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初叫“蒲羅中國”與“單馬錫”,至十四世紀末,改稱梵文的“獅城”(Singha-pura)。1867年4月1日,新加坡淪爲英國的殖民地,1942年淪爲日本殖民地,二戰後,新加坡再次爲英國所統治,至1965年8月9日,新加坡宣告獨立。新加坡是一個以華人爲主的社會,華人占了全部人口的74.2%。在長達一百多年的殖民文化的影響下,新加坡華人長期浸潤其中的儒家文化與英國殖民帶來的西方文化,在相遇、相撞、相融合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個具有亞、歐文化特征的社會。新加坡天主教的曆史可以追溯到葡萄牙殖民時代的1558年,當時新加坡隸屬于馬六甲教區。1953年馬六甲升格爲總主教區,1972年,分爲新加坡總教區和馬六甲-柔佛教區。新家坡總教區到目前爲止共曆四任主教,第一任總主教是奧爾科曼迪(ArchbishopMichel Olçomendy, 1901-1977),現任總主教是吳成才(William Goh Seng Chye,1957-)。
一、完整有序的教會管理模式新加坡總教區分爲5個總铎區,27個堂區、30座教堂、1座修道院;司铎143位、修女138位,教友303,133位(包括外籍及移民教友);慈善機構18所、教育機構52所,安微尼亞山教會醫院(Mount AlverniaHospital)1所;其中23個堂區設有華文團體。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顯示,天主教占總人口7.1%,其中71.%爲華人天主教徒。
秉承梵二教導,新加坡教會立足于本地教會的實際情況,在做了整體的考量之後,大刀闊斧地進行了一場結構性的體制改革,逐步探索並建立了較完善的管理制度。由教區統籌規劃下的每個堂區的管理模式基本相似,主要有堂區理事會(教務委員會)和牧靈委員會;每個委員會有主席、副主席和秘書長;堂區委員會的負責人,每兩年一次選舉換屆;委員會每個月召開一次堂區會議。
有兩位秘書協助神父負責和處理堂區的日常行政事務。依照新加坡教會的規定,堂區要給秘書付全額工資,爲使其能全身心、高效率地爲教會服務。從事秘書工作的人,須提前在教區接受特殊的訓練,知道如何協助本堂司铎應對堂區的日常事務。堂區秘書具體負責安排堂區日常教務:如安排平日彌撒、婚禮彌撒、殡葬彌撒、周年彌撒,接受彌撒獻儀等。兩位秘書每天上午從九點到晚上十點換班工作,給不同時間來教堂辦理牧靈事務的教友提供隨時可供咨詢和解決問題的服務。堂區辦公室備有不同彌撒意向的信封,教友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填寫彌撒意向,然後將彌撒獻儀放入信封,交給堂區秘書,秘書根據求彌撒者意向安排做彌撒的時間。由于在堂區服務的神父少,無法應對龐大的牧靈需求,堂區秘書因此常需要邀請其它堂區或者修會的神父前來協助舉行彌撒。 二、堂區禮儀與愛德的服務在新加坡,堂區禮儀服務包括歌詠團、讀經班、彌撒服務員。每個堂區都有一個以青中年爲主的歌詠團,在主日彌撒中詠唱贊美詩。讀經人員事前要經過認真訓練,按照堂區的安排履行其職責。彌撒服務員主要工作包括:聖道禮儀後收取獻儀並整理呈交堂區經濟委員會;送聖體員協助神父分送聖體,並幫助教友有條不紊領聖體;以及去家庭或者醫院爲行動不便的老人和病人分送聖體;負責主日及平日的輔祭。新加坡教會特別注重對窮人的服務。爲實踐耶稣基督于瑪窦福音(瑪25:31-46)的教導,教會關心弱勢群體,並對他們的生存處境給予照顧。堂區每月第一主日在彌撒中有兩次奉獻,第二次特別爲窮人奉獻。在每天上午九點到下午一點,教會爲無生計來源的窮人提供一頓免費的午餐。除此之外,本地教會每月也爲在新加坡工作的“客工”(打工族群體)提供一次免費的晚餐和無線網絡的使用,使他們能夠通過網絡與家人聯系。同時,他們也爲“客工”補習英文、免費理發,組織節假日聚餐與文藝娛樂活動,以豐富客工們的生活。因此之故,打工族多以教會作爲“客工之家”。由于教會秉承天主愛人如己的教導,每年都有許多客工感于教會愛的精神而領洗奉教。
新加坡教友慷慨熱情奉獻教會,好多教友在主日參與幾台彌撒就奉獻幾次。在每個月的最後一個主日彌撒中,堂區舉行兩次奉獻,一次是爲堂區開支費用,另一次是特別爲了窮人的奉獻。每一個堂區的主日奉獻,足以讓堂區自負盈虧,且綽綽有余。堂區的奉獻成爲新加坡教會收入的主要經濟來源。按照規定堂區每個月要把所接受奉獻的百分之十五上繳給教區,成爲教區固定的收入。教區用這些錢開辦幫助窮人與支援外地教會福傳的基金會;教區每年舉辦大型信仰培育活動;同時,也要爲主教公署工作的職員付工資。 三、充滿活力的平信徒團體新加坡教會意識到天主子民在教會生活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鼓勵教友積極參與教會的行政管理和福傳工作,發揮其積極的作用。由于不同教育背景的平信徒,在不同領域裏學有所長,他們在行政管理、企業管理、科研教育等機構擔任重要職務;平信徒在教會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發現他們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的參與者和建設者,于是他們以主人公的身份群策群力,將自己的才華和熱情奉獻于教會的福傳工作。
