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入口簡便到無門檻
試想一下,等拼多多等通過廣告及運營手段,幫助那些熟練使用拼多多拼團砍價的用戶熟悉了拼多多直播的操作後,再加上帶貨傭金的“鈎瘾效應”,平民化的直播帶貨現象會越來越多。
1、拼多多的萬億體量困境
拼多多(PDD)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顯示,2019年全年GMV達到人民幣10066億元,首次超過萬億元,同比增長113.4%,約爲京東的1/2,阿裏的1/6。
此外,拼多多第四季度總營收107.93億元,同比增長了91%,季度增速首次低于100%;拼多多年度活躍買家數同比、GMV同比增速都出現了快速的下滑。
細化到單用戶價值,截至2019Q4,拼多多人均GMV1720元,同比增長52.6%,而同期京東的人均GMV爲5761元,阿裏最近一財年的人均GMV爲8757元。
這透露出兩點信息,其一,拼多多的“萬億體量”是建立在大規模獲客增長的前提下,這種增長即將見頂;其二,提高單用戶價值將是拼多多接下來面臨的關鍵難題。
這種境況下,加速、全面放開直播帶貨,或許是一種解決之道。
對于電商直播,淘寶布局數年後,才有了2018年直播帶貨GMV破千億、2019年直播帶貨GMV破兩千億的亮眼成績;快手的直播賣貨是一種自發的、長期形成的平台氛圍;抖音從短視頻種草,到繼續加碼直播業務,開通各類帶貨營銷工具,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而拼多多從第一次平台直播,到正式上線直播不足三個月。
我們之前談到過:大趨勢上,直播會成爲電商平台的標配,內容平台會標配電商。
某種程度上,直播帶貨的興起,將內容流量的變現效率提到了最高,淘寶、快手、抖音,李佳琦、薇娅、辛巴,直播對于電商GMV的拉動以及頭部主播的帶貨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
一個潛藏的現實是,在這場電商握手內容的狂歡中,受威脅最大的並不是以特定品類和品質服務圈定用戶的京東以及一衆獨立電商,恰恰是近些年以低價和社交流量滾雪球式增長的拼多多。
國盛證券數據顯示,目前拼多多用戶使用阿裏系電商軟件的實際重合率應超過90%。
淘寶直播、聚劃算、淘寶特價版、淘小鋪等不同定位的淘系電商全面鋪開,以及京東京喜、微信小程序電商、快手抖音電商的興起,拼多多正在面臨電商行業的全方面“圍剿”,其低價和社交聚合優勢,會被一點點磨去。
由不得拼多多不急。
2、多多直播:電商+社交+內容
2019年年中曾有消息傳出,快手和拼多多將達成合作,快手主播將聯合拼多多商家資源做商品直播推廣。
但下沉市場兩巨頭的合作終究還是沒有更進一步。
去年年底,有媒體報道稱“快手棄拼多多聯手阿裏”,對此,快手方面回應,淘寶、天貓、拼多多 、京東、有贊、魔筷均是快手電商的合作夥伴,並不存在與其中一家深度綁定合作。
2019年10月,拼多多商品鏈接在快手小店下架;7月20日,快手電商針對阿裏媽媽旗下淘寶聯盟在內的多個第三方電商平台新增收實際推廣傭金的50%,年底,快手小店不能添加淘寶商品,還疑似屏蔽淘寶鏈接。
在廣告收入不佳,直播及電商業務發展良好的情況下,快手連接主播、産業鏈,自己主導電商的目的已經非常突出。
當然,快手也不可能直接切斷第三方電商,長期看,互相導流的商業化合作依然穩定。下沉市場對下沉市場,快手電商看起來對拼多多的威脅看起來不小。
電商、社交、內容結合的越來越密切的當下,拼多多的核心優勢仍是“電商+社交”,接下來的問題無非就是,拼多多怎麽把“內容”填補上。
就內容而言,直播的操作門檻,本身就比文字、短視頻都要低,在用戶經過幾年的市場教育後,拼多多入局電商直播的行業門檻其實並不高。
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在于,如何讓邊看直播邊買東西在拼多多平台內得到普及?
拼多多采取了兩種策略:一是定向邀約MCN機構,目前以店鋪代運營爲主要形式;二是將直播帶貨能力下放到個人。
靠MCN機構帶起前期,靠素人直播鋪墊未來,這應該是拼多多直播帶貨的發展趨勢。
資源、流量、轉化……回到那個起點問題,電商直播的初始和終極目的就是商業帶貨。但純粹的電商直播缺乏粉絲基礎,因而平台方的流量分配影響非常大。
目前來看,對于直播賣貨,拼多多除了自身的廣告位推廣,還有兩種運營策略:
一是“聊天”頁面頂部的“同城直播”入口,二是對用戶現金激勵,撬動個人用戶的關系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