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賣貨:買的和賣的都很煩
半個月前,AI藍媒彙接到一通陌生人電話,對方稱自己是某電商平台的銷售員,詢問能否加微信,“我會在微信上經常分享商品優惠信息,您感興趣就可以直接下單購買,不會過多打擾您。”這不是AI藍媒彙第一次接到這樣的電話,從去年開始包括京東、每日優鮮等多家電商紛紛開辟社交電商的新路,試圖沖破流量見頂帶來的增長瓶頸。
于是,這種將業務員派出去一個一個收集散落的用戶,建微信群賣貨的形式開始盛行。
他們操作的手法往往類似,先電話詢問能否加微信,通過之後再在朋友圈刷屏商品信息,同時邀請用戶加入微信群,在群內繼續發布大量商品信息。感興趣的用戶可以通過鏈接跳轉至平台完成購買。
業界稱這樣的方式是在搶奪私域流量。
一時之間,社交電商、私域流量、KOC等關鍵詞熱度攀升,有業內人預判,屬于私域流量的風口即將到來。
于是,加上疫情導致的關店影響,許多線下店認爲轉至線上擁抱私域不僅是自救方式,更可能踩上新風口帶來的紅利。
但事實上,所謂的私域拯救電商的說法只是個僞命題,其模式從未逃離以往的微商賣貨方式。
“近兩年我加了不少這種優惠群、補漏群,但群主一般不會很走心的爲你介紹産品,只會甩鏈接,仿佛一個沒有感情的刷屏機器。”用戶萌萌告訴AI藍媒彙。
過分強調私域,反而拉低了效率
産品經理們深谙一個道理,用戶路徑越長,帶來的流量損耗就越大。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一個品牌商在A商城有固定的門店,但其爲了拓展客流量,會在B寫字樓和C社區做産品推廣,派發商品信息和優惠券,引導這些潛在的顧客去A商城的門店購買商品。
這是線下零售最普遍的一個營銷場景,在這個場景中一部分潛在用戶會被近在眼前的信息吸引,而後選擇去A商城的門店完成消費,但絕大多數用戶會因沒時間、路程遠等原因而放棄購買動作。
這就是轉化率,過長的用戶路徑增加了時間成本和距離成本,用戶因此而放棄購買行爲。
這個時候,有商家就會像我爲什麽不能把A商城的門店,拆解成多個在B寫字樓和C社區小門店呢?這樣門店就可以擺脫A商城的租金、傭金等成本,還有利于顧客在家門口完成購買,縮短用戶路徑,提升轉化率。
但一個殘酷的事實在于,寫字樓和社區,都不會平白允許商戶進駐賣貨,從而影響其本身的辦公、居住功能。若要進駐,只會像商城一樣收取一定的租金及傭金,開店成本不減反增。
線上的邏輯亦是如此,甚至線上“社區”和“寫字樓”對于跨平台間的流量爭奪,會更加敏感。
以私域流量瞄准的微信場景爲例,本質上就是把門店拆分後搬到社區內部的邏輯。但張小龍顯然不能接受自己的高端社區變成雜貨市場。去年初,其在微信之夜上談及,朋友圈本質上是一個社交場所,是一個廣場。
平台不是敵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只有規模化、集約化才能降成本、提效率,這是亘古不變的道理。所以,獨立對比私域與公域之後,勢必後者的效率更高。
但這並不意味著完全摒棄私域戰場。平台和商家從來都不是對立面,而是互利互惠的關系,商家脫離平台獨立發展一定是下策,只有以公域爲主、私域爲輔的手段才是上策。
互聯網時代,打開淘寶直播間一次性完成種草和拔草的整個過程,遠比在朋友圈掃碼入群、複制商品鏈接、再跳轉至其它平台領取優惠券、最後完成購買要容易得多。
以帶貨王李佳琦爲例,其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的“私域流量”是上億級別的,但他並沒有在這些平台展開銷售行爲,僅僅用作預告、推廣、種草等日常曝光,最終還是引流至淘寶直播間,將真正的成本花在經營這個直播間身上。
比如有微商代質疑:“同樣的東西我明明比李佳琪賣得便宜,爲什麽大家還是在她的直播間下單?是因爲我不會喊‘oh,my God’嗎?”
AI藍媒彙觀察發現,李佳琦每天固定直播3-4個小時,銷售的商品數量在30個左右,平均介紹一件商品需要6-8分鍾,在這8分鍾之內,主播會使用現場試驗、畫面展示等方式講解産品優勢,在用戶購買欲望最強烈的時候及時放出優惠券和購買鏈接,完成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