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夷殿
清晨,我到了華山,徑直奔玉泉院。天然舫,希夷洞、觀音洞,山門、重門、月門,七聖殿、聖母殿、郝祖殿、希夷殿,無憂亭、離憂亭、納涼亭、山荪亭、學弈亭,”一舫、二洞、三門、四殿、五亭”,星羅棋布,錯落有致,構築新穎,典雅古樸布局在院內。
關鍵還是陳博的墓。相傳,陳博是五代宋初道士,知天文,曉地理,鑒人物,辨聖凡,常年隱居華山,被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這裏有關他的傳說很多。想當年,趙匡胤流落關中,經常跑到華山與他下棋。陳博知其將來肯定要坐天下,便在一次贏棋後,逼他寫下”出賣華山”的字據。
更重要的是,他們激勵我。此時我還在猶豫,說:”你們一直爬上去嗎?”那女青年一歪頭說,”那當然,我們就是來爬華山的”。我仍疑問,”能行嘛?”她說:”怎麽不能行?我們不但要爬上去,而且還要走下來。”這句話徹底打消了我還在尋找索道的念頭。
再往上是王猛石。王猛乃晉朝北海劇,今山東青州人氏,在華山隱居,常懷有濟世治國之大志,後任前秦中書侍郎、尚書令,有”功蓋諸葛第一人”之說。
我疾步走著,不時發現石墁的路上有字,到了”擎天傲雲”天王殿(夫官廟)旁,竟發現是毛主席的詩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終于明白華山人的用心良苦,旨在激勵人們勇于攀登。
到五裏關,又稱桃林坪,兩邊彩旗獵獵,介紹著到此已走了五裏,故稱五裏關,又稱第一關。腳下又有一聯:”依舊坪樹對流水,曾經桃花笑春風。”可見桃林坪過去風景絢麗,可惜,時過境遷,現在華山峪連水都沒有,美中不足。
不過,我在峪中卻見一巨石,上有一門,曰”玉皇洞”,一道士正攀鐵鏈而下,不知是否是一處,門上刻有”羽駕蓮峰”四個大字。窗旁還有”雲樹生香”更大的字。傳說,陳博脫骨成仙的遺骨是有香氣,是不是因此而得名呢?
到了混元石,老遠有”神彩”二字,竟爲開天辟地所遺之石,背面有”蓮屏松柱”明代石刻。旁邊還有一首詩,”華嶽在天下,非煙蕩潮胸。群生停雷雨,比翼駕蒼龍”,民國二十四年石刻。正這時,一挑夫提示,往石北崖看去,隙嵌處落出一塊白石,狀似蛇首,故又稱白蛇著箭處,很是形象。
再往前走就是十八盤了,山勢曲回,十有八折,盤旋而上,腳下又有一聯:”進退維谷,上下求索”,告誡人們勇于去實踐。登幾個石階,轉彎到了毛女洞。
繼續前走,仰頭看去,”奇削秀拔”,過”華山雲門”有”空翠”大字,”千尺碧壑”,對面有”哈叭石”,右側有一高台,曰”登臨攬勝第一台”。乍聞流水,潺潺作響,曰”響水石”。華山終于有了水。只見挑夫、背夫相聚在此,有的用空礦泉水瓶去接,有的用手直接撩飲,看來真是純淨,要不無人敢喝。
過了小石橋,”鳴泉漱玉”,水流如磬,石刻漸漸又多了起來,”水飛石鳴”、”鳳笙鶴管”、”紫雲勝景”。此時真正到了雲門,故此上雲:”仙境”、”天下第一名山”、”洞庭飛來”、”願爲天下雨”等。
出了東道院往東走,這才真正到了山根。腳下石刻鼓勵:”十八盤未足勞頓,三千級已在招我。”告示著人們更艱難的道路擺在眼前。石刻又多了起來,”永朝華山”、”梓潼宮”、”龍勝”。”回心石!”我驚叫起來,早有耳聞,果真有此處。咱到這兒能回心嗎?不能,天大的困難也要把它踩在腳下。人,就是要有一種追求、一種精神、一種毅力。這有啥?山再高,有人高嗎?路在長,有腿長嗎?什麽事情不是人幹出來的?只要你堅持,再高的山踩在你的腳下,再長的路甩在你的身後。
到了千尺幢,又稱箭筈。這可得大書特書,這與回心石簡直不是一個檔次,這才是華山最險之處。只見那千尺幢,懸崖峭壁,直上直下,中間夾著一狹隘的石縫,按軍事術語說,這就是雨裂溝,這就是常年下雨沖刷出來的溝。中間階陡,多虧兩旁有鐵鏈,要不然真難攀登。挑夫、背夫又一次集聚,看來他們是在養精蓄銳,准備一鼓作氣攀登上去。
九口 20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