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開始尋找墨菲定律的時候,你會發現它無處不在:
要遲到了,偏偏一路紅燈;
剛洗完車,就下雨了;
自己排的那一隊,永遠行進最慢;
越想找到的東西越找不到;
重要的東西如果掉地上了,一會滾落到最重要的櫥櫃下面;
……
不止是物品,人和動物也是如此:
在別人面前,總發揮不出自己的水平;
手裏拿滿東西,鼻子開始癢了;
……
定律中的定律——墨菲定律,位于其他所有定律之上,它就像宴會上的不速之客。不管你從事哪個行業,墨菲定律都會絆倒你,耽擱你,讓你有挫敗感。你越努力,收到的阻礙就越大。
可能出錯的事終將出錯?
和所有偉大的定律一樣,墨菲定律的公式也極其簡單。很所有偉大的定律一樣,它也是不言自明的事實。你和它相處的時間越長,就越會發現它牢牢地掌控著地球。你無法避開它,就像你無法避免面包片塗黃油的那一面落在地上一樣。墨菲定律及其衍生定律在各方面阻礙著你,你是不是經常感到:
不可能出錯的事也會錯;
想把事情做得更好,只會讓它變得更糟;
害怕事情出錯兒什麽也不做,即便如此,也還是會出錯。
1949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空軍基地的工程師在進行碰撞實驗時發現了墨菲定律。隨後,這一定律迅速流傳下來。該定律的蹤影無處不在:人們突然發現公交車總是三三兩兩一起到站;越想找到的東西越找不到;重要的東西如果掉地上了,一會滾落到最重要的櫥櫃下面;……這要說下去將沒完沒了。不止是物品,人和動物也是如此:在別人面前,總發揮不出自己的水平;手裏拿滿東西,鼻子開始癢了;……這些事情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可能發生過吧?
有沒有合理的解釋呢?
英國科普作家理查德·罗宾逊在《无处不在的墨菲定律:为什么越担心的事越会发生》一书中阐述了这些疑问背后隐含着的科学事实:
我們現代人的大腦構成及各部分的職能與數百萬年前的原始人類沒有任何區別。我們還一直是遵循著叢林時代形成的思維模式來處理事情。
羅賓遜剖析了墨菲定律在人們生活、工作等方面運行的心理機制,並解答了上述問題。語言幽默,你可以在輕松閱讀的氛圍中了解墨菲定律的神奇之處,進而將其應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旦轉錯一次彎,就會一直轉錯彎?
最令人討厭的地方在于,每次你行駛至交叉口就會想起自己上次轉錯了彎,所以你特別小心,告訴自己這次一定不能出錯,但是卻完全沒用,你還是走錯了路。
發生這一情況的原因在于記憶的怪癖。當你行至轉彎處,你試圖回想上次發生的事情。你對向左轉發生的事情沒有絲毫記憶。然而,右轉彎看起來很熟悉。你想起了沿這條路行駛時發生的趣事。因此,在對疑問和肯定的權衡下,你匆匆地轉向了右邊。
這個重要性的路口激發了向右轉發生的趣事的記憶。把兩種記憶聯系起來的行爲稱作條件反射。100年前俄國的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用狗進行了一系列著名的實驗。餵狗的時候,他每次都搖鈴铛。最後,它們把兩個事件聯系在一起,鈴铛一響,狗就自動分泌唾液。許多心理學家都把條件反射看做大腦的基本功能。
條件反射常常發生在最奇怪的地方。有些朋友告訴我,聽到煙霧警報器的響聲,他們就會覺得很餓。這是一種奇怪的反應,但也有原因可以解釋:小時候,煙霧警報器的聲音代表他們的父親快要做好晚飯。這種有點奇怪的條件反射到如今還一直伴隨著他們。
對你而言,條件反射導致你轉錯彎的次數越多,下一次你越可能再次轉錯。
要應對這個交叉路口,你需要一點厭惡療法。如果你正向右轉時,遭到了一次電擊,你肯定會記得不要再這麽做。下一次到轉彎處,你的記憶會讓你把“向右轉”和“傷痛”聯系起來——這是另外一種條件反射。
可能你現在會爭辯說你的確受到過令人不快的沖擊——孩子們說“爸爸,你這個傻瓜,我們又走錯路了”——但是這發生得太晚了,你們已經駛上了一條細小農路。要産生效果,沖擊必須在看到交叉口的瞬間發生,如果不是這樣,你就無法建立聯系。
爲什麽我們總會聽錯話?
