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現在的年輕姑娘,普遍患有“生娃恐懼症”,他們不願意生孩子,或者說不願意早早生娃,認爲要是生了孩子,自己的幸福時光就沒了,當媽媽太辛苦。在這種心態引導下,出現了大批晚育媽媽,然而,只有過來人才知道,晚生的結局並沒有大家想得那麽美好。
早生孩子和晚生孩子差別很大,除了面容差異,生活狀態更是大變樣
劉曦很後悔,如果預料到今天這個局面,她就聽父母的話,早早結婚生孩子了。已經34歲的她,孩子卻剛滿月,每天晚上都是得睜著一只眼睛睡覺,隨時准備起來照顧孩子。
愛人由于事業的關系,總需要出差或者應酬,沒時間幫助她,而雙方老人也因爲年齡大了,精力跟不上,不能親力親爲。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她自己一個人去做,心理上的負擔再加上生理上的折磨,讓劉曦好幾次在丈夫面前情緒崩潰,號啕大哭,然而,換來的卻只是愛人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別噓了,帶孩子不比陪領導輕松多了嗎?還沒叫你外去賺錢呢!”
心如死灰的劉曦想起自己同齡的閨蜜,心裏的痛苦更是難以抑制。
她閨蜜在24歲那年就生了孩子,當時她還嘲笑:“你這早早當了媽,從此也就告別花花世界了。”尤其是當她看到對方從時尚女性變成小胖墩之後,更是幸災樂禍,數次以這爲案例證實自己晚育觀點的正確性。
可人家生完孩子之後,幾乎沒要自己動手,婆婆、母親、愛人輪番照看,媽媽唯一的作用就是充當“餵奶機器”,月子過得非常舒服。
如今閨蜜孩子都已經上小學了,自己卻才剛剛起跑,日子還如此艱苦,前後對比之大,甚至有一種諷刺的意味在裏面。
其實這很好理解,用一位網友的話來描述:早生娃就是將苦放在前面吃,從而減少未來自己要遭的罪,相反,晚生娃就是將享受提前,將所有的苦頭都壓縮在後面。
早生娃和晚生娃的差異大嗎?從生活狀態方面講,差異不是一星半點
1)、照顧孩子所花費的精力
早生,不僅意味著女性自己年齡小,也代表雙方老人也相對年輕,大家千萬不要覺得,相差個5-6年,好像沒什麽大不了的,對老人而言,也許一年的差距,就是下田耕地與癱瘓在床的區別。兒媳生娃,雙方老人肯定都希望照顧,但這得建立在她們身體健康的基礎上,自身要是都難保,何來幫晚輩?
不僅如此,男人的態度也非常關鍵,數據顯示,越是年輕的男性,越願意爲愛人與孩子付出代價,他們能每天只睡2-3個小時,只爲愛人能多休息一會。而這一點很難發生在三十多歲的男性身上,一是他們身體吃不消,二是他們閱曆更加豐富,思維更加理智,總喜歡根據利益來行事。
就算是住月子中心,你會發現,其中大多數客戶還是比較年輕的,男人願意在伴侶身上花錢,而不是總考慮所謂的“吃虧還是賺”。
2)、經濟方面的寬裕程度
有人會說,遲一點結婚生子,自己收入肯定要比年輕的時候高,這樣不是更好嗎?如果只看工資,確實如此,但要論存款,晚生的人與早生的完全無法相比。
雖然早生娃就得多花錢,可孩子的出生會給父母很大的精神壓力,尤其是媽媽,她們能夠自覺開始省錢,反之,晚生的人一般都過得很潇灑,月月光是常事。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口袋沒錢,說話的底氣都沒有,年輕時生娃沒錢,還能跟父母求助,家人考慮到子女剛工作沒多久,一般不會說什麽,可你到了三十多歲的時候再要了試試?也許他們會給,但肯定滿是怨言。
3)、生孩子的後遺症
從醫學角度來說,女性一旦超過28歲還沒生娃,就算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在24-26歲之間生,後遺症最小,身體恢複速度最快。
年齡問題不僅關乎自身健康,還與孩子的安危直接挂鈎,30歲之後的女性,每增長一歲,胎兒出現病變的可能性就大一分,試想一下,孕期查出胎兒不正常,身爲媽媽,要還是不要?
總之,能早生的就不要晚生,相對于年輕時的快活,之後幾十年的幸福才更加關鍵,對此,大家怎麽看? 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吧,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