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故居爭端
新加坡報業控股集團策略與分析部對李顯龍和李顯揚面簿貼文所引起的網民回應進行分析,截至星期四上午9時,李總理的六則面簿貼文共吸引7068則留言,李顯揚27次發文則有7044則留言,這個數字不包括網民在個別留言上的評論。
李家三兄妹圍繞建國總理李光耀故居的爭端已持續半個月,面簿的留言輿情傾向于李顯龍總理,但他弟弟李顯揚的貼文則引發更多討論。
新加坡報業控股集團策略與分析部對兩人面簿貼文所引起的網民回應進行分析,截至星期四上午9時,李總理的六則面簿貼文共吸引7068則留言,李顯揚27次發文則有7044則留言,這個數字不包括網民在個別留言上的評論。
分析結果也顯示,李總理貼文獲得的正面留言條數較高,李顯揚獲得的正面和負面留言條數則相近。
至于李玮玲醫生的兩個面簿頁面中,由于一個關閉了留言功能,另一個則留言不多,無法理想分析網民反應,這次的輿情分析主要針對李總理和李顯揚。
其他分析結果包括:
① 李顯揚貼文引發更多討論
李總理的貼文獲得的表情符號總數達9萬7233個,是李顯揚的兩倍。但值得注意的是,李總理面簿頁面所累積的“贊”(likes)多達118萬個,李顯揚的有約2萬7000個“贊”,關注(follow)他頁面的人數則有大約3萬9000。
兩人貼文下面的留言數量相近,但在李顯揚的面簿頁面上,會去評論他人留言或在他人留言的評論上點表情符號的用戶多了二至四倍。
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陳慶文說,這顯示李顯揚的貼文引起更多辯論和強烈反應。“不少網民不僅回應李顯揚的貼文,也回應貼文下的留言。他們可能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分析李顯揚的想法和論據。”
此外,李顯揚的貼文一共被分享2萬多次,李總理的貼文則有1萬8000多個分享。
② 李顯揚貼文獲得的回應 近半數也在總理面簿回應
數據顯示,超過10萬人次針對李總理和李顯揚的貼文作出回應。其中,7萬7864人次只回應了李總理的貼文,1萬9640人次只回應李顯揚的貼文,兩邊都有回應的用戶則有5363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回應雙方貼文者的回應總數達6萬6728個,占李顯揚貼文回應總數的大約47%。這些兩邊都做回應的用戶回應頻繁,平均作出了12次回應,明顯多于只回應李顯揚貼文者的平均回應次數(四次)。
③ 兩人獲得的表情符號兩極化
李總理獲得的“love”(愛心)和“sad”(難過)表情符號較多,李顯揚則較多“wow”(驚訝)、“angry”(生氣)和“haha”。
在李總理和李顯揚貼文所吸引的表情符號當中,分別有88%和82%屬于“like”(贊),其他表情符號的數量則有相當明顯差距。
例如,李總理的貼文共獲得5500個“love”,遠遠超出李顯揚的442個;李總理的貼文有4444個“sad”,李顯揚的只有1341個。
不過,李顯揚貼文吸引到的“wow”“angry”和“haha”就比李總理多,尤其是“wow”的數量多達4120個。
從網民的反應來看,陳慶文認爲,關注李總理面簿頁面的網民,大多數是總理的支持者,他們能接受總理對這起事件的論述。
受訪學者:應謹慎诠釋分析結果
受訪學者指出,分析面簿數據所得出的觀察,只不過是社會輿論的快照,應謹慎诠釋分析結果。
陳慶文說:“這些觀察不能准確地反映輿情,只能給你一些概念。事情的形勢隨時在變,在李顯揚和李總理面簿頁面留言的人,也不能代表普羅大衆。”
南洋理工大學黃金輝傳播與信息學院教授汪炳華也說:“從學術的角度來看,我們無法從網絡的反應得出什麽結論。分析的樣本肯定有偏差,這到底如何影響結果沒人知道,因此我建議謹慎诠釋結果。”
28個月內修訂了七個版本遺囑
建國總理李光耀于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先後立了七個版本的遺囑,相等于平均約每四個月就修改遺囑內容。
首六個版本遺囑的條款都由李及李律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柯金梨擬定,最終遺囑由誰准備是這個家庭糾紛中的其中一個焦點。
李顯揚說,仍是由柯金梨訂立,但她已否認,至今仍無人出面承認准備了李光耀的最終遺囑。
■ 第一版:有拆除故居的條款,李光耀三名子女平分遺産。
■ 第二至第四版:附有拆除條款
■ 第五版:沒有拆除條款。
■ 第六版:沒有拆除條款。李玮玲可獲得的遺産比李總理和李顯揚多。
■ 第七版:拆除條款重新植入遺囑中。李光耀三名子女平分遺産,李總理獲得的遺産中包括歐思禮路38號房子。
社會大衆的十問
- 李玮玲和李顯揚此時掀起爭端的真正動機是什麽?
- 李家三兄妹的關系爲何變得這麽僵?
- 對李顯龍總理公器私用的指控是否屬實?
- 部長委員會具體的職權範圍是什麽?除了要求李家三兄妹做宣誓聲明,委員會有沒有收集其他方面的意見?
- 李光耀把房子留給李總理,他大可交由政府決定命運,爲什麽要把房子賣給弟弟?故居最終的命運是什麽?
- 法律淩駕于個人意願,建築物是否保留或征用向來由政府決定,李光耀故居應該是個例外?
- 李光耀爲什麽會在短短兩年裏,立了七個版本的遺囑?
- 第七個版本的遺囑究竟是誰草擬的?
- 李總理會用法律來解決糾紛嗎?他會把弟妹告上法庭嗎?
- 國會辯論後還會有後續嗎?
關于處置李光耀故居部長委員會
■ 2016年中成立
■ 由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領導。
■ 成員: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傅海燕、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和國家發展部長黃循財。
■ 成立原因:在尊重李光耀遺願的情況下,研究和制定處置故居的各種選項,向內閣提呈這些選項;內閣只會在李玮玲醫生不再住在房子裏才做出決定。
■ 爲何這麽早成立委員會:決定需時醞釀,一旦李玮玲選擇短期內搬出去,政府可能得馬上做決定。此外,李玮玲和李顯揚身爲遺囑執行人,在李光耀逝世不久後曾要求政府馬上承諾拆除房子。
選項由曾與李光耀親自討論過的現任部長提出,對未來決策者更具參考價值,但最終決定房子命運的必須是李玮玲離開房子時,主政的政府。
■ 委員會邀請李光耀子女通過任何形式,陳述李光耀擬定最終遺囑的過程,至今只有李顯龍總理以具法律約束力的宣誓聲明形式這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