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時變得有點陌生,
讓人覺得見到“他”好像是上個世紀的事情。
然而,當穿進胡同,人群褪去,
安靜下來時,穿越時光,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經曆了百年的北京.
一、故宮午門
神武門,是紫禁城北門。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初名玄武門,取古代“四神”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後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諱改名神武門。如今東西兩側的角樓,是攝影愛好者的聚集地,這裏春夏秋冬美景不斷。
乾清宮
乾清宮、坤甯宮之間。是皇帝和後妃們生活起居的地方,並接受執事官員的朝拜的地方。
1945年10月10日,第十一戰區投降儀式在北平故宮的太和殿廣場隆重舉行,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將軍作爲中方代表在太和殿前的受降台正中接受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官根本博中將投降。如今人們在這裏享受和平。
北海
一樣的位置,讓人懷念。
遠眺北海
一百年前,這裏曾有一座巍峨雄偉的建築——闡福寺大殿,大殿內所供奉的大白傘蓋佛母像足以和雍和宮大佛相媲美。1919年袁世凱組建了一支消防隊,消防隊駐紮在闡福寺,某日,消防隊著火,闡福寺大殿頃刻間灰飛煙滅。
萬春亭上望北中軸線
古都北京的標志性建築之一,也是見證中國近百年來曆史的重要建築。
不過,這完好也只是格局相對的完整,隨著時間的推移,什刹海附近的那些留存的寺廟和古建大都蕩然無存了,
協和醫院
老協和醫院南門,可是有100多歲啦。
正陽門城樓
白塔寺
荷蘭公使館
美軍訓練場
北京的變化
西單路口
大高玄殿牌樓
北海東三座門
(以上圖片,
均來自公衆號:“北京訪古”,
燕都攝影,感謝!
讓我們看到了穿越時空的北京城。)
用現在的時間去回憶過去,
這樣的時間對于每一個北京人來說
都是珍貴的。
黑白的魅力,讓人遐想!
讓我們再看看百年前的北京和北京人的生活!
玉泉趵突是北京八景之一,玉泉山本是皇家狩獵園林,玉泉山的水制,甘冽醇厚,天下聞名。此張照片拍攝于冬天,湖面煙霧濛濛,因爲泉水的關系,永不結冰。
女孩穿著一件針織連衣裙,戴著多彩的頭飾和胸飾,正在妙峰山參加娘娘廟的廟會。妙峰山的娘娘廟是北京最大的觀音廟,至今,每年的廟會都會吸引大量的朝聖者。
香山碧雲寺
紫禁城筒子河
北京繁華地段人也少
趴活兒的洋車夫
圍著攤子吃老豆腐的孩子
賣艾窩窩
在琉璃廠的古董攤位上挑選古玩
大柵欄
隆福寺市場上的女顧客
春天是放風筝的好季節
用草葉編的昆蟲是小孩子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