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介紹新加坡,這個令中國同胞們羨慕嫉妒的國度。
很多人了解新加坡,是從它的市容開始的。我小時候就聽大人們說,新加坡的環境特別好,有“花園城市”的美譽。新加坡人爲保護市容整潔,不惜采用嚴刑峻法。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則故事:一個美國少年因爲在新加坡隨地吐痰,竟然挨了鞭子,(事後才知道,這個美國人受鞭刑的理由是搞破壞並涉嫌盜竊)美國政府爲此還提出過抗議。
在中國人眼裏,一個國家的文明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的法律和秩序所決定的。而新加坡正是這方面的典範。早在70年代末,中國正值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就對這個彈丸小國産生了濃厚興趣,往後數十年,中國的官員和學者頻頻到新加坡學習考察,將其作爲我們趕超的對象。
如果光看人均GDP,新加坡早已是發達國家,連美國日本這些傳統強國也甘拜下風。關于新加坡崛起的原因,人們有不同的說法,有人歸功于它獨特的地理位置;有人認爲是國父李光耀的高瞻遠矚;經濟學家熱衷于討論新加坡的産業政策,而政治家則推崇所謂的“新加坡模式”。
當然,一個國家由弱到強,不可能光憑某一方面的原因。今天,我們就從曆史的宏觀視角,來探索新加坡崛起的秘密。
1/9 鄭和地圖上的“淡馬錫”
新加坡面積狹小,全部國土加起來,差不多也就上海市區那麽大。不少人認爲,新加坡人都是中國人的後裔。其實不然,新加坡是個多元化的國家,盡管華人占人口的比例高達3/4,但新加坡人口中還包括馬來人和印度人。馬來人是當地的原住民,而印度人則占人口的1/12。
你可能會問,爲什麽新加坡會有那麽多中國人和印度人呢?這就得從曆史說起了。
新加坡國立博物館中的中國瓷器
新加坡地處東南亞的馬六甲海峽,這裏自古便是海上航行的交通要道,素有“遠東的十足路口”之稱。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的商船就抵達過新加坡,古書中有個名叫“蒲羅中”的古國,據說就是新加坡。
華人移民新加坡的第一次高峰,是在宋元時期。彼時,中國開通了海上絲綢之路,來自東方的瓷器和絲綢,源源不斷地出口到西方。在頻繁的商業活動中,不少中國商人在此安家落戶,後來在當地出土了大量宋朝的錢幣和瓷器,證明我們的祖先在此留下過頻繁的足迹。
你可能知道新加坡還有一個名字,叫“淡馬錫”,它最早出現于《鄭和航海圖》中。13世紀,當地的確有過一個叫“淡馬錫”的國家,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淡馬錫”就被外國人當作新加坡的古名。直到今天,新加坡有一家著名的投資控股集團,仍叫作“淡馬錫公司”。
盡管曆史悠久,但新加坡真正成爲一座國際化城市,得等到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後。
2/9 遠東的貿易中心
因爲地處馬六甲海峽的咽喉要道,從16世紀開始,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等西方列強,就先後在馬六甲地區展開激烈爭奪。最終,英國人成爲贏家,他們控制了全球貿易,並通過東印度公司開拓亞洲的市場。
19世紀初,大英帝國作爲全球霸主,爲了鞏固自身地位,同時與另一個競爭對手荷蘭搶奪地盤,派遣萊佛士爵士來新加坡建立貿易站。從此,新加坡拉開了由英國人統治的序幕。
萊佛士爵士塑像
也正是這一時期,新加坡迎來了新的移民潮。當萊佛士爵士剛登上這片土地的時候,新加坡不過是一個個零散的市鎮和村落,談不上任何規劃。萊佛士決定重建新加坡,將其打造爲一座歐洲化的城市。
之後幾十年裏,英國殖民當局招募各國勞動力建設新加坡,他們主要來自上面提到的華人、馬來人和印度人三個族群。
其中,馬來人是當地的原住民。華人的祖先主要來自中國南方,因爲數百年的經商,他們在東南亞已形成龐大的人際網絡。而印度人主要是由英國人帶來的。英國人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由于人數有限,雇傭了大量印度人替他們做買賣或維持治安,就這樣,印度人隨著英國殖民者的步伐來到了東南亞。
除此之外,新加坡還有不少歐洲人,爪哇人和阿拉伯人,正是英國人開辟的國際貿易,將他們聚集到了一起。
到了19世紀中葉,新加坡已經是東南亞最重要的貿易港口。這裏有幾十家英國的大商行,來自歐美的工業品從這裏輸入到東亞,而來自東南亞的原材料,以及中國的茶和瓷器,則通過新加坡輸入歐美。進入20世紀後,英國人在新加坡駐紮重兵,將其作爲遠東地區最重要的軍事基地。
