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說過,人類對悲歡並不相通。其實,人類的溝通也經常不通。
比如,某人有事找朋友,爲了確認對方是否方便,小心翼翼地敲出了兩個字:
在嗎?
對方收到這條信息後,懷著因爲莫名其妙所以不知所措的心情,選擇了“不在”。
你有你的我覺得,他有他的我認爲。你覺得這是禮貌的確認,他認爲這是多余的表達。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想說,你卻不想聽。
同樣是聊天,有人總能一點就通,有人就是“此路不通”。
那些很容易把天聊死的人,往往都有這3種特質。
01
溝通路徑太長
有事就是不說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在嗎系列”。某天,我就經曆了一場這樣的“人間慘劇”:
——在嗎?
——在的,怎麽了?
——問你個事情
——嗯
——聽說你現在做新媒體?
——是啊
——好做嗎?
——還行
——能幫我看一篇稿子嗎?
——發給我吧
——好的,我去找一下
——。。。。。。
太太太太累了!
就不能有事直接說嗎?兜來兜去浪費時間不說,還消耗人際關系滿意度,簡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在這個大家都如此在意時間的時代,正確的做法不應該是一句簡單的寒暄,然後直接開始說有什麽事情嘛。
盡快表明來意,切入主題,既是節省別人的時間,也是節省你自己的時間,尤其是在雙方關系不是很熟,你又是要找別人幫忙的情況下。
比如我的日常工作中,因爲需要轉載文章,常常要去找其他賬號的編輯要文章授權,爲了節省對方的時間,增加授權通過的幾率,我會編輯這麽一段話術發過去:
您好,我是XXX的編輯,請求轉載貴號的一篇文章~
轉載文章:《XXXXXXXXXX》
發文日期:XX年X月X日
帳號ID:XXXXX
我們會在文中嚴格標注來源,按要求轉載。希望得到貴號授權,非常感謝~
有事直接說事,讓對方盡快get到關鍵信息,免得把天聊死了,問題也沒解決。
退一萬步講,就算是找人借錢,也是直接說明好一點,這樣就算別人不想借給你,你也能盡快得到答案,免的尬聊了半天,錢沒借到,還給人留下了套路深的印象。
聊天,往往是有目的的(雖然聽起來不太美好,但確實如此),可能是精神需求,比如希望得到安慰、認同,也可能是“物質需求”,想求對方幫個忙、辦件事。
不管目的是什麽,我們都應該注意盡量縮短溝通路徑,別說了半天,別人還不知道你到底有什麽事,怪勞心費神的。
02
習慣自我假設
以爲對方聽得懂
不得不承認,很多人經常犯這樣的錯誤。包括我自己。
因爲我從事新媒體行業,天天接觸諸如“用戶思維”、“讀者邏輯”這樣的名詞,久而久之,我就覺得這應該是大多數人都知道的東西,畢竟互聯網時代嘛,沒吃過豬肉還能沒見過豬跑不成?
