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下遊
黃河桃花峪至入海口爲下遊。流域面積2.3萬平方公裏,僅占全流域面積的3%,河道長785.6公裏,落差94米,比降上陡下緩。下遊河道橫貫華北平原,絕大部分河段靠堤防約束。河道總面積4240平方公裏。由于大量泥沙淤積,河道逐年擡高,河床高出背河地面3~5米,部分河段如河南封丘曹崗附近高出10米,是世界上出名的“地上懸河”,成爲淮河、海河水系的分水嶺。
由于黃河將大量泥沙輸送到河口地區,大部分淤在濱海地帶,填海造陸,塑造了黃河三角洲。隨著黃河入海口的淤積——延伸——擺動,入海流路隨之改道變遷。曆史上利津以下河道多次改道,建國年後曾經三次有計劃的人工改道,河口段河道長也不斷變化。20世紀90年代黃河河口入海流路,是1976年人工改道流經清水溝後逐步淤積塑造的新河道。
唐末五代由于藩鎮割據加上戰亂,黃河下遊堤防 老化,淤積嚴重,河患頻繁。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黃河在澶州橫隴埽(今河南濮陽)決口,之前也有過多次決口,但北宋都立即堵塞了決口。但橫隴埽這一次決口後,宋仁宗下令“權停修決河”,于是形成了“橫隴故道”。但由于黃河分成數股入海,水勢變弱,因此易于淤積,在北宋年間曾多次改道。紹聖元年(1094年)北宋朝廷終于下決心堵塞北流,讓黃河全部東流。但五年後黃河便在內黃決口,又向北沖出了一條新河道,自乾甯軍附近入海。此後直至北宋滅亡,河道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元代雖然開鑿了大運河,但在海拔較高的濟甯分水點一段,由于水量不夠,漕船始終過不去,只能通行小船,因此元代向大都運糧以海運爲主。直到明代永樂遷都,經過進一步整修,運河才成爲南北運糧大動脈。黃河河水是運河水量的重要補充,明代既希望用黃河之水補充運河,又怕黃河沖毀或淤塞運河河道,因此徐有貞、白昂、劉大夏、朱衡、潘季馴、楊一魁等人在治理黃河時采取多種措施來確保漕運,包括蓄洪澤湖水,用其高水位清水沖刷黃河泥沙(但也有一個嚴重的問題:泗州明祖陵被水淹沒);在山東昭陽湖以東開鑿新運河,用湖面阻攔黃河汛期來水;黃河兩岸築堤束河沖淤等等。明代也有人主張人爲改道,讓黃河重新向北流入渤海,但因淮河不足以支持運河所需水量,因此一直沒有采納。
花園口決堤使得武漢戰役向後推遲了大約三個月時間,爲軍事贏得了一些准備時間,也令鄭州失去戰略價值,直至豫湘桂戰役才被日軍攻占。但其代價非常巨大。河南、安徽和江蘇三省44個縣市受災,淹沒耕地1200余萬畝,約1200萬人受災,其中391萬人外逃,89.3萬人死亡。此後黃河經賈魯河和颍河奪淮入黃海,每年汛期河水都要淹沒黃泛區,洪水過後蝗災複至,地表突兀凸凹,到處沙丘堆移,無法耕種,對當地農業造成嚴重破壞。直至在善後救濟總署援助下,才完成堵口工程,黃河恢複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