二戰結束後,大英帝國江河日下,各個殖民地的民族革命浪潮風起雲湧,英國人審時度勢,正式提出了建立馬來亞聯邦的計劃。
3/9 新加坡獨立
所謂聯邦,就是讓馬來亞各地區保留一定的自治權。然而,英國並未將新加坡納入聯邦,相反卻將其作爲英國的直轄殖民地,由英國方面派遣總督進行管理。爲了安撫人心,殖民當局在新加坡成立議會,允許當地代表參加選舉,但有個前提:選民必須有英國籍。
很顯然,這樣的選舉方案不可能得到多數民衆的支持。當地工人頻頻罷工,爲自己爭取更多的權利。
六十年代的新加坡街頭
經過一輪又一輪的談判,英國方面與新加坡最終達成協議,同意新加坡在英聯邦範圍內實行自治。英國撤銷總督,當地人在議會中的席位大幅增加。不過,英國方面仍保留了外交和修憲的權力,以及對新加坡的軍事控制。協議通過後,新加坡于1959年舉行大選,人民行動黨秘書長李光耀,被當選爲新加坡自治邦政府總理。
新加坡面積狹小,資源貧乏,而李光耀最初的計劃,是和一旁的馬來亞合並,成爲馬來亞聯合邦的一部分。
新加坡之所以看中馬來西亞聯邦,一方面是因爲馬來西亞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另一方面,它也需要馬來亞聯邦爲自己提供商品出口的市場。而馬來亞方面,也想借助新加坡獨特的地理位置,爲自己爭取更多的貿易收入。
表面看,新加坡並入馬來西亞聯邦是天作之合。可一旦真的合並了,各種的麻煩便接踵而至。
站在車頭的即爲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
首先,馬來西亞聯邦的主體是馬來人,政府在制定政策時,自然傾向于本族群體。但新加坡並入聯邦後,華人的數量大增,已接近選民總數的一半,卻並未獲得相應的權利。華人表示不滿,但馬來人卻認爲,馬來亞聯邦本來就是馬來人的,你們華人始終是外人,雙方的矛盾日趨尖銳。
其次,新加坡人並未享受到市場擴大所帶來的好處。馬來西亞當局在各州設置關稅壁壘,使新加坡出口的商品失去競爭力,這就讓新加坡更不滿了。說好要建立共同市場的,現在倒好,你馬來西亞非但不幫忙,還給我層層設卡,與其這樣,倒不如散夥吧。
終于,1965年8月7日,英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在倫敦簽署《新加坡獨立協定》,兩天後,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聯邦,新加坡共和國正式誕生。
4/9 路在何方
獨立之初,包括新加坡人在內,很多人對這個國家的前景並不看好。畢竟,新加坡太小了,又沒啥自然資源。除了地理位置好,其余啥也沒有。彼時新加坡的人口約200萬,人均GDP不到600美元,可謂一窮二白。
按照新古典經濟學的定義,一個國家要取得經濟發展,必須擁有人口、土地和資本三大要素。以此標准來衡量,新加坡哪方面都不具備。它的人口不多,土地稀缺,國內産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工業基礎薄弱。想獲得經濟騰飛,簡直比登天還難。
李光耀視察工地
一兩百年前,歐洲國家和新加坡面臨同樣的困境,但那時候它們可以靠殖民地擴大市場。但新加坡不可能有那個機會。更何況,它的四周強敵環伺,別說是那些超級大國,就算是鄰邦馬來西亞,隨時就可以把它吞並。
然而,看似弱小的新加坡,卻擁有一項更寶貴的資産,那就是獨特的文化與制度資源。
受英國的影響,新加坡政治脫胎于英格蘭的議會共和制。這項制度讓社會各階層的選民,享有較爲平等的社會參與權。然而,新加坡並未對英國體制加以照搬,有學者認爲,新加坡的制度兼顧威權與民主,是西式民主與東方文化的完美結合。
60年代的新加坡街道
李光耀曾經說過,新加坡的發展,應找到一條讓理想與能力相匹配的道路。這句話很好概括了新加坡在制度選擇上的鮮明態度。
新加坡曾被英國統治,國內又有大量的華人。英國人與華人有個共同點:兩者都是奉行實用主義的民族。
5/9 實用主義塑造的文明
英國人特別務實,他們對法國大革命很反感,不喜歡爲抽象的理念拼個你死我活。二戰之後,英國人知道自己今不如昔,對席卷各地的民族革命浪潮,及時采取了妥協與折中的態度,從而以體面的姿態退場,保住了國際地位。而其他老牌殖民國家如法國,則沒有類似的自知之明。
華人就更是如此,儒家思想天生具有實用主義傾向。華人在東南亞世代經商,積累了大量財富,但他們的政治影響力始終有限。以至于很多人認爲,中國人對政治從來不感興趣,他們只求“悶聲發大財”。
新加坡的中國建築
