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經濟的快速發展,是和農業的快速發展分不開的。北宋和南宋圍繞著農村和農業,進行了多次改革,其中包括推廣“占城稻”、興修水利這種農業技術層面的改革,也包括宗族、鄉村自治、職役制這種基層制度層面的改革,還包括“田制不立、不抑兼並”到王安石變法“青苗法”等一系列經濟制度層面的改革。
一、宋朝經濟快速發展的事實
宋朝農作物單位面積産量相當驚人。據蒙文通先生考證,唐時平均每畝産量約一石半(唐比漢代高一半有余),而宋代平均每畝産量約兩石,宋代比唐代高約百分之三十。此外,宋朝人口大幅增加,從五千萬增加至八千萬左右,峰值逼近一億人口。並且,宋朝是在土地面積小、沒有土豆紅薯等高産作物的前提下,達成人口大幅度提升的壯舉的,足見宋朝農業快速發展。
此外,棉花、茶葉、蠶桑等經濟作物的大規模種植,絲綢、瓷器等手工業的大規模發展,也可以證明,宋朝的經濟水平發展迅速、發展程度非常高的。就連一直被人诟病的宋朝“武力薄弱”,也只是相對而言的。宋朝在北方衆多國家的打擊之下,仍然保持著80%左右的對外戰爭勝率;在蒙古鐵騎的進攻下,維持了數十年;而同時期的歐洲國家,面對蒙古鐵騎基本沒有能抵抗一年以上的。這足以證明宋朝軍事力量雖不強大,卻並不弱小。而軍事力量可以側面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
而曆史課本上宋朝“三冗兩積”的評論,“三冗”是當時真實存在的,“兩積”則是後人對宋朝的評論。
清初王夫之《宋論》卷6中說,“仁宗在位41年,解散天下而休息之……國是以弱矣。”“仁宗之過于弛而積弱也,實不在貧也。”“神宗之誤,在急以貧爲慮,而不知患不在貧。”等等,簡而言之,就是“仁宗以降,積弱也,未貧”這個結論,也就是沒有“積貧積弱”,只有“積弱”。
並且,在宋當代的典籍之中,也未見“積貧”或相近的說法。並且從遼國、金國、蒙古先後多個國家不斷侵略宋朝,宋朝始終處于一種“小兒抱金走,勿有全安念”的狀態之中。也許在後世看來,宋朝的絕對人口、糧食産量都不是最高的,但在當時絕非不富,“積貧”是民國開始縱向對比的看法,並不符合當時時代。
實際上,宋朝和同一時代世界上其他國家橫向對比,是最爲富庶的那一個。如果根據政府稅率和政府年收入,以鑄幣——黃金——美元的推算方法,估算出當時各國的大致國民生産總值——那麽可以倒推出,宋朝的生産總值約占當時世界的七成,是壓倒性的絕對優勢。盡管這個推算方法有不嚴謹之處,但基本可以得出結論,宋朝是當時世界第一經濟大國。
二、 經濟發展下的農村和農業的改革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有了良好堅實的經濟底子,必然會發生社會生活制度、法令上的變革,而古代“小農經濟”爲主導的體制下,首要變革的就是農村和農業制度,筆者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闡述堪稱宋朝“新農村建設”的農村和農業改革:
1、 技術層面的改革
宋朝農業生産工具相比于唐朝,有了長足的進步。宋朝出現了專門除草用的彎鋤,碎土疏土用的鐵耙,安裝在耧車上的鐵铧等等,相比于曲轅犁是非常大的進步。此外,宋朝出現了龍骨翻車等水利工具,在灌溉方面也要強于隋唐時期。
宋朝出現了相對高産的農作物。來自越南地區的占城稻被推廣到了中國。其中,占城稻是早籼稻的一種,是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21)年間,由宋真宗派遣使者取米三萬斛分于江淮兩浙地區播種的,據稱“稻比中國者,穗長而無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 此外,北方的小麥等農作物隨著人口遷移被帶到南方。
宋朝出現了大面積種植的經濟作物如茶葉、棉花等等。北宋時有“木棉收千株,八口不憂貧”的說法。隨之而來的是制茶、織布、制衣等行業的高度繁榮。兩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也跟農業的發展不無關系。
2、 鄉村基層制度的改革
在農業快速發展的前提下,宗族、鄉村自治制度的興起,成爲農村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宋朝土地不抑制兼並,大地主,佃農地位有所提升,流動相對自由。而農業本身是需要長期穩定的農業人口。因此,在當時,限制人口流動就是必行之策。
以宗族爲核心的鄉村自治的鄉裏制度,自中唐以後出現,至北宋時期達到高峰。在《周書·苏绰传》中,被称为“治民之基”。一方面,這種制度具有宗法性,可以維系地區道德和秩序,以儒家思想爲核心,維護“封建禮教”的社會道德,有著非常大的文化本土性;另一方面,這種制度具有行政性,可以節省官員和公務成本,能夠有效穩定流動人口,並且促進地區穩定發展。
