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商道事
新加坡即將迎來52歲生日,在這個小紅點哪裏最牽動你心弦?
本期“說商道事”邀請企業家分享他們在新加坡最喜歡的角落,看看這些地方爲他們帶來什麽靈感,留下什麽回憶。
金山嶺美食集團主席洪鼎良(68歲):植物園晨運反思決定
我每天早上去的第一個地方,不是公司,而是住家附近的植物園。我在植物園晨運,已經有十多年了。我清晨6時起床,洗漱過後,就會繞著植物園散步。那時植物園裏已經有許多人了,有人跑步,有人打拳,還有人遛狗。那時天氣還很涼快,是鍛煉的最好時間。
在植物園裏散步,看著滿眼的綠色、美麗的花花草草,還有水裏的魚兒和天鵝,心情就會很平靜。走累了,我會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反思昨天做的一些決定,也規劃今天要做哪些事情,以清醒的頭腦開啓一天的工作。
在做一些重大的投資決定前,我也會獨自到植物園,找個角落靜靜地思考。園裏有很多幽靜的角落,讓我可以不受打擾,冷靜地衡量利弊,做出理智的選擇。許多時候我也是在這裏獲得生意的靈感。
風景優美、曆史悠久的植物園不僅受本地人歡迎,也受外國遊客喜愛。植物園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産後,到這裏的遊客更多了,我爲它感到自豪。
更讓我感動的是,在這十多年間,植物園內的景觀和設施一直在改善。雖然坐擁自然美景,但園方沒有因此自滿,而是不斷地求新求變,這對我們生意人也很有啓示。在商場上沒有常勝將軍,我們也要不斷改革創新,才能在瞬息萬變的時代脫穎而出。
■ 24歲和兩名弟弟聯手創業,如今在全島擁有36家咖啡店
■ 在1990年以352萬元高價標下碧山地鐵站咖啡店,轟動一時
■ 創辦老板聯誼會,已出版《老板出招》《千山萬水尋金山——我的企業傳承之路》等四部著作
大華食品工業董事經理、新加坡食品廠商聯合會會長白毅柏(57歲):牛車水見證我的曆程
過去二十幾年,食品廠商聯合會所在的牛車水是我最熟悉的地方。我在這裏辦公和開會,也參加會館活動,品嘗街邊美食,留下許多美好回憶。
食品廠商聯合會原本位于趙芳路(Teo Hong Road),我和理事們經常在那裏開會,有時一開就是一整天。會議結束後,大家一起到隔壁的咖啡店吃飯,叫一道咖喱魚頭,喝幾杯啤酒,一天的勞累就這樣煙消雲散。
牛車水不僅彙集各地美食,商店也五花八門,從藥店到旅行社、從Spa到酒吧……每天有許多人在這裏來來往往,可以看到衆生百態。我和理事們也會忙裏偷閑,在街頭散散步、嘗嘗小吃,或是到卡拉OK高歌一曲,再重新投入忙碌的工作。
這一帶也有許多曆史悠久的會館,我是廈門公會和怡和軒等好幾個會館的會員。我小時候,就跟著祖父一起去這些會館,後來又是祖父引薦我進食品廠商聯合會,一步步從會員做到財政,再做到會長。牛車水見證了我的人生曆程,也承載了我家幾代人的記憶。
食品廠商聯合會今年搬到位于裕廊的商團中心,和其他商團商會聚在一起,工作上更便利了。但我還是不時懷念牛車水,懷念在那裏度過的忙碌又充實的時光。
■ 白毅柏的祖父白清泉在1947年創辦大華食品工業,他是第三代掌舵人
■ 大華食品生産的醬油産品遠銷全球三四十個國家和地區
■ 由380多個中小型食品廠商組成的食品廠商聯合會,每年會在本地主辦新加坡食品展銷會和亞太食品展銷會,也多次帶本地商家到國外參展
La Belle Couture婚紗店董事經理趙珮如(32歲):科學館啓迪探索新科技
小時候,我最向往的地方就是新加坡科學館。每逢學校出遊,我都在心裏默默許願,希望是到科學館。
對我來說,科學館就是一個神奇的天地。館內的各種裝置都讓我大開眼界,也是在這裏學習到科學知識。當年第一次在科學館內看到會說話的機器人,那種震撼的心情久久揮之不去,也讓我對機械和編程産生興趣。