然而,正是這種源自雙方的實用主義態度,使新加坡在脫離英國統治的過程中,沒有遇到太多的波折。一切都是在法律的框架下,通過協商來完成的,大家彼此尊重,進退有據,沒有爆發嚴重的階級矛盾或流血沖突,這是相當不容易的。
更難能可貴的是,新加坡獨立後,沒有像一些拉美或非洲國家那樣,陷入頻繁的利益紛爭,後者往往容易誘發內戰,導致政局動蕩,民不聊生,經濟停滯不前。
七十年代的新加坡住宅
新加坡自建國以來,國內局勢一直很穩定,不同民族,不同階層和睦相處。從某種程度上,這和大家所秉承的務實態度不無關系。和其他民族相比,華人的宗教意識淡薄,正因爲如此,他們可以接受各種宗教,允許不同的文化並存。反觀一些第三世界國家,情況就截然不同。在某些地區,不同的信仰人群常常因爲宗教爆發沖突,所造成的創傷至今無法愈合。
所謂務實,即不去追求過于遙遠的目標,也不去盲目模仿先進之邦的制度和理念,一切從實際出發,把求生存,求發展,作爲社會動員的第一要務。新加坡正因爲做到了這點,才有了今日的繁榮。
不過,新加坡能取得和諧穩定的發展,除了務實之外,還與華人社會的另一項特點有關。
6/9 華人的抱團文化
在過去,海外華人的生意網是以宗族爲紐帶的。早期華人經商,都是靠鄉人推薦,久而久之,他們以地域爲單位,形成一個個圈子。今天在新加坡,我們還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會館,像海南會館、廣東會館、福建會館等等·····這些會館是華人根據祖籍所建立的社團,在新加坡,這樣的會館有十幾個。
社會學家費孝通曾總結道: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是一種特殊的圈層關系,以家族爲中心形成一個個同心圓,越靠近中心的地方,彼此的血緣就越近。在傳統中國,宗族是一種有效的憑證,能夠增進彼此的信任。
新加坡海南會館
通俗地講,中國人的這種文化,就是我們今天俗稱的“抱團”。“抱團”有許多優點,比如能提高凝聚力,增強對群體的認同感,還能降低合作的成本。中國人一旦到了外面,就會下意識地抱團,這可能源于我們的祖先崇拜,也可能是大陸型文化自帶的天性。
然而,抱團的缺點同樣顯而易見。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中國人到了國外,不是特別團結,總喜歡拉幫結派或者搞小圈子。所以,海外華人盡管人數衆多,但因爲難以結爲一體,在政治上只能形成一個個小山頭,自然別想指望贏得更多的話語權。
那麽新加坡是如何避免這個問題的呢?我覺得有幾個原因,首先是由于新加坡的面積很小,不同社群聚集在一地,不會像西方國家那樣分散各處。從客觀上加強了彼此的溝通。
新加坡的中國廟宇
另外,由于新加坡早期經曆過殖民統治,後來雖並入馬來亞聯邦,卻被當成外族不受待見。政治上遭遇的不公待遇,迫使當地華人團結一心,建立了普遍的民族認同感。換句話說,在強敵環繞,外族歧視的生存壓力下,新加坡的華人在這個彈丸之地重新“抱團”,形成了一個共同體。
第三個原因,則與英國留下的法制傳統有關。新加坡國內有不同的種族,無論他們的生活方式與價值取向有多大的不同,皆已習慣于在法律的框架內進行調和,這就規避了通過武力或者非理性手段處理矛盾的風險,只要大家對規則達成共識,利益爭端就不會變成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凡事交給第三方來裁處,以確保公平公正。
所以,新加坡從一開始就融彙了東西方文明的獨特元素,這不僅反映在其社會結構中,還體現在政治制度裏。
7/9 吸納社會精英
在新加坡,人民行動黨長期單獨執政,這在崇尚民主的西方社會是難以想象的。英國思想家阿克頓勳爵就說過:“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人民行動黨看似掌握了絕對的權力,但新加坡政府卻是全世界最廉潔、最高效的政府之一,廉政指數長期排在各國前列。
新加坡是如何做到的?除了完善的法律監督,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加坡的政治體系是向全社會開放的。
很多政治精英都是成功人士,比如教授、律師、企業家等等,他們往往是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一定成就之後,再考慮從政。這便保證了他們既對社會民情有充分的了解,又能擺脫經濟利益的羁絆,從而全身心投入到政府工作中。
李光耀有句名言,想要吸引第一流的人才進入政府,就必須給他們第一流的報酬。李光耀還說:“讓單靠薪水活不下去的公務員掌權,哪怕是小小的權力,等于讓他濫用”。所以在新加坡,政府官員的待遇不亞于跨國企業的CEO。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
