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家小店,
不用食用油,不用天然氣就能做菜,
普通的「綠茶」1杯200RMB,
「飯糰」每個424RMB,
壽司四塊賣3000RMB,
大閘蟹6000RMB。
所有菜品的定價都高得出奇,
讓小編不解的是,
全國各地的餐廳卻都搶著買,
而當你隨便拿起一個,
打開包裝袋往口裡送時發現……
這些美味誘人的食物竟然——
全都是假的?
這些以假亂真的食物,
說起來都是爺爺輩兒的,
因為它們的歷史已有120多年了。
發明它的老爺子叫岩崎瀧三,
1895年出生在郡上八幡市奧美濃鎮。
岩崎瀧三,因為年代久遠,目前留下來的只有這張照片了~
岩崎的父親是當地有名的木雕師,小時候的岩崎活潑好動,不幸的是三歲那年他不慎跌入坑爐之中,被火燒傷了半邊臉,從此他變得寡言,不過反而造就了他倔強、沉靜、愛思考的性格。
長大後他跟父親一樣,成了一名手藝活兒不錯的木工,原本日子就這麼按部就班地過下去,不料轉折出現了。
那年,岩崎27歲,一天,他經過家附近的餐廳,那時的日本,餐廳為了方便客人點單,會把做好的真實菜放在櫥窗里。
岩崎湊近一看,發現櫥窗里的這些食物大多腐爛了,上面還有蒼蠅飛來飛去,剛想到裡邊吃點什麼,因為眼前的這幅場景,他把剛想邁進去的腳收了回來。
真菜一開始看著新鮮,不一會兒就喪失了色澤
愛思考的岩崎嘀咕起來:「雖然擺上真菜簡單易懂,不過時間一長就變味道了,天氣一熱蟲子就來了,讓人一點食慾都沒有了,而且,到第二天還得換新的替換,浪費了好好的一盤菜。」
岩崎看在眼裡,心想著能不能做點什麼:「哎,為什麼不把菜做成模型供人們選擇呢?」
「可是用什麼材料呢?木頭肯定行不通。」突然,他聯想到兒時的白色燭花。
小學時候,因為臉部燒傷,岩崎身邊朋友很少,他總是一個人跑到附近廟宇里玩,他喜歡盯著社殿的蠟燭燃燒溶化之後,蠟滴落浮在水面,好像一朵朵白色梅花綻放的樣子,這很讓他著迷。
這份記憶被重新喚起。
岩崎回到家,點起了蠟燭。這晚他把蠟燭點好之後,過了一會兒,鬼使神差地把油滴向了榻榻米上,發現蠟水完美地把榻榻米上的圖案複製了下來。
因為做木工在當地,生活還是挺拮据的,岩崎只能點蠟燭照明。
「對了,或許我能用這個來做些仿真食物的模型,在融化的蠟里加入和食物顏色相近的顏料,再用蠟的延展性做成想要的形狀就成了!」
岩崎突然很是興奮。「用蠟油做出菜品的形狀,然後再上色。就這麼辦!」
想想不難,但讓蠟油定成想要的形狀本身不容易,再加上顏色的拿捏也有難度,岩崎只有不停地摸索,失敗了重做,再摸索再重做,手因為不停接觸蠟油變得傷痕累累,幸好,在反覆試驗之下,第一款仿真食物模型「蛋包飯」終於面世了。
岩崎做的第一個食物模型蛋包飯
心思縝密的岩崎為了測試效果,將假的蛋包飯淋上番茄醬給妻子,看到妻子連忙拿起筷子要夾,岩崎捂嘴笑著阻止了。「蛋卷摺痕都有,差點被騙了。」知道真相的妻子又好氣又好笑。
連整天在廚房的妻子都能「騙」過去,應該沒什麼問題。岩崎這麼想著,從此之後,就開始嘗試做各種仿真菜,豆腐燒肉、臘肉壽司、天婦羅蝦……
小編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些都是仿真菜?也太像了……
一開始只是租給飯店用用,沒想到竟然火了。凡是租仿真菜代替真菜點單的飯店,生意都變好了,而且遇到有外國人過來點餐,只消用食指對著想吃的菜,指一下就ok了。一併解決了外國人點單的煩惱,這倒是岩崎沒想到的。
這下,找岩崎租假菜的人就多了起來。
岩崎發現他就像是找到真正喜歡的事業,岩崎乾脆放棄了做木工,1932年6月成立專門的工廠,取了個名——岩崎食品模型製作所。
如今這個歷史悠久的店鋪仍有不少人前去參觀留影。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著,蠟製作的仿真食品缺點卻顯出來,例如遇熱熔化、塑型不完整…..為此,岩崎的仿真菜製作材料不斷升級,從樹脂進化到PVC材料,用新材料製作出的菜品不僅更加真實,而且不會掉色、能永久保存了。
