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秀才,大家腦海裏就會浮現窮秀才、酸秀才,還有《武林外傳》裏的呂秀才形象,同時很多人會認爲秀才也就是一般中等文化水平。
其實不然,雖然每個時期對秀才的定義不完全相同,但無論任何朝代,秀才都是出類拔萃的文化人。
秀才原指才之秀者。
漢以來爲舉薦人才的科目之一(另有舉孝廉),東漢時避光武帝劉秀的名諱,改稱茂才。
唐宋時凡應舉者皆稱爲秀才,隋唐科舉制有秀才科,隋文帝是科舉制的開創者,廢棄舉薦制,用考試的辦法選人才,考試極爲嚴格,隋代考取者不過十人。
唐初秀才科第最高,武德(唐高祖年號)至永徽(唐高宗最初的年號)年間,每年不過一兩人。唐高宗後來停秀才科,但秀才成了讀書人的通稱。
宋朝時各府向朝庭貢舉人才應禮部會試,先進行選拔考試以爭取舉薦,但不論你選沒選上都稱爲秀才,所以才有不第秀才之說。
大家看《水浒傳》都知道王倫是個不及第的秀才,又稱他白衣秀士,白衣秀士並非是說他喜歡穿白衣,而是因爲他不及第、無功名,就是一白丁。
明清時必須進入府州縣學的生員才能稱爲秀才。
只有通過童子試,才能成爲秀才,然後才有資格進入府學、州學、縣學,稱爲進學。參加童子試的不論年齡大小都稱童生。
秀才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檻,成了秀才就表示身上有功名,亦享有很多特權,比如免差徭,見知縣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等等。
鄉試三年一次稱鄉闱,因在秋天舉行也叫秋闱。考中的稱舉人(大家對範進中舉一定有印象)。
第二年春天會試,也叫春闱。考中的稱貢生。
會試之後就是殿試,即皇帝的考試。在殿試中不存在落榜的問題,只是皇帝重新排名。
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爲狀元,第二名爲榜眼,第三名爲探花,合稱三鼎甲。
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現在再歸納一下三個級別的考試:鄉試第一名稱解元,會試第一名稱會員,殿士第一名稱狀元,如果三場都是第一名就是連中三元。
讀書人的讀書進身之路: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大學士→翰林學士。
這樣看起來秀才的學曆似乎還在初、中級階段,但想要成爲秀才也是非常之難的。
由此可見,能中秀才已經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了,基本上相當于現在的211大學學曆,比如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這樣的。
也有人說,秀才相當于初中學曆。換算到現在,相當于50年代的初中學曆差不多,那時一個村也沒兩個初中生。而現在的初中早就“不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