平信徒積極參與各善會團體,如聖文生會、善禱團、聖母軍、新慕道團、臨終祝禱會等。這些團體借著祈禱、讀經與分享聖言,呈現出信仰生命的活力。不同善會團體有不同的神恩與使徒工作:聖文生會,主要致力于關心和幫助貧窮家庭,向窮苦人傳福音。聖神同禱會,每周一次祈禱,敬拜、贊美、光榮、感謝天主,借著與聖神合作和與其他弟兄姐妹的共融來服務教會。聖母軍,效法聖母的謙遜和服從精神,以祈禱與共同合作,在聖母和教會踏碎蛇頭(魔鬼)及拓展基督神國的工作中,彰顯天主的光榮,具體工作主要是拜訪那些年長的、生病的、獨居老人,以及行動不方便的人,了解他們的急需,及時向神父反映問題,然後堂區對有需求的家庭提供相應的援助。聖母軍是新加坡教會一個極爲普遍而又重要的善會團體,幾乎每個堂區都有,該團體在堂區的信仰生活中扮演著不容忽視的角色。堂區的信仰小團體透過學習天主聖言、分享聖經,借由靈性生命的互動,深化與提升自己的信仰生活,爲堂區的基督徒生活帶來信仰的活力,而這些不同信仰小團體擁有不同的神恩與見證,呈現出多元而一體的特點。
四、豐富而持續的信仰生活爲提升和豐富基督徒的信仰生活,新加坡教會爲不同年齡段的平信徒提供持續的信仰培育。除了參與主日彌撒,他們每周舉行兩次聚會,其中有聖經學習班、玫瑰經組、代禱團、新慕道團、神恩複興運動團、成人慕道班等。同時,還邀請學有專長的神職人員或平信徒舉辦信仰專題講座,以豐富和開闊教友們基督宗教的文化視野等。此外,還有婚前輔導學習與婚後的夫婦懇談會,以及學習對臨終者的牧靈關懷。爲加強和充實基督徒的信仰生活,吳成才主教堅持每天寫福音的分享,他以清新的語言,雅俗共賞的表現形式,搭建起一座將古老的福音教導援引進現實生活的橋梁,爲教友們提供了道德方向的指引與靈性生活的滋養。主日早餐是新加坡教會的特色活動,堂區不同團體輪班准備早餐,彌撒結束後教友們購買早餐,在堂區活動室邊用早餐邊分享主日彌撒講道;借著彼此的互動,增進情感的交流,同時也借機商討團體的活動安排。主日所賣早餐賺的錢,將成爲補充團體活動的經費,如有富裕將會奉獻堂區。早餐後,有許多教友繼續留在教堂練習彌撒歌曲,有的參加聖經學習、信仰講座,也有的去參與聖母軍、善禱團、青少年信仰培育等活動。總之,教友們在主日天會奉獻很多的時間去照顧和滋養自己靈性的生命。主日學是每個堂區必不可少的信仰陶成的課程,主要針對兒童和青少年持續性的信仰培育。每主日上午彌撒後有兩個小時的主日學課程。通常兒童由其父母陪伴前來學習,借此機會使其父母得以重新溫習教理。此外,還有協助父母教育子女的家庭推動小組、親子講座與聖召夏令營等,都成爲培育青少年信仰的主要園地。新加坡教會于1955年創辦了華文雙周刊《海星報》,該刊致力于向華人傳福音,使教友從中獲得信仰的滋潤與啓迪。在創刊五十周年之際,該刊根據當下社會結構、文化發展、新科技傳媒等帶來的挑戰和機遇,迅速調整福傳方法,大力推動福傳的腳步。 五、教會對新加坡社會的影響新加坡教會是亞洲天主教一個極具活力與代表的地方教會。在新加坡經曆中西方文化的相遇、碰撞與融合的過程中,新加坡天主教對國家的建設和持續性的發展做出了曆史性的貢獻。新加坡人普遍認爲神的啓示對一個人有道德教化作用,人們可以從他們的宗教信仰中得到精神上的力量和道德上的指引。李光耀曾說:“新加坡的天主教在教育科學和福利方面貢獻很大。”李光耀高度贊譽新加坡天主教爲“社會有力支柱”,這個評價代表了新加坡政府對天主教長期以來對國家的建設和發展所做貢獻的肯定與欣賞。新加坡教會與普世教會保持高度統一。梵二大公會議後,新加坡教會迅速回應與實踐大公會議的改革法令,進行了一系列體制性的結構變革,逐漸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管理機制,爲日後教會的發展增添了極大的活力。教會促使平信徒積極參與社會及教會的發展;對處于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和邊緣人士表達基督愛的情懷;如此使得教會在新加坡社會樹立了一個正面的形象,塑造了一個易于接受福音的良好環境。如此使公民與基督徒的雙重身份沒有絲毫的沖突,反而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新加坡教會成功發展的經驗,對于當下中國教會的發展,無疑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譬如:教會的管理體制,基督徒的信仰培育,建立堂區信仰小團體,關愛社會弱勢群體,以及促進社會公益事業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啓發意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