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真正的布衣始于七八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及河姆渡文化時期,那時的人們從大麻和葛葉中提取了植物纖維開始做成了衣服,在半坡文化裏還出現了紡輪。
而我國的“禮樂”文化,自周朝時正式確定,男子流行紮髻,戴冠,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分裂後,是長達六百年的混戰,長年的戰爭給人民帶來了不盡的痛苦,可也讓天下開始漸漸融合。從而造成了百家爭鳴的思想和百花齊放的服飾。
在西周時期,平民們大部分穿的是粗麻葛衫,沒有貴族們那麽華麗的衣服,號稱“珠玉錦繡不鬻于市”,也就是說,市面上不會買到珠玉錦繡一類的服裝。
春秋戰國開始,鐵器的大量使用急速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小國們紛紛開荒拓地,發展糧食和桑、麻生産。
自此以後不止王侯本人穿著華服,包括他的從臣客卿也是足飾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貴重。而冬天裏,貴族的皮衣多喜歡用白狐裘,價值千金。女子們則喜歡把袖口的衣服用毛皮鑲住,還有半截式露指的薄質錦繡手套,再配上佳人如玉,一時相得益彰。
整體來說,春秋戰國未脫西周的深衣構造。
一、戴帽;
戴帽雖然從部落時代就興起,但遠不如後世花樣繁多,名目巧立,春秋戰國時,男女的帽,精致的有薄如蟬翼的輕紗帽,貴重的用黃金珠玉;形狀有的如覆杯上聳,有的則如蔽髻一般偏立。至于平民老百姓,直接用一塊“帻”來包在頭頂的發髻上。
二、佩玉;
古人很流行佩玉,尊卑有度,這是從氏族社會就流傳下來的規矩,並賦以人格象征,因此上層人士不論男女,都須佩帶美麗的雕玉。
三、配劍;
劍也是西周才出現的,不過很大的程度上用來裝飾和指揮打仗,而非直接用作打仗兵器。貴族爲了展示他們的勇武因此佩帶,其中劍上又多鑲金嵌玉。直到戰國的鐵劍誕生,劍才作爲作戰兵器普及。
四、鞋履;
此時的鞋履多用小鹿皮制作,或者用絲縷、細草編成;南方因爲多雨,因此誕生了漆履,這種漆履底部有防滑齒結,表面塗上漆,再用錦、縧裝飾面子漆皮,很是實用又美觀。
喜歡的話就關注我們!
穿旺衣,行旺運,我有易風衣道。
易風衣道 | 國學,易經,衣服,哲學,命理,運勢,民俗,雅事
編輯:布衣神相
版權所有:陝西易風衣道旺運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