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高官批評英國與瑞士:它們已放棄嘗試!
新冠肺炎正在歐洲快速蔓延,各國政府如何應對備受關注,英國方面提出的“群體免疫”抗疫策略被認爲是消極策略,因此招致不少批評。對此,新加坡跨部門抗疫工作小組負責人、國家發展部長兼財政部第二部長黃循財批評英國以及瑞士,稱其已放棄嘗試,疫情很可能會迎來暴發。
3月15日,黃循財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將進一步擴大入境管制措施。包括從3月16日23時59分開始所有過去14天內到過東盟國家、日本、瑞士和英國的來訪者,入境後也須自我隔離14天。
爲何將英國和瑞士列入名單,黃循財在記者會上解釋這兩國實際上沒有做足抵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努力,而未來數周兩國的病例可能激增:
我們對英國、瑞士和日本最大的顧慮,並不只在他們上報的人數,英國的確診病例數確實是在飛速上漲,但數字不是關鍵,關鍵在于這些國家已經放棄嘗試,放棄任何能夠阻止病毒蔓延的政策。他們對外就是這麽承認的,尤其是英國和瑞士。
對于英國的“群體免疫”策略,他說:
至少英國已經公開承認,他們認爲遏制病毒蔓延已毫無意義了,他們現階段只能做到盡量拖延。因此如果不采取任何遏制病毒的措施,我們預計這些國家的確診病例數將會急劇上升,尤其是在接下來的幾天或幾周內。
在3月15日,新型肺炎疫情在各國傳染程度首次超過中國境內。截至新加坡時間17日12時,中國內地、香港、台灣累計確診81,128例,現存9,094例,死亡3,231例;海外各國累計確診101,050例,現存86,825例,死亡3,885例。其中,歐洲各國以65,650例累計確診,59,835例現存和2,771例死亡尤爲嚴重。
正是在此背景下,英國、法國、德國三國政府近日圍繞“群體免疫”的表態,引發了廣泛關注及爭議。尤其是英國首相詹森(Boris Johnson)召開緊急計劃委員會會議,他強調英國將進入抗疫“延緩”階段。進入“延緩”階段後的一項新政策是“不再給輕症病人檢測”。
1. 那麽所謂“群體免疫”,究竟是什麽?
簡而言之,這三個歐洲大國政府認爲病毒根除的唯一方法,是待其傳染至過半人口,人們形成“群體免疫”後,自動消失。
因此,相較于中國、意大利、韓國、伊朗等國“消滅病毒,研制疫苗”的處理措施,英法德三國政府的防疫重點不是消滅病毒,而是放緩疫情傳播。
爲了達成該策略,各國采取了諸如關閉酒吧、要求老年人自我隔離、關閉口岸等措施。法國也在17日起進入戰時狀態,限制民衆行動。對比中國、韓國、意大利、伊朗等國,法國至今爲止的措施比較寬松,德國的措施更爲寬松,英國的措施尤爲寬松。
詹森首提的“群體免疫”
最先激起這輪討論的是英國首相詹森(Boris Johnson)3月12日的一場記者會。會前英國各界普遍期待政府宣布應對疫情的緊急措施。不過,會間詹森僅宣布“出現發燒和持續咳嗽症狀者在家自我隔離一周,無論之前是否去過疫情嚴重的國家或是否跟確診感染者有過接觸”以及“從3月13日開始,學校組織的出國旅行活動一律取消,已經有疾患的老年人不建議去乘郵輪”,至于社會上不少人呼籲的取消大型公衆活動和關閉校園等強制抗疫措施,則都不在詹森此次決策之內,官方對此解釋爲“時機不妥”。
與詹森共同會見媒體的英國首席科學顧問瓦倫斯(Patrick Vallance)補充到,英國政府考慮采取“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方案,也即待大部分免疫能力健全的人感染病毒,身體從而獲得抗體,對病源免疫。
翌日,瓦倫斯在接受天空新聞電視台(Sky News)采訪時解釋,如果社會長遠有一定人數感染病毒,病情輕微而又産生抗體的話,便要有約60%人感染新冠肺炎,未來將能夠“保護”社會,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
3月15日,英國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Matt Hancock)在英國主流報紙《星期日電訊報》上發文稱,英國政府將在3月16日至22日這星期內發布一項緊急法案以對抗疫情,包括計劃要求70歲以上人士自我隔離最多4個月,會于未來數周的適當時間公布更多細節。
至于備受爭議的“群體免疫”,馬修稱英國已基于科學家的專業知識制定了一項抗疫計劃,“群體免疫”不是其中的一部分,這僅是一個科學概念,而不是目標或戰略。
法國與德國的隱晦表態
另一方面,法國教育部長布朗蓋(Jean-Michel Blanquer)3月15日接受FranceInfo電台采訪時,似乎表示法國政府的看法與詹森政府類似。
3月14日,法國總理菲利普(Edouard Philippe)宣布法國新冠病毒疫情擴散升至第三階段,自3月15日0時起,關閉餐館、酒吧、電影院等非必需商業。對此,布朗蓋補充道,新冠肺炎疫情最終“可能會”感染過半國民:
法國防疫策略從一開始就不是阻止疫情,而是延緩疫情擴散,我們預估最終50%至70%的法國人口將感染新冠病毒,這會形成’多數免疫‘,致使病毒自行消失。
