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姆斯塔特工業大學目前處于封閉狀態,學校人員稀少。/ 受訪者供圖
小莫就讀的達姆斯塔特工業大學也在3月10日之後“關停”。“平時這個時候,學校的圖書館、餐廳應該是正常開放的,學生會在圖書館備考,但因爲疫情原因,學校裏的這些公共場所都關停了。”
達姆斯塔特工業大學圖書館門口張貼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相關舉措。/ 受訪者供圖
“以我個人爲例,雖然我現在學分已經修得差不多了,本來原計劃是明年初畢業,今年現在這個時間去申請實習,但因爲疫情影響,實習計劃可能比較難完成了。”
小莫說,“若疫情持續到六七月,可能明年初我也無法如願畢業了。”
“二戰以來德國最大的挑戰”
除了學校的管控收緊,包括達姆施塔特在內,德國的很多城市也開始縮緊政策,“進入3月,管控越來越嚴了。”小莫說。
“60%-70%在德國的人將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德國總理默克爾3月10日在議會黨團會議上發出這樣的警告。
3月12日,默克爾和各聯邦州州長協調防疫措施,默克爾呼籲民衆減少“不必要的社會接觸”,重點保護有基礎性疾病和高齡人群。
小莫介紹,起初聚會的人數被限制到只有5個人,“在街上,如果超過5個人一起行走,就可能會被警察盤問,可能面臨罰款。後來,減到2人。”
3月23日,默克爾宣布,在德國全國範圍內限制公共活動,禁止超過2人的公共集會,要求民衆在公共場所保持1.5米以上距離,禁止餐館提供堂食服務等,但是上下班、就醫、采購、個人室外活動等不受限制。
達姆施塔特的一個公園裏的網球場被封閉。/ 受訪者供圖
“目前我所在的城市,公共交通正常運行,但也采取了一定應急措施,比如會禁止公交車前門上車,減少司機與乘客之間的接觸。”小莫說。
個別城市也縮短了公共交通的運行時間。3月13日,柏林公交公司宣布,將限制當地公共交通。
爲防止人員聚集,公園內的小型遊樂場被封閉。/ 受訪者供圖
“無口罩,用毛巾圍巾裹口鼻也可以”
談到東西方這次抗疫舉措最大的不同,那無疑是要不要戴口罩。
“以我爲例,疫情嚴重之後,我每次出門都會戴口罩。”小莫說,目前,德國大多數出門戴口罩的,一般是亞洲人,而其他國家的人,戴口罩的少之又少。
小莫介紹,一方面,目前在德國,口罩很難買得到,“有些藥店可以預約購買,但訂單已經排到了一個月之後”;另一方面,是出于文化原因,“大家都覺得,只有得了病的人和醫生才需要戴口罩,普通人是無需戴的。”
“就我個人觀察,現在越來越多的德國人意識到了戴口罩的重要性,開始在公共場合戴上了口罩。”小莫說。
3月31日,媒體報道稱德國耶拿市宣布“口罩強制令”。在“口罩強制令”下,市民逛商店和坐公交必須佩戴口罩。當地政府稱,考慮到口罩短缺,用毛巾和圍巾裹住口鼻也可以。就此,耶拿市成爲德國首個強制戴口罩的城市。
與戴口罩相對應的,是勤洗手。小莫介紹,疫情下,“勤洗手”成爲德國著重宣傳的個人防疫手段。“經常能在媒體報道中,看到勤洗手的提醒。”
在這樣的倡導下,很多人成爲了“洗手狂魔”。“我計算過,最多的一次,我一天洗了25次手,每次都近一分鍾。”小莫說,“要洗夠唱兩遍生日歌的時間。”
“醫療體系不崩潰,我不會回國”
據德國《每日鏡報》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4月1日12時,德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71817例;累計死亡775例。病死率約1%。這遠低于意大利10%的病死率。
BBC報道指出,德國死亡率相對較低的原因可能有三個方面。一是檢測能力強;二是感染患者中年輕人居多;三是德國的保健系統比較完善。
中國駐德國大使吳懇3月30日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德國極低的病死率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德國的核酸檢測能力在不斷提升,目前每周可以檢測30-50萬份,接下來將提高到每天20萬份。檢測人群不斷擴大,就可以早發現、早隔離,切斷感染鏈。另一方面,“德國的重症監護病床數量還是有保障的。”除了醫治本國重症患者外,近日還接收了一些法國和意大利的重症患者到德國救治,“可以說,德國的醫療系統目前尚有一定承載能力。”
在這樣的形勢下,大部分德國人還是“比較樂觀的”。
小莫說,基于對德國醫療體制的信任,面對疫情,大部分人都保持著比較樂觀的心態。“雖然現在很多餐廳、娛樂場所都沒有開放,大家也都宅在家裏減少外出,但對疫情形勢的好轉,總體持樂觀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