大腦監控著周圍所有的噪聲。語音發生了微小的變化就值得特別關注,即使它們的音量很低。
當你旁邊的一對夫婦壓低音量低聲耳語時,你開始警覺;你的耳朵竭盡全力想要聽清他們的說話內容。當你窺探鄰居時,你聽不清全部的談話內容,只能聽到一部分。大腦添加了它認爲缺少的部分。通常你能猜對,但有時也會出錯。而大腦往往會從它接收到的聲音碎片中,聽取它想聽到的聲音。
一天早晨,三個醉漢撲倒在馬路上。“今天是個晴天(sunny),是吧?”第一個說道。“不是,今天是禮拜四(Thursday),”第二個回答。“我也渴了(thirsty),”第三個說道,“我們再喝一杯吧。”
最近我在北京和一位中國女士進行了一次墨菲式的交談。女士的英語發音不是很好,但我覺得我們的談話很順暢。女士說,她的工作是爲來到北京的人們找馬。我說自從我到北京後,從來沒有見過馬。“是的,”她說,“在北京的每個人都有一匹馬。” “每個人?”我急忙說,“但是我一匹都沒見到”。“那他們住哪兒呢?”她說。我們停了下來,我意識到我們正在談論的是“房子”。“馬”(horse)與“房子”(house)英文發音的細小差別導致了一場奇怪的而荒謬的談話。
爲何對手那麽強大,球賽最後一分鍾那麽漫長?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會:在上無聊的化學課時,你感覺時間慢得像蝸牛爬;而遇到你喜歡的曆史課時,則覺得時間飛逝。“墨菲先生”告訴我們,其實這是我們的內在時鍾在作怪。我們擁有好幾個內在時鍾,從測定壽命期限的時鍾到測量幾分之一秒的時鍾,他使我們能將以每小時100英裏速度打來的網球沿直線打回。
當我們涉及用時間來測量事件時,足球賽就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案例。此時,所有正常的參照標准對它都不成立,真實的世界後退,新的現實出現。
比賽的最後一分鍾持續了一個小時。
你們隊以一球領先,只剩下一分鍾,對方球員圍著你們的球門不停射門,球砰砰砰地打在門框上。那個魔鬼裁判很明顯受制于對方球隊的經理,如果他現在吹哨該多好;或者即使是瞄一眼手表也好。一分鍾怎麽那麽長呢!現在你知道了,那是因爲你處于恐慌之中。你的內在鍾表走得飛快——所以他的手表慢得像爬一樣。
對方球隊的球門更小;他們的守門員更壯;細想一下,他們各個方面都更強。
在球隊呆了很多年,再看著我的孩子在球隊踢球,我發現了一個現象,每次對方球隊都比較強大。基本的數學知識告訴我這不可能。不可能每次都這樣。這肯定是出于害怕對手而産生的幻覺。
對充滿豐富想象力的人而言,正常的球賽充滿了不公平現象。很明顯對方的守門員一直在球門口移動,但裁判員卻視若無睹。很明顯上半場球場傾向他們那邊,而下半場風向對他們有利。
心理學家有時候會考慮是否我們大腦中周圍世界的圖片和照片不太一樣,更像一枚中世紀硬幣,重要的人比普通人更大,好人閃閃發光,漂浮在空中,而壞人熱得嚇人,住在地面的山洞裏。在球場上,對方球隊是強大的、無情的、咄咄逼人的;而我們隊上頑強的小夥子們有母親愛著他們。如果對方贏了,那就是文明的終結;而我們贏了,就是真理的勝利。
如果你現在對墨菲定律已經非常敏感,你會發現,和以前相比,它們出現在你日常事務中的概率更高了。你可以有意爲之,說服自己相信一起發生的事存在因果關系,它真的會變成這樣。
墨菲定律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如果你積極地看待它,它可以成爲我們理解生活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