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對于越南造船業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截至2007年9月15日,越南船企手持訂單量達164艘429萬噸,按載重噸計算超過印度和德國,成爲手持訂單第四大造船國(前三爲:韓、中、日)。而這一越南速度,也讓傳統造船大國都倍感壓力。不過好景不長,從2008年開始 ,越南最大的造船企業Vinashin經營每況日下,到了2010年11月更是被政府批准重組,讓越南造船業遭受巨大打擊。在經曆了大起大落後,難免讓人好奇,從世界第四大造船國的位置跌落,掉隊的越南造船業經曆了什麽?
越南造船業的崛起之路(簡述)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越南國土面積狹長,有著長達3200多公裏的海岸線,其中分布大量優良深水港灣,比如像岘港、金蘭等都是世界級別的優良港灣;加上又地處熱帶、亞熱帶氣候,冬季港灣不結冰,這爲造船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雖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但越南造船業卻起步很晚,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開始,且主要服務于民族解放戰爭。
到了1975年戰爭好不容易結束了,本是越南造船業發展的好時機,卻又遭遇了80年代的社會經濟危機,造成整體發展緩慢。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末,越南的整個造船業,只有少數幾家具備一定規模的修造船廠,且這些船廠均由中國、波蘭等國援建;廠裏絕大部分管理與技術人員曾留學中國、蘇聯和東歐等國。此時,越南的船企只能建造一些供國內使用的小型船舶,造船用的材料和設備也絕大部分依賴進口,並未形成自己完整的造船體系。
越南造船業的真正轉折,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的。1996年,越南在重組國內造船廠的基礎上成立越南船舶工業總公司(Vinashin)。 該公司是一家國有大型船舶企業,占據越南90%的造船份額。組建它的目的,是讓它參與國際競爭,做大做強越南造船業。爲了保障船舶業的發展,越南政府還出台了一系列規劃和優惠政策。在此背景下,從2002年開始,越南船舶工業開始出現突飛猛進的變化,尤其是2005年到2007年,從123萬噸躍升至429萬噸,增長幅度近300%,年均增幅達100%,也讓越南造船業的世界排位從第14位上升到第4,在短時間裏跻身世界造船大國,創造了越南速度。
越南造船業的崛起不只是規模的崛起,也是技術的崛起
從成績來看,越南造船業的崛起不只是規模上的崛起,也是技術的崛起。如在20年前,越南的船企最大只能制造3000噸級別的小貨輪,而在經曆了這一波快速崛起後,已能獨立制造5萬噸級散貨輪、10萬噸級油輪、1016標准集裝箱船等各種類型的船舶。具有代表性的,如2009年,越南vinashin爲英國航運公司建造的5. 3萬載重噸散貨輪;2010年vinashin旗下的南诏造船廠建成了載重爲15萬噸的FS0浮式儲油船(入級ABS)。可以說,在崛起之路上,其産業技術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越南造船業崛起的原因
一是,造船業與其他産業不同,需要占用一定海岸資源,對自然條件的要求比較高。越南國土面積狹長,有著長達3200多公裏的海岸線,其中分布著大量優良深水港灣。此外,越南地處熱帶、亞熱帶氣候,冬季港灣不結冰,這都爲越南造船業的崛起創造了有力的條件。
二是,船舶制造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産業,建造船舶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進行手工操作。而按照越南人口統計局公布的數字:全國人口約8500萬,其中男性4241萬( 約49%) ,處于勞動年齡人口爲4390 萬,占51%,人口識字率超過90%。由此可見越南人口具有年輕化和知識化的特點。而擁有豐富且又廉價的勞動力資源成爲了越南船舶業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是,越南政府利好的政策和措施,以及正確可行的發展規劃功不可沒。如組建越南船舶工業總公司(Vietnam);將造船業列爲國家經濟發展的重點戰略産業,政府將給予全面扶持和支援;還授權Vietnam向海外發行有政府擔保的企業債券來融資;鼓勵本國的航運企業訂購Vietnam生産的船舶;制定優惠的産業政策,吸引外資和國外先進技術等等。
四是,縱觀曆史發展,船舶制造業的轉移具有必然性,都是由先行工業化國家轉移到後行工業化國家;由勞動力成本高的國家轉移到勞動力成本低的國家。此時,越南經濟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勞動力和土地資源的成本較低,促使船舶産業向越南等地區轉移,所以越南造船業的崛起正順應了船舶産業轉移的一個趨勢。
五是,周邊地區經濟快速發展,催生出巨大的航運需求,尤其是中國的經濟發展。當時,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大貨物貿易進出口國,亞洲地區最大的貨物貿易國,每年對世界貿易增量的貢獻達到了30%。其中90%以上的貨物貿易采取海運的運輸方式,強有力的刺激了該地區的船舶需求。
掉隊的越南造船業經曆了什麽?