與此同時,據路透社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3月11日在柏林一場記者會上表示,政府應對疫情的工作重點是“放緩傳播速度”:
面臨病毒的存在,而人口沒有免疫力,亦沒有治療措施,那麽60%至70%的人口將會被感染,(我們的)工作重心應當是放緩病毒的傳播,避免醫療衛生體系負擔過重。重中之重是爭取時間。
來自業內的激烈反對
面對疫情,英法德政府這種“放緩傳染,等待免疫”的思路,在得到部分人士認同的同時,也遭到頗爲激烈的反對。
3月14日,四百余名科學家聯署發表題爲《即刻于全英境內采取更嚴厲社會疏離措施的公開呼籲》的公開信,質疑英國政府的做法,稱當局未能采取足夠嚴厲的措施來遏制疫情,呼籲在社會疏離方面采取更強有力的行動,以阻止人們相互接觸。
200多名英國心理學家和社會科學家簽署的另一封公開信表示,政府的思路太受“社會疲勞”觀點的影響:
如行爲疲勞確實是政府決定推遲實施限制措施的一個關鍵因素,我們敦促政府分享支持這一決定的充分證據基礎。如沒有證據基礎,我們敦促政府重新考慮這些決定。
截至倫敦時間3月16日9時20分,該份《即刻于全英境內采取更嚴厲社會疏離措施的公開呼籲》公開信已經有460名專家簽字署名。(倫敦大學瑪麗皇後學院數學學校官網)
此外,英國免疫學會(British Society for Immunology)主席Arne Akbar教授則在近期來自英國學界的第三封公開信中對政府的抗疫戰略提出了重大疑問,“英國的公共衛生戰略與其他許多國家不同,其目的是建立群體免疫以保護民衆。在免疫學界內部,我們對這樣的戰略抱有重大疑問”。Akbar主席敦促政府加強社會疏離措施,並發布其建模數據,讓科學界能夠進行審議,以更好地預測疫情演變過程。
世界衛生組織(WHO)前主任科斯特洛(Anthony Costello)更稱,英國此時實行“群體免疫”,違反WHO遏止疫情的原則,他又引述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所言,如果應對疫情的國策由遏制改爲緩和,是錯誤和危險的:
‘群體免疫’或未能持久,假如病毒每年變異,群體免疫力會因病毒有所不同失效,科學家對新冠肺炎病毒的反應掌握仍相當不足,他認爲爭取時間研發疫苗仍然是較安全的做法。
CNN:若一早效仿新加坡,歐美會更安全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刊登的評論更是直指,若歐美國家政府能一早仿效新加坡的防疫措施,那麽可能會比今天安全得多。
文章指出,積極與及時的幹預措施,是擊敗病毒的關鍵。評論認爲新加坡在1月限制人從中國入境人士,並采取廣泛追蹤及嚴格隔離,成功避免大規模爆發,又贊揚新加坡政府與私營部門及社區組織緊密合作。
2. “消滅病毒,研制疫苗”vs“放緩傳染,等待免疫”
所謂“群體免疫”,並非英法德等國政府所采取的“抗疫策略”,而是這些國家政府所希望達到的目標,也是他們所認爲的疫情最終完全終結的唯一前景。
如果說默克爾11日的說法還只是其政府對疫情前景的預估,那麽當法國與英國政府高官能在記者會及媒體采訪時說出這種表態,則無疑意味著英法兩國政府不僅對疫情發展有同樣的預估(感染過半人口),且認爲這種前景是可接受的,又或是無可避免的,並在此前提下采取“放緩傳播”、“維持醫療衛生體系運轉”的政策。
那麽,爲何英國、法國、德國政府會以這種思路應對疫情?
新冠肺炎已經是全球大流行,且各國很難如中國一般采取防控模式,亦沒有中國政府與人民之間強大的社會動員及配合力,複沒有韓國高度發達和廣泛普及的移動電子科技水平,更沒有中國興舉國之力協助湖北的醫療資源。尤其是最後這一點,意大利當下醫療體系近乎坍塌的狀態,不得不令歐洲各鄰國謹慎思索。
意大利類同于湖北,湖北疫情期間醫療體系險峻的狀況,實有賴舉國各省相支援才得以緩解。而歐盟縱然整體醫療水平和資源皆優于中國,但是在疫情面前沒有“歐盟”,只有“德法英意”。以德國情況爲例,默克爾在表示柏林方面將“不惜手段”控制德國境內病毒的同時,也拒絕承諾將對疫情嚴重的意大利予以直接的物資援助。大難臨頭,各自飛。
圖片來源:路透社
與此同時,隨著疫情的經濟後果日益明顯,中國爲抗擊疫情已經付出巨大代價,社會儲蓄率遠不如中國的歐洲各國倘若采取類似措施,其代價可能會遠遠超過疾病本身。
而按照英法德以“群體免疫”爲目標所采取的“延緩策略”,通過告知民衆最差的結局,再宣布一系列終止大型活動的措施,就可以加強民衆的理解。
在這期間,通過大幅度地增加醫院的應對能力,亦可盡量避免發生醫療擠兌。在這些領域,以德國爲例,也確實有加大對社區醫院的培訓,加速醫院對疫情的應對,加快對疑似病人的迅速篩查與確診,迅速實施隔離,縮短確診與住院時間。
歸根結柢,如今英法德等國領導人或許在想,我們若能像中國一樣“全面消毒”、“加速研發疫苗”當然最好,但我們做不到“全面消毒”,醫療資源方面亦無法“舉歐盟支援”,待得疫苗研制乃至批量生産後,也未必能說服民衆“全民疫苗”,所以只能“群體免疫”。
至于這些國家的政府將如何“維持醫療衛生體系運轉”?會否參考日本及美國限制病毒檢測規模,以防輕症患者擠壓醫療資源?這都有待觀察。
關注小南君
帶你了解更多新加坡資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