有一天,一個朋友和我抱怨,說她爸媽總是不能理解她的想法,總是自以爲是地替她做“正確”的決定。
我就順口回了一句:“畢竟他們沒有用戶思維,哪裏懂得你的讀者邏輯。”
我以爲我朋友應該完全能理解這句話,好歹也是一個常年活躍在各大內容平台的網瘾少女啊。結果她一臉懵逼,問我說的啥意思。我在感到很震驚的同時,給她解釋了一下:
“就是說你爸媽沒有站在你的角度看問題,沒有考慮過你的想法,不知道你到底想要什麽。”
然後,我就被嫌棄了,說我“不講人話”,浪費她的腦細胞。
好吧,我只知道人類的悲歡不相通,沒有想過認知也不相通……
但實際上,世界的真相就是如此。
有一本書叫《知識大遷移》,這本書描述的是對美國民衆知識水平的觀察。其中有一個這樣的小調查:
研究人員拿著印有上圖中這3個圖標的牌子,去美國的大學生群體中做調查,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幾個本該人盡皆知的圖標,竟然:
有 25% 的大學生不認識 「WiFi」 的圖標,
有 48% 的大學生不認識「搜索」的圖標,
有 60% 的大學生不認識「分享」的圖標。
雖然說這個調查可能樣本有限,但它還是真真實實說明了一個問題:很多我們以爲大家都知道的東西,其實還有很多人不知道。
在認知心理學上,這種情況被稱爲“知識的詛咒”:
一旦你知道了某個信息(學會了一樣東西),你就很難想象你不知道該信息(沒學會該東西)的情景。
所以在聊天的時候,很多人會不自覺地進行自我假設,以爲對方能聽得懂。實際上,對方很有可能不懂。
因此,如果我要向我女朋友(暫無)解釋新媒體編輯到底是一份什麽工作時,我不會說什麽“內容創作”、“運營排版”,我會和她說,你平常不都喜歡在公衆號上看文章嗎,我就是在那上面寫文章的。
雖然這樣聽起來沒那麽高大上,但能保證她迅速理解,不太可能出現因爲“不講人話”,把天聊死的場面。
像黃曉明那樣“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很容易聊不上幾句就把天給聊死了。聊天的時候,我們應該多想想“TA覺得”。
03
不懂價值交換
只顧自己的利益
有人可能會說,聊天還扯什麽價值利益的,又不是做生意。
但我想說的是,你的時間是時間,別人的時間也是時間;你想聊天聊得舒服,別人也想聊天聊得舒服。這就是聊天中雙方的“價值”和“利益”。
但有的人,就是不懂得讓別人參與聊天,喜歡一個人說個不停,完全不考慮對方的感受。
我大學的時候,寢室裏就有一個這樣的人,他特別喜歡找人聊天,也特別喜歡把自己當成聊天中的主角。
有一次,宿舍幾個人聊起對EDG(一支英雄聯盟職業戰隊)的看法,正當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談得不亦樂乎的時候,這位不速之客降臨了,他用一種“聽我說”的語調,迅速接管了整場聊天的話語權。原本有來有往的討論,變成了只有一種聲音的演講,氣氛變得十分尴尬,很快就以“該幹嘛幹嘛”的結局收場。
聊天,本來是一場大家都花了時間,也付出了情緒的平等行爲,憑什麽全聽你一個人說,盡讓我給你的觀點鼓掌,那我不是和個傻子一樣?
話雖然尖銳了一點,但是道理也很明顯:聊天是雙向的溝通,不是單向的宣講。
相比之下,我覺得我的老板在這一點上很值得我學習。
有一次他和我聊天,聊到電影院的可樂爲什麽賣得這麽貴這個話題,然後就扯到了場景營銷、用戶心理之類的概念,我不太懂這些,只好被動地聽老板講。但我老板察覺到了這一點,他笑著和我說:“你這光顧著聽我說,那就只能隨我吹了。就像電影院裏的可樂,你只能到影院前台買,那價格不就只能隨他們定了。”
聽完這段話我就被逗笑了。在隨後的聊天裏,我開始發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懂的問題。同時,心裏也對老板多了幾分敬意。
《人性的弱點》作者戴爾·卡耐基曾说过,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会出现交际的障碍,就是因为他们不懂一个重要的原则:讓他人感到自己重要。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來都是相互成就的。你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你給了別人存在感,別人就會給你優越感。如果聊天的時候全是你在占用我的時間,只顧自己說,不管我的“死活”,那我憑什麽要繼續和你聊下去?
04
不再把天聊死
從這3點開始
人人都需要聊天,但不見得人人都會聊天。這篇文章說得雖然不是多麽高深的聊天技巧,但記住這3個基本點,可以幫你避免絕大多數把天聊死的局面。
不再把天聊死,從這3點開始:
1- 盡量縮短溝通路徑,有事直接說事,減少無謂的時間和心力消耗;
2- 避免想當然,要考慮對方的理解成本,你知道的東西別人不一定知道;
3- 不要只顧自說自話,覺得自己才是主角,聊天是相互的,要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
生活已是如此艱難,聊天的時候就不要再給別人添堵了。希望每個人都能好好聊天,開心聊天。
成長,是一場逆人性、改認知的非自然運動。關注【非自然成長筆記】,一起學習,一起行動,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