因爲越南船舶工業總公司(Vinashin ),占據了越南90%的造船份額,因此可以說,Vinashin即代表了越南造船業,想要探討掉隊的越南造船業經曆了什麽?其實只要探討Vinashin經曆了什麽即可。
國際金融危機造成船市低迷,Vinashin面臨撤單潮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席卷全球,造成國際貿易量大減,而依賴國際貿易生存的航海運輸業蒙受重大損失,其對新船的需求也隨之下降。在此背景下,Vinashin面臨大量撤單。2009年6月,意大利premude公司取消了其在vinashin訂造的2艘3.5萬載重噸散貨船訂單;2009年9月,挪威hoegh公司取消了訂造的4艘7000車位運輸船……據統計,2009年vinashin的船東取消或推遲了40億美元的訂單。這一結果直接導致vinashin公司的淨收入和利潤的大幅下降,使得本就面臨嚴重財務危機的vinashin更是雪上加霜。
監管形同虛設,導致局面的全面失控
2010年7月,越南檢查總署總檢察長陳文傳承認,從2006年起雖然對vinashin有過11輪的檢查,但是卻“沒能發現任何纰漏”。其中包括,2006年,財政部對vinashin使用和籌集國際債券的情況進行檢查;2007年,規劃部對該集團的投資項目進行檢查;2008年,也有4輪來自財政部、檢察署、科教部的檢查;2009年,財政部繼續跟蹤檢查其使用和籌集資金的情況……直到事發之前,總共11輪的檢查,檢察部門卻對其一系列的錯誤決策“毫不知情”,導致了後來局面的全面失控。
盲目擴張喪失核心競爭力,導致陷入資金泥潭
2006年,越南總理相繼頒布了103和104號決定,對一批越南重要國企進行改造,以組建大規模的綜合性集團,以“子-母”公司的形式進行管理,並提出“朝向多元化發展”。以此開始, vinashin走上了快速擴張的道路。在快速擴張道路上,vinashin並沒有始終如一的做大做強船舶這一核心業務,而是大量涉足非核心領域,包括鋼鐵、房地産、油氣、通訊、金融和股票交易等等。盲目的擴張需要強大的資金鏈來支持,vinashin不得不通過借貸和發行債券融資。但是因爲盲目擴張喪失核心競爭力,導致大部分子公司都沒能實現盈利,投入的大量資金無法回籠。這一切使得vinashin的資金鏈迅速斷裂,最終導致該集團債務危機全面爆發。
企業經營管理不善,造成企業嚴重虧空
2010年7月, vinashin前主席範清平在被調查機關逮捕後,一系列關于該集團經營管理不善,乃至違規經營管理的醜聞開始浮出水面。實際上,Vinashin走多元化戰略後,一度大規模涉及遠洋運輸業,爲了擴充船隊而從國外大量購買二手船舶。而這些二手船舶大都接近或超過其使用年限,有些甚至已失去了活動能力。爲此,vinashin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對它們進行改造。據統計,在2006 -2010年間,vinashin總共買了類似的二手船達9 艘,先後投入高達3萬億越盾。這種"把錢從這個口袋挪到另外一個口袋",卻沒有産生任何經濟效益做法,造成企業嚴重虧空。
參考資料:《從VINASHIN 看越南現代造船業的發展》《從越南vinashin 的“擱淺”淺析該國造船業的發展》《造船業的後起之秀—越南》《騰飛的越南造船業》
申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敬告:本文獨發頭條平台,其它平台均爲抄襲。如在其它平台看到此文,麻煩幫忙舉報,謝謝!
作者:小船人的夢想 2020年1月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