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我們愛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國家應該可愛才行。——愛德蒙 柏克
歲月始終在不停歇的變遷,山河亦相伴改換新顔。世人往往都生活在一個不斷更叠變化的社會環境之中,唯有國家是始終難以被割舍和遺忘的存在。
一個國家的面貌不僅決定了一方天地之下的命運,更是國人安身立命的根源。相較而言,若想要讓人民始終熱愛自己的國家,國家必然也應當朝著積極的方向前行。
如今屹立在亞洲首屈一指的發達國家,昔日卻並非是現在這般光景。早在上世紀中葉獨立以來,這個在風雨飄搖之中岌岌可危的小國又剛被迫成獨立國家。甚至連統治者都對此感到無助和悲哀。
一張張舊時的照片展現了它當年內憂外患的模樣。今人不曾想到的是,距今僅有數十年後,這個國家竟一躍成爲了”亞洲四小龍之一”,社會面貌也斷不可同往日而語。
這個在上世紀便曆經風雨洗禮的國家就是新加坡。因爲繁榮的經濟發展和國內發達的城市建設,新加坡在亞洲始終是衆人向往的完美國度。殊不知,1967年前後資源匮乏的新加坡跟如今的環境有著天壤之別。
被迫從聯邦中獨立
一個國家命運更叠的開始,往往是世界局勢悄然發生轉變導致的。在掌握了資源和話語權的國家眼中,一個小國的命運也只能淪爲無足輕重的棋子。
如今仍有許多國家的命運在重複著往日上演的悲劇。曾經的新加坡便是這段曆史最真實的親曆者。因爲資源匮乏和國家領土狹小,新加坡在當時幾乎沒有自主發展的可能,這便爲日後被迫獨立埋下了深切隱患。
二戰之後亞洲大部分國家的實際地位得到了根本性改變。擺脫了殖民地身份的各個國家開始尋求新時代的發展道路。其中就包括英國撤離之後的幾個東南亞國家:馬來亞、新加坡以及數個小國。
原本各國組成聯邦的目的是相互扶持,共同發展。可矛盾也隨之而來。名義上屬于同一國家的馬來亞和新加坡,在經濟政策上並未實現統一。新加坡提出的共同市場概念被經濟基礎本就薄弱的馬來亞直接拒絕。
爲了防止新加坡實現經濟崛起,馬來亞甚至企圖提高新加坡上繳稅收。雙方就此産生分歧。同時兩國之間在政治選舉中各有幹涉,互不相讓。
原本就紊亂的國家形勢,最終在種族文化問題中得到徹底爆發。有著百萬華人數量的新加坡,憑借人口優勢讓馬來人在聯邦中的話語權逐漸縮小。感受到威脅的馬來人就此發動暴亂對華人展開進攻,此後更是幾度沖突。
劍拔弩張的國家形勢最終導致了新加坡的出局。1965年,在馬來西亞首相東姑的堅持下,新加坡因爲種族問題被徹底踢出了聯邦政府。原本就內憂外患的新加坡就此被迫成爲了獨立國家。
千瘡百孔的社會面貌
1965年8月9日早晨,新加坡國內廣播電視台在全國播報了一則震驚全國的新聞。李光耀總理正式宣布新加坡從馬來西亞聯邦中獨立。此消息一經發出,舉國上下盡皆嘩然。
一張黑白相片之中更是記錄了李光耀當時的情緒:眉頭緊鎖的他滿臉堆砌著愁苦和憂慮。顯然,李光耀已經意識到新加坡往後的命運將舉步維艱。
甚至日後在回憶錄中,李光耀還深切的發出感慨,他表示自己從未有過如此悲傷的情緒。很多國家爭取獨立,可新加坡的獨立確是被強行附加的,這個獨立的日子,也並非值得慶祝的一天。
多數人對于新加坡的印象停留在如今高國民素質和良好的社會面貌之下。遺憾的是,剛獨立的新加坡幾乎與如今的盛況截然不同。
西方報紙大肆渲染的標題中包括”幾乎勉強建立的國家”,事實上新加坡國內現狀確實難以讓國民看到希望。1967年拍攝的一組照片,向世人展現了一個年代最真實的寫照。