宗族是以男性成員的血緣繼承關系爲核心的。這一點爲現代社會所诟病。但在封建社會,男丁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片土地上壯年男子的多少,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片土地生産力水平。而宗族血緣繼承和土地、戶口相結合,可以有效地束縛人口的流動性。
直至王安石變法,試圖以“職役制”取代鄉裏制度。職役,也就是差役,是政府差派民夫爲衙門胥吏和基層行政人員的統稱。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天下皆思雇役而厌差役,今五年矣。”职役的出现,是政府对基层控制力增强的明证。不过,乡里制度使得乡村可以土地为依托,自主运行、维护、生产。王安石变法所推行的职役制,的确有先进性,但最终得到的是“职役制”和乡里制度的混合体。这也告诉我们,基層制度的改革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最關鍵的是要持之以恒。
3、 農業經濟制度的改革
首先,宋的土地政策是“田制不立”、“不抑兼並”,國有土地雖仍存在,占全部土地的小比例,是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的,國家只收登記費用。自由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均田制也隨之徹底瓦解。私人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漸發展已成爲主要的土地占有制,形成了“千年土地八百主”的局面。至于租佃的契約則多半由私人之間決定,非常自由。租佃制普遍發展,這種情況和體制一直被延用到清朝末年,可見其先進性。
其次,宋朝政府非常重視農業。例如,北宋有《景德農四敕》等系統性的農業法案;南宋建興四年十月上旬,頒“佃戶法”,規定“侯秋成田,除納官據收外,止給五分。”進行減租,此後又相繼頒布了“請田法”等法令。
三、王安石改革:青苗法的變質
王安石變法給北宋農業經濟制度的改革,增添了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大名鼎鼎的“青苗法”。青苗法本意爲,令百姓借官方錢糧爲本錢,等來年收成之後償還,意在“民不加賦而國用足”。此法理論上可以使得國庫充盈,貧民亦可收成,在實行的初期的確大幅增加了國庫的收入。
“青苗法”其實是一種官方發放的農業貸款。但是,“青苗法”本質上是遠遠超越時代的,根本沒有在北宋那個年代實行的經濟基礎。以下幾個因素嚴重制約了“青苗法”的實行:
1、公共權力的濫用
各地官員在執行過程中,缺乏監管,濫行攤派,強求政績,導致真正需要貸款的人得不到貸款,得到貸款的人往往並不需要。此外,由于地方官強行要政績,部分地區糧倉存糧大幅減少,使得這些地區喪失了抵禦饑荒的能力。可以發現,以“KPI”作爲唯一的執政標准,過于簡單粗暴,副作用是非常之大的。因此,在政策的制定過程中,一定要綜合考慮,使得政策人性化。而王安石當時的變法改革中,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2、金融機構的不成熟
“青苗法”所規定的“五戶或十戶一保”的擔保制度,看似合理,實則脫離實際。北宋時期並沒有成熟的、能夠覆蓋全國的金融機構,也沒有隨時方便查賬的數據體系,使得這項制度實際上成爲了高利貸的溫床。地方上經常出現的一種情況是,通常以數個大戶做保,調高“青苗法”貸款的利率,又輔之以“利滾利”“暴力催收”等手段,使得百姓被迫貸款,被迫利滾利,最終民不聊生。
3、易導致惡性土地兼並
前面說到了宋朝不抑制土地兼並,即不抑制正常的土地貿易。但這裏的惡性土地兼並則是一種侵吞良民資産的方式。即大戶通過強迫百姓“高利貸”的方式,強迫其以土地抵債,是一種破壞社會經濟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惡行。
四、總結
宋朝經濟快速發展之下,農業也確實大幅度發展和提高,發生了以農業生産技術革新、職役制度替代鄉裏制度、農業經濟政策改革爲核心的“新農村改革”。改革總體上是朝著正確方向前進的。不過在改革當中,也出現了不少值得後人注意的問題。我們的改革,一定要去除“唯績效主義”,指定政策一定要綜合考慮,人性化。此外,指定政策時,千萬不要超越時代,而是要加強對權力的監管,堵死權力執行過程中每一個可能出現的漏洞。
參考資料:
1、《宋論》
2、《王安石青苗法與農村信貸:制度設計的視角》
3、《論南宋農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