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拾遺
今年以來,本地股市迎來12只新股。其中,有10只股的首日交易閉市價,比發售價高。非凡(UnUsUal)在首日交易閉市時上漲117%,金味(Kimly)上升76%,而三立環境(Sanli)則增加67%。
在一天內有如此漲幅,難怪短線投資者對首次公開售股(簡稱IPO)情有獨鍾。
不過,有兩只新股沒有讓投資者嘗到甜頭,一個是大信商用信托(Dasin),首日交易閉市只起半分;另一個是上星期三首日交易的網聯寬頻信托(Netlink NBN Trust)。
網聯寬頻的發售價每股0.81元,首日交易以同樣價格收市。上個星期五,這只股閉市報0.805元,跌破發售價。
網聯寬頻信托是自2011年和記港口信托(HPH Trust)上市以來最大的IPO,售股總額達23億元。這家本地唯一的光纖網絡供應商,是新電信(Singtel)屬下的獨資子公司。
在IPO後,新電信持有24.99%的股權,成爲第一大股東。此外,這只股的股息收益率在2018財政年及2019財政年預估分別高達5.43%及5.73%。
盡管如此,這只股的股價表現平平,令短線投資者大失所望,也使追求高股息者感到憂慮。究其原因,主要是這家公司從事受政府管制的行業,未來盈利雖平穩,但上升空間也可能受限。它在敲定發售價前,以每股0.80元至0.93元的預示價,試探機構投資者的反應。最終,發售價訂在預示價的低端,顯示市場要求更高的回報率。
網聯寬頻是商業信托。與房地産投資信托(REIT)不同,商業信托不必將盈余的90%派發給股東。此外,網聯寬頻信托的預估股息收益率也比一般的REIT低。
其次,首幾天交易的股價乏善可陳,也與發售新股的規模有關。一般上,發售新股的規模越小,尤其是公衆認購股,股價越可能往上沖。反之,發股規模越大的公司,股票供過于求,股價在首日交易難有作爲,甚至是跌破發售價。
新加坡交易所規定,從今年5月開始,在主板上市的公司,必須撥出至少5%的新股,或總值5000萬元的新股,視何者爲低,供公衆認購。網聯寬頻信托發售近29億新股,其中1.85億股供公衆認購,占發售股票總數的6%以上。
不過,凱利板上市的公司則沒有這個規定。在上述三家IPO股價表現優異的公司中,非凡是通過配售方式(placement)賣出所有的新股,沒有讓公衆認購;金味配售1.7億股,而供公衆認購的只有380萬股;三立環境配售4950萬股,而公衆認購的部分只有250萬股。
這三只股在首日交易的股價表現優異,與它們的售股方式有很大的關系,而那些能在配售中獲得股票的投資者,幾乎是穩操勝券。
既然發股規模大以及公衆認購股多的公司,首日交易的股價難有作爲,那麽投資者是否可從賣空中套利?
一般上,發股規模大的公司,都會給予承銷商超額配售選購權(over-allotment option)。在這個安排下,承銷商可在股價跌破發行價時,進場回購股票,以將股價扶持在發行價的水平。
超額配售選購權爲期一個月,因此承銷商的價格穩定動作結束後,股價在缺乏扶持下,可能跌破發售價。
網聯寬頻信托給予承銷商的超額認購權是1.23億股,或占發股總量的4%。上星期三及星期四,承銷商以0.805元及0.81元的價位,分別買進5500萬股及1198萬股,以扶持股價。
公司上市前,資産往往進行重估,獲利最大的是大股東以及在IPO之前的投資者(pre-IPO investors)。以網聯寬頻信托的IPO爲例,新電信是最大的贏家。市場期待新電信發放特別股息,以與股東分享盈利。
在IPO認購股票以在首日交易套利,屬于短線及投機行爲。輸贏在于股票的供需,而在IPO時,股票的供需往往有無形之手在操作。當公衆通過抽簽都很輕易抽中的股票,也就是認購率低的IPO,一般上股價都凶多吉少。
承銷商及無形之手
由于有承銷商及無形之手的操作,首日交易的股價,不能真正反映公司的基本面。因此,價值投資者一般上不在IPO時認購股票,而是等到股價沉澱後才決定是否進場。
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大部分的IPO都會水漲船高,有些漲幅驚人,因此IPO往往讓短線投資者以爲包賺不賠。其實不然。
在2011年上市的和記港口信托,大股東分別是香港富商李嘉誠以及新加坡港務集團,其股息收益率也很高。但它一上市就跌破發行價,過後一蹶不振,目前的股價還不到發行價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