當時新加坡國內城市地區雖有著數量衆多的汽車與高樓,可持續動蕩的社會讓一切都黯然失色。畫面中的新加坡市區,街頭與街道隨處可見滿地狼藉或是垃圾遍地。一臉愁容的過路市民在破敗的大街小巷穿梭,卻不曾有人駐足停留。
這些都是因爲國家動亂失業的年輕人,他們感受著髒亂差的居民區環境,卻始終對此無可奈何。除此之外,遠離市區的海邊還有不在少數的貧民定居。唯一沒有差別的是,他們都深陷在惡劣的生活環境之中無法脫身。
另一方面,當時整個新加坡因爲華人數量的龐大,整個國家都圍繞在漢語形成的文化圈內。老照片中隨處可見街道左右的房屋上下張貼的標語都是使用漢字完成。
一個國家走到了曆史進程的邊緣,若不尋求全新的突破,國家的發展由內而外只能逐漸走向瓦解。
1967年前後的新加坡便是如此,在外被馬來西亞強行剝奪了發展的權利,國家內部又始終深陷在經濟萎靡的陰影之下。李光耀的憂愁也是一個國家的悲劇。
改頭換面的國家
對于一個國家的未來而言,真正重要的並非是盲目的尋求發展和突破,而是真正找到適合國家和人民永續發展的道路。
當年面對滿目瘡痍的國家,李光耀深知新加坡真正需要的是以最快的時間找到經濟複蘇的方向。他也確實對此作出了長久的努力。
1967年,新加坡國內人口超過200萬之多,可失業率同樣高達12%以上,多數人生活在溫飽水平以下。新加坡政府爲了解決這一問題,進行了長期調研後發現制造業是決定未來發展的關鍵。
1968年,新加坡就此開啓了經濟發展的新時代。工業區的成立和建造完成的輕工業基地讓新加坡有了吸引外資的根本。在一衆優惠政策的引導支持下,短短十年內,新加坡就從當年經濟斷流的小國一躍成爲世界主要電子産品出口國。
若是僅依靠制造業的興起,似乎也難以滿足世界局勢日新月異的動態發展。
這時候新加坡政府意識到雖然國家資源匮乏且較爲脆弱,可毗鄰馬六甲海峽的地域區位就是新加坡得天獨厚的優勢。依靠海峽不斷發展煉油工業,新加坡也正式在世界舞台占據了一席之地。
數十年的經營布局之後,新加坡的經濟環境有了史無前例的增長。直到1983年以來,新加坡國內生産總值的年增長率高達9%之多,也同樣是當時世界中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相反,國家失業率也從12%降到了3%。1991年李光耀正式卸任之際,新加坡的人均GDP更是高達14000美元左右,成爲世界最富庶的國家也指日可待。
一個國家走向富強的標志,必然是社會整體面貌的提升。
如今的新加坡除了高屋建瓴的經濟發展,更讓人津津樂道的便是其國內一塵不染的街道環境和極高的國民素質。事實上,新加坡政府在獨立後數年內也對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早在1965年,李光耀在視察工廠後就隨即推出了嚴厲的刑法限制國民的舉動。其中最爲出名的便是鞭刑。1966年《破壞法》的推出更是對加大了刑法的控制範圍,對此後數十年內國家的社會治安起到了絕無僅有的關鍵作用。
如今的新加坡俨然成爲了東南亞國家中獨樹一幟的存在,繁華的城市面貌和富庶的經濟環境讓世界各國都爲之側目。若是再回首數十年前的新加坡,方知這一切都來之不易。
一個國家是否能夠繁榮富強,讓國民安居樂業,其根源並非在于盲目依靠外來勢力的幫助或是一味的尋求短暫的援助。
若想要真正實現發展的可能,必然需要從根源入手,發掘適合國家長期存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