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理工學院食品創新與資源中心從去年開始研究這種膠囊食品,至今已有六種食品,如人參雞湯、沙爹醬以及爲乳糖不耐症者調配的果仁奶類等。
本地研制出“膠囊食品”,只需將濃縮膠囊放入家中的膠囊咖啡機,短短幾分鍾內就能沖泡一碗熱騰騰的藥材湯或沙爹醬。
新加坡理工學院食品創新與資源中心爲紀念成立10周年,從去年開始研究這種膠囊食品(capsule food),至今已有六種食品,如人參雞湯、沙爹醬、泰式青咖喱,以及爲乳糖不耐症者調配的果仁奶類等。
中心高級經理李敏蕙博士受訪時指出,熬湯或制作醬料通常需要幾個小時,但膠囊食品可用家中的膠囊咖啡機沖泡,幾分鍾內就能享用,大大減少了准備食物的時間。
她也說,膠囊食品有更長及穩定的保質期,依照不同食材,可儲存長達三至六個月。
除了膠囊食品,昨天展出的其他未來食品概念包括,可從自動販賣機購買以雞肉制成的清真肉骨茶,以及可根據個人需要調整營養成分,然後通過三維打印機打印的食品等。
此外,中心昨天與日本顧問公司ICMG簽署合作備忘錄(MOU),設立食品創新平台,讓日本與本地食品公司在食品創新、包裝及自動化方面進行構思、測試,並將其商業化。
在合作備忘錄下,中心也與ICMG設計了名爲“日本食品創新系列”的高級講習班(masterclass),主要幫助參與課程的食品公司更好了解日本的飲食文化和産品制造,研發出高質量的健康食品,在不使用化學品的情況下延長保質期。該系列分四個課程,于下個月展開。
李敏蕙博士指出,目前已有七家日本公司,如味噌廠商Marukome及零食與雪糕制造商江崎固力果(Ezaki Glico)等參與課程。它們也願意與本地食品公司進行一對一的現場考察,提供專業建議。
貿工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昨天見證簽署儀式,她致辭時說:“通過合作備忘錄,雙方將能促進新加坡與日本企業在食品科學技術領域的合作,並制定互惠互利的計劃,以提高技術專長和知識交流。”
食品創新與資源中心于2007年成立,利用科技開發新産品或爲産品增值,也推薦企業采納合適的包裝、改善工作流程、延長産品保質期等,加強中小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中心至今已協助超過620家公司,參與1000多個合作項目,其中有超過40%被采納,並成功商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