說到這你可能會問,這不就是中國人熟悉的“高薪養廉”嗎?還真不一樣。靠“高薪養廉”獲得高收入的官員,在體制外賺不到那麽多錢。但新加坡的政府官員因爲來自于社會精英,即便不做官,他們照樣可以活得很滋潤。這套制度必須保證:所有選擇當官的人,都是爲了服務社會。如果他們想來這裏賺錢,那麽回去幹老本行,可以賺同樣多甚至更多的錢。
新加坡制度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它同樣融合了東西方文明的特色。一方面,它崇尚威權統治,權力相對集中,這顯然是東方文明的遺産。而另一方面,它的政府又向全社會開放,吸納社會精英的加入。它對政治官員的選拔,充分取決于對方在社會領域所取得的成就,這是西方的政治傳統,往上甚至可追溯至古希臘城邦。在古希臘,政治精英也是先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成就,再獲得政治表決權的。
新加坡政府大廈
新加坡的政治兼顧了穩定性、靈活性與參與性,實現了李光耀所謂的“精英治國”。然而,新加坡的發展不可能依靠少數人的努力。新加坡經濟之所以能從上世紀六十年代起突飛猛進,很大程度上還得歸功于它的教育。
8/9 出色的教育
前面說過,新加坡沒有優質的資源禀賦,無論土地、人口還是資本,新加坡都不具備優勢。但幸運的是,新加坡人非常重視教育,這是從殖民地時代就形成的傳統。
新加坡有一座萊佛士書院,最早由前面提到的萊佛士爵士所創建,該學院的前身是新加坡書院,是當地曆史最悠久的西式學校。其中兩位最著名的校友,分別是李光耀和吳作棟,他們先後擔任過新加坡總理。
萊佛士書院教學樓
殖民地時期,英國人、馬來人、華人和印度人紛紛在此創辦學校,把各自的文化帶到這片土地上,從而形成了多元化的特色。獨立之後,爲了滿足工業化發展的需要,新加坡政府向各學校推行統一的課本與教學方法,以培養實用技能爲主,爲國家提供了一支産業大軍。
之後幾十年,新加坡經曆了多次教育改革,但目標很明確,爲適應新的國家競爭培養新的人才。新加坡政府每年對教育的投入,占財政支出的20%,位居發達國家前列。和中國一樣,新加坡公立學校的數量比私立學校多,質量也更高,像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等等,皆已成爲世界頂級的高等院校。
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教育的另一大特色是雙語教學,政府規定,所有學生必須學一門外語。因爲特殊的曆史背景,這對當地學校有著天然的優勢。從1987年起,新加坡中小學就把英語作爲他們的第一教學用語。所有學生除了掌握各自的民族語言,還必須掌握英語。也就是說,每個新加坡中學生一畢業,就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和老外交流沒有任何問題。不僅如此,他們還得用英語和國內不同民族的人溝通。英語讓新加坡,成爲了名副其實的世界之城。
新加坡教育的成功,不僅是因爲政府的大量投入,它同樣是東西方文化兼容的産物。新加坡的教育體制源于英國,它強調的是挖掘潛能,因材施教,培養社會精英。但同時,它又重視道德教育與國家認同,這是典型的東方傳統。尤其是廣大華人群體,對教育有著與生俱來的重視。他們的聰明、勤奮與實用主義,爲新加坡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沒有良好的教育,我們就很難理解新加坡經濟何以增長地如此迅速。新加坡能夠從一個小荒島,向工業出口轉型,到成爲亞洲四小龍,乃至今天綜合競爭力數一數二的亞太經濟體,這背後固然有地理環境,政府政策,國際外交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在所有的原因中,高素質的人口,無異是推動這個國家前進最堅實的力量。半個多世紀以來,新加坡以知識爲杠杆,擺脫了資源劣勢,使之成爲東南亞最耀眼的明星。
9/9 總結
最後想說的是,我們最好不要把新加坡視爲單純的東方國家,雖然這裏很多人和我們有著同樣的膚色。當然,它肯定也不能算作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事實上,我更願意把新加坡視爲一個位于東西方交彙處,兼具東方文化,海洋性文明,以及城邦特色的國度。它既屬于東方,又屬于西方,既屬于陸地,又屬于海洋,與其說新加坡位于遠東的十字路口,不如說它處在的十字路口,它才得以汲取精華,自成一家,書寫一段美麗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