後來,我在大學修讀機械工程系,開了婚紗店之後,也采用科技來改變傳統行業。除了引進AR試衣鏡,我也和朋友們共同設立科技公司,研發人工智能商業軟件。
現在,我們的人工智能聊天軟件已經應用在La Belle面簿專頁上,解答顧客關于配套的一些基本問題。不久後,我們也會把這項技術應用到官方網站上,幫助客人完成配套查詢和預約,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許多人說,傳統行業和科技是死對頭,但我不這麽認爲。現在想起來,小時候在參觀科學館時,我就意識到,世界上還有許多我們從未見過的事物,但不要因爲不了解就否定和回避它們。電流、磁場、機械……它們並沒有我們想象的可怕,把它們加以利用,就能幫助人們改善生活。
雖然我已經許多年沒去過科學館了,但這個地方帶給我的感動一直都在。童年時期從科學館中得到的樂趣和啓迪,也一直延續到現在,激勵我不斷探索新科技。
■ 2010年接手La Belle生意,幫助公司扭虧爲盈
■ 率先引進擴增實景(AR)試衣鏡,將新娘試衣時間縮短一半
■ 去年和朋友共同設立科技公司Forth AI,研發人工智能商業軟件
設計品牌Naiise創辦人鄭志偉(32歲):家變身實驗室展覽館
新加坡有許多美麗的地方,但如果只能選一個,那一定是我的家。
我的家在紐頓附近,是租住的房子,空間其實並不大。這裏住著我和妻子,還有兩條狗,去年又添了一個新成員——我的兒子,家裏更熱鬧了。
我和妻子是工作上的夥伴,但回家後會盡量避免談公事。家對我們來說,就是放松身心,積蓄能量的地方。我們可以一起坐在沙發上發呆,或是各自埋頭做事,一句話也不說,安靜地度過一個下午。在外面這樣做,別人可能會覺得奇怪,但在家裏,我們很自然地就找到屬于自己的空間。
有時我也會把工作上沒有解決的問題帶回家,在家裏消化和思考。因爲銷售設計産品,家裏也成爲我們的實驗室和展覽館,我會把喜歡的産品帶回家,看它是否能和家中擺設融爲一體。
我能夠體會顧客把心儀的産品買回家中,擺放起來的喜悅之情。只要有所愛的人和用心的擺設,即便是租來的房子,也能感受到家庭的溫馨。
■ 2013年在大學最後一學期創辦Naiise,售賣設計産品
■ Naiise年營收超過500萬元,擁有1300個合作品牌,其中800個是本地品牌。
■ 公司在新加坡擁有六家分店,接下來在吉隆坡和倫敦開設海外分店
社會企業銀泉(Silver Spring)創辦人林素卿(70歲):開咖啡館聘年長者
當我和同齡朋友聚會時,我們都會選在咖啡館見面。我心目中理想的咖啡館,應該既有西式咖啡館的優雅環境,又能提供本地風味的咖啡、茶水和飲料。
2009年底,我在橋北路僑福廣場(Parkview Square)成立銀泉咖啡館(Chatters@Silver Spring),這裏專門聘請55歲以上的退休者,爲年長者營造適合他們的就業環境,也提供一個範例,給那些考慮重新雇用年長者的雇主參考。
僑福廣場是一座很有歐洲情調的辦公大樓,我們咖啡館也很現代化。雖然廚師、服務員和收銀員都是樂齡人士,但他們的表現很專業,也贏得客人的贊賞。對于我來說,最享受的時光就是坐在咖啡館裏和朋友聊天,或是一個人思考問題,在這裏坐上一整天也會不厭倦。
幾年前,由于僑福廣場店面租金上漲,我們就把咖啡館搬到諾維娜一帶的仁慈社區醫院,但仍然堅持雇用年長員工。現有的七名員工年齡介于55歲至72歲。
這些年間,我接連開設了好幾家服務年長者的社會企業。許多創意都是在銀泉咖啡館裏誕生。 我現在幾乎每天都會來這裏,和員工們聊天,也和合作夥伴商談事情。這裏既是我的第二辦公室,也是和朋友們聚會的好地方。
■ 退休前是跨國公司人力資源主管,擁有數十年人事管理經驗
■ 2009年創辦本地第一家協助年長者再就業的社會企業銀泉
■ 2012年創辦專爲樂齡人士設計旅遊配套的社會企業Silver Horizon,兩年前創辦Silver Sparkles,爲年長租賃組屋居民提供兼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