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心 報道
巴慕樂路的一個小型公寓項目在所有屋主的同意下,以7500萬元的預示價公開招標。這是過去一周內,第三個集體求售的黃金地段高檔私宅項目。
分析師預料,加入集體出售行列的高檔公寓會增加,但數量不如大衆化私宅。
昨天開始招標的私宅項目是11號巴慕樂路(Balmoral Road)的永久地契公寓。公寓于1992年完工,有兩座共17個單位的大樓,占地3萬零200平方英尺。
這個地段的容積率爲1.6,最高總樓面面積達到4萬8320平方英尺,適合重新發展爲擁有64個單位的12層樓高檔公寓。
若按7500萬元的預示價計算,每平方英尺容積率爲1761元,每戶平均可獲得441萬元。
負責銷售的房地産咨詢公司仲量聯行(JLL)昨天發表的文告說,這是該公寓第一次集體求售,而且所有屋主都同意出售,因此不用向分層地契局(Strata Titles Board)申請批准。標得地段的發展商可在屋主搬遷期限結束後就立刻接收地段,並展開重新發展工程和推銷新私宅項目。
仲量聯行區域董事陳鴻文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雖然公寓屋齡才25年,但所有屋主都認爲目前集體出售市場大好,因此希望趁熱推出市場,賣個好價錢。”
在過去的一周內,有另外三個私宅項目展開招標活動,其中的水晶大廈(Crystal Tower)和經禧樓(Cairnhill Mansions)黃金地段的高檔私宅。另一個是位于市區邊緣的珍珠苑公寓(Pearl Bank Apartment)。
陳鴻文指出,集體出售熱潮去年由市區外的大衆化私宅展開,漸漸進入中央地區,促使高檔私宅也陸續推出市場招標。
他認爲,只要價格合理,這類公寓會依然會受到發展商青睐。
橙易研究與咨詢部主管黃顯洋也有類似看法。他受訪時說,黃金地段私宅需求高,但不代表會比市區外的私宅更容易集體出售。關鍵仍然在于公寓的特點、面積和價格。
11號巴慕樂路公寓的招標活動,將在11月29日下午2時30分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