層的一場閉門吹風會上,陳振聲毫不掩飾自己對民衆各種不淡定的“鄙視”,稱如果現在去超市,買到的一定是新米,因爲“傻瓜們都把陳米買光了”。
但吐槽之余,他也闡明了民衆不該心慌的理由,即家裏有糧:
囤積大米?沒必要。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新加坡的國家糧倉就有囤積儲備了大米,不太可能讓大家斷糧。
他甚至延展開來,探討了搶購囤積物資更深層次的壞處。
近的說,從民衆切身而言,自亂陣腳、恐慌性購物只會擡高物價。陳振聲舉了口罩的例子,原本新幣2毛錢(約合人民幣1元)的口罩已經漲到了2新加坡元,但即便開價3新加坡元都不一定能買到。“已經有人試圖哄擡物價,而我們表現得像傻子一樣,國外供應商也擡高了他們的價格”。“一小群像傻子一樣的人會害了我們所有人,會打亂我們現有的議價策略,會扼殺我們未來的商業機遇。”陳振聲緊接著“口無遮攔”地說,“如果我們的表現這麽糟糕,那外界會認爲我們的社會就是這樣沒腦子、不冷靜。還會有誰願意和我們做生意?”
從這個角度看來,看似打算聽天由命的佛系新加坡其實並不佛系,而是在沉著應戰。它明明很清楚這會兒自亂陣腳只會置自己于不利的位置,無論對民衆個人還是國家來說都是如此。
得通盤考慮,對國家要有信心
面對民衆的恐慌,表面佛系的新加坡政府還是做了些不那麽佛系的事,比如向每個新加坡家庭發放4個口罩。但似乎無論作爲還是不作爲,在一些新加坡人看來政府都有錯:不發口罩,一定得罵;發了口罩,還只有4個,都不夠四口以上的家庭出門戴的。
對于罵聲,陳振聲直言政府發口罩是爲了“讓大家安心”,是爲了讓生病的人可以戴著口罩去看病。如果出門就戴口罩,那自然不夠一個五口之家用的,“我跟他說,生病了才戴口罩。他說那要是全家五口同時生病了呢?我說,這個時候你就直接打電話叫救護車,5個人一起去國家傳染病中心隔離治療,哪裏還用得上家裏那4個口罩?”
位于新加坡橋北路第12座的居民委員會中心昨午聚集不少義工展開籌備,設立以居民住址劃分服務對象的臨時櫃台,好讓派發口罩的工作更順利。來源:聯合早報
陳振聲給出的邏輯沒有留給質疑者任何反駁的余地,這也顯示出新加坡政府面對疫情是有通盤考慮的,而他也希望民衆可以對政府的通盤考慮有信心。
正如他在這場閉門吹風會上所說,對于國土面積本就不大、生産能力有限的新加坡而言,即便手頭有幾千萬個口罩,也絕對不夠全民日夜使用的,“政府的庫存一天就會少500萬個”。“如果我們給每個人都發口罩,以至于供給不上醫護人員的口罩需求,你認爲他們還能爲病人服務嗎?……我可以向你保證,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我們的醫療體系和醫院馬上就會崩潰。”
作爲在中國以外的國家中確診病例數位列第三、僅次于韓國和日本的國家,新加坡政府不只是需要在口罩的分配上有通盤考慮,對疫情之下的經濟發展更需要通盤考慮。因爲已經舍棄了低端制造業、深入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新加坡需要做好被病毒打倒後迅速站起來的准備。而即便是政府已經想明白該怎麽做,也需要社會各界的通力配合。正因爲如此,陳振聲對閉門吹風會現場的企業家提出了要求:面對産能過剩,大家可以先不裁員嗎?他希望即便疫情真的擴散開來,員工、企業和政府三方攜手,保住企業、穩定住社會,好讓新加坡得以在疫情過後東山再起。
“我們不能短視,政策要更具有前瞻性。”在陳振聲看來,如果新加坡不這樣做,可能“還沒等病毒把我們打倒,我們自己就先把自己打倒了”。
細細體會,陳振聲這番話雖然不那麽動聽,但卻是他關起門來說的真心話和大實話,不只是對新加坡“起效”,或許也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文中圖片GJ、網絡綜合)
(新民晚報深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