可別看這小小的一盤料理,製作流程並不簡單,雖然永遠也無法品嘗,但要花的心力比做道菜還要多。
泡芙裡面粘稠流動的奶油怎麼呈現、壽司米飯粒的晶瑩剔透怎麼通過上色達到完美、炸豬排的厚度一定得控制在1.5到2厘米之內……諸多細節做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實,所以一個新手要訓練兩年才能正式上崗。
石坂久治,如今是岩崎食物模具製作工廠的負責人,他已經在店裡面工作36年了。
石坂久治和仿真食物展示區
每天他和其他工匠的日常就是做模型、開模、做配件、上色、組裝。有時接一單需要花費1至2個月時間才能全部完工。
工匠師傅首先要對店家送過來的菜進行觀察、速寫,記下食物的色澤,把食物放進一個箱子裡,再倒進矽樹脂,做好模具之後,再把融化的塑膠往模具里倒,烘烤約30分鐘,
就像這樣~
塑膠一變硬,
取出後就開始上色。
沒想到從烤箱出來之後成了牛排!
上色也有講究,顏色太誇張,
一眼就被識破,
顏色太淺又沒法吸引顧客。
上色需要用刷子細細地一層一層著色,如果不細緻,前面的活兒就白乾了。
上色完之後的步驟和做菜差不多。
主要是造型和擺盤。
比如製作天婦羅模型的時候,
工匠得先從盆里舀起淺黃色的原料,
倒進準備好的液體中,
製作出天婦羅酥炸外皮的質感,
然後在中間放上蝦的模型,
再用天婦羅外皮包住蝦。
把沒定型的天婦羅蝦
輕輕地掐掉尾部多餘的材料,
放進冷水裡定型一下即可。
最後一步是擺盤。
精緻的食物模型,
比真實食物還誘人,可以說是藝術品了,
而這裡邊兒藏著的是
一顆力求完美的匠心。
看,這每一個都像是新鮮出爐的,是不是馬上想咬一口下去呢?
仿真食物如今已經在日本蔓延開來,岩崎瀧三的家鄉也因為他的緣故,形成了仿真模型一條龍的產業。
岩崎瀧三因此被封為仿真菜的鼻祖,雖然在50年前,他過世了,但岩崎食品模型製作所還在繼續存在著,而市內製作食品模型的廠家負責人幾乎都拜過他的門下,郡上八幡市也因為這些「假菜」出名了,
食物模型還出口到別的國家,在全世界範圍內推廣開來,岩崎創造的這份珍貴手藝也得以傳承下去。
從東京首次出口到國外的牛排飯仿真模型
如今在岩崎的家鄉
除了製作工廠,
工匠接受訂單製作食物模型的地方
專門展示仿真食物的門店,
很多遊客到展示門店參觀
還建立了仿真食物博物館。
很多遊客慕名而來,
到學習工廠門店參觀學做假菜,
做一塊牛排,或是一盤壽司,
大概150RMB左右。
學校組織孩子們
到這裡來學習這種獨特的文化,
以及背後的匠人精神。
仿真食物更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
不僅餐廳里可以看到,
蛋糕店和麵包房也用到這門技藝,
元祖食品屋,裡面大部分都是仿真的食物。
雜貨鋪也能發現它的身影。
Tokyo Kitsch雜貨鋪里賣的食物書籤,把魚夾在書里,不知不覺就看餓了。
就連手機店都能看到。
Hamee食物模型手機殼
可以說,食物模型如今是隨處可見了,人們每天都可能享受到這個發明的便利,它背後的發明者——岩崎瀧三先生卻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或者記得他。
在2016年9月12日,岩崎瀧三先生冥誕121周年的時候,Google主頁特意換上食物模型logo,提醒人們紀念那位讓世界變得更有趣的日本匠人——岩崎瀧三。
google主頁致敬截圖
那些傳承下來的東西,大多經歷過細節的打磨,時間的洗禮。而每一個有趣的創新發明背後都藏著一顆匠人之心,都值得被尊重,被銘記。
而唯有用極致之心以待,方可成就真正的匠人。
文 / 有束光 (ID:onelight01)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