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分析師預料,無現金付款將降低消費者對提款機的需求,爲銀行節省設立與維持提款機的成本,進而提振銀行的盈利。
我國目前正積極推出多項簡化電子付費過程的計劃,有市場分析師認爲,一旦無現金付款的采納人數增加,銀行卡收入將獲益,本地銀行在2017至2019財年的盈利預料將提高3%至9%。
也有分析師預料,無現金付款將降低消費者對提款機的需求,爲銀行節省設立與維持提款機的成本,進而提振銀行的盈利。
馬來亞銀行金英證券分析師黃麗香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本地零售商采用的付款平台,目前大多與消費者使用的信用卡與轉賬卡連接。
據英國市場研究機構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統計,在2016年,本地銀行在消費者利用信用卡與轉賬卡付賬進行交易的市場份額共爲66%。
馬銀行金英證券發現銀行卡的收費,大多來自商家貼現率(merchant discount rate,簡稱MDR)和淨交換費(net interchange fee)。MDR是銀行提供信用卡與轉賬卡服務所征收的費用,而交換費則是銀行之間爲彼此接受以卡付賬服務而支付的費用。
黃麗香說:“若我們假設70%至90%的銀行卡收費同這類收費有關,預計新加坡銀行在2016財年就賺了7700萬至3億8800萬元。”
這相當于0.6%至1.5%的盈利率,而華僑銀行(OCBC)的盈利率比同行來得低,這可能是因爲該銀行從MDR帶來的收費較少或淨交換費較高所致。
她指出,如果我國消費者總開銷的40%至70%是現金,即介于700億至1230億元並轉爲無現金付款,預計銀行卡的收費可能增加至介于4億2100萬至19億6400萬元,而我國銀行則將從這些收費取得6000萬至6億元的盈利。
她說:“以1.2%作爲基本情況,我們預計銀行在2017至2019預估財年的淨利,可增加3%至9%。”
無現金付款
可爲銀行開源也能節流
無現金付款的采納,除了爲銀行“開源”也能“節流”。分析師預料,本地銀行將能夠從中節約成本,而商家最終也能獲益。
輝立證券(Phillip Securities)投資分析師張發輝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無現金付款將降低消費者對提款機的需求,爲銀行節省設立和維持提款機的成本,進而提振銀行的盈利。
此外,各家銀行擁有轉賬設施,例如PayNow。其他如星展集團的移動付款應用PayLah!,也有本身的QR碼付款功能,讓消費者付款給商家。
他說:“由于這些能力都是內部建立的,我相信營運成本將會更低。隨著更廣泛采用電子付款,通過規模經濟所節省下來的成本,將可以讓商家獲益。”
根據某些假設分析預測有所局限
另一方面,黃麗香在報告中指出,由于她的分析是根據某些假設而作出的,因此它的預測仍有所局限。
例如,上面提到的40%至70%現金付款,可能不會轉爲無現金付款。此外,報告也假設未來的無現金付款是以銀行卡支付的。
“這項報告只探討銀行卡的收費,可是付款領域可能發生的顛覆性事件,卻可能給銀行帶來更大的不利影響。我們並不清楚正在出現的金融科技和電商競爭者,將會造成怎樣的顛覆形態。”
黃麗香也表示,若通過銀行轉賬或銀行戶頭進行的無現金付款被大量采納,銀行卡收入可能“縮水”,因爲這類付款方式一般不對商家和消費者征收額外收費。
星展銀行(DBS)股價昨天跌0.6%至20.37元,大華銀行跌0.8%至23.15元,華僑銀行跌1%至1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