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勢
論市
許麗卿
或許董姿彥說中了許多新加坡人的心事,如今她已勇敢“走出去”,並成功站上別人夢寐以求的大舞台上,
對本地中小企業來說,在一些外國企業公開表示要通過新加坡作爲“跳板”走出去之際,它們是不是更要勇敢大步地走出去?
《中國新歌聲2》總決賽已落幕兩周,但排名第三的本地“爵士女神”董姿彥,在接受《聯合早報》記者專訪時的一席談話至今還在我腦海中回蕩。
她說:“我很多年前已經意識到,我跟別人是不一樣的 ,可以站上更大的舞台,可是我一直沒有信心走出去。”
董姿彥認爲,這是因爲新加坡國小,造成國人沒信心“走出去”。
實際上,正因爲我們國小,才更要走出去。本地電視劇《出路》主題曲《我吃得起苦》歌詞不就是這樣唱:“走出去就有路,尋見了就有福”嗎?
因爲本地市場有限,無論企業、演員或歌手,爲了更好的發展,“走出去”是唯一的出路。
國人走不出去的理由,可能是缺乏信心、資金不足或沒有門路等,他們並非“不想”走出去。
新加坡中華總商會最新的中小企業意見調查報告顯示,有更多本地企業打算在未來三年進軍海外市場,但它們擔心“走出去”的路不好走。
希望得到大企業牽手
在和一些商界領袖對話時,他們最大的體會是,本地企業要成功闖蕩海外市場,必須要有大企業的牽手,走出去的道路才會比較順暢。
一些商家還特別感受到,在國外有業務的政聯公司,並不會特別關照本地企業,這和一些國家的企業的做法恰恰相反。
商界領袖深信,大手牽小手的做法,有助于減少本地中小企業在海外市場跌倒的遭遇,由大企業帶小企業“走出去”的成功機會也比較大,因爲許多成功企業都是互相帶動的。
有個商家甚至建議,我們或許可以參考中國那種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的做法,先讓一些公司變得更加壯大,然後由它們帶動其他公司發展起來。
俗話說,靠人不如靠己。私營企業自動自發,由大帶小自救求存,或許會走得很辛苦,但總比什麽都不做、一味等著政聯公司來搭救更爲有效率。
在國際舞台上,無論本地中小企業或大型公司,都需要在陌生的戰場上和國際各大公司競爭,如果本地中小企業能獲得大企業的護航,或組成財團,一起應對國際競爭對手,這對雙方都有利。
在企業之中,和大型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往往會被認爲是處于劣勢地位。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及互聯網的普及,競爭的平台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變得越來越平等,商業機會也越來越多。
在目前的顛覆時代,一旦中型企業擁有一個好的産品或者服務,他們可以快速地以一個廉價的方式,將這個産品或者服務推到市場上。
例如像亞馬遜(Amazon)、PayPal、面簿(Facebook)、優步(Uber)和民宿出租網站Airbnb等,過去沒什麽名氣的小企業,都利用創新和顛覆性的科技取得了全球支配地位。
中小企業只要夠創新
可顛覆整個商業世界
爲了把握這些機遇,並取得穩定的增長,本地中小企業需要一個全新的思維方式,來采用新的商業模式和新的做事方法。這意味著,時代變了,不是所有中小企業都需要大企業的護航才有能力“走出去”,對某些行業,只要夠創新,就可利用顛覆科技來顛覆整個商業世界。
所以說,中小企業若轉型成功,也有望擊敗大公司。而且,有調查顯示,本地中小企業在海外的能力和成就,並不輸給大型企業。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今年初發布的“國際化調查”報告顯示,新加坡公司在2015財年的海外營收,同前一個財年相比增長4.2%,比同一時期的1.3%總營收增長高。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業的海外營收占比增長三個百分點,而大型企業的則增長一個百分點。
海外營收占比超越大型企業
此外,整體而言,中小企業的海外營收占總營收的53%,而大型企業的海外營收則占近40%。這是中小企業首次超越大型企業。
這一數據足以說明,本地中小企業也有能力在海外市場大展拳腳,而實際上,有很多企業都已走出去,並且取得可觀的拓展業務的成果。
中小企業走出去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勇氣、信心,也需要幫助。政府給予中小企業的援助並不缺乏,過去這些年來,不斷推出各種援助計劃,顯然已成功幫助許多企業進軍海外市場。
董姿彥說,新加坡人往往對自己沒什麽信心,包括她自己。“可能因爲我們是小國,我覺得新加坡人跟我一樣,缺乏一種自信 ,覺得要有人家認可,我們才相信自己。”
或許董姿彥說中了許多新加坡人的心事,如今她已勇敢“走出去”,並成功站上別人夢寐以求的大舞台上,對本地中小企業來說,在一些外國企業公開表示要通過新加坡作爲“跳板”走出去之際,它們是不是更要勇敢大步地走出去?
新加坡市場實在太小了,國際競爭又越來越激烈,即使本地企業不走出去,外國企業也會攻進來。本地企業的最好防守策略就是進攻,走到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