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樹媽媽
前兩天,咱們發了一篇說父母脾氣的文章。
有位媽媽的留言,我覺得特別有代表性。
她說自己也不知道爲什麽會發脾氣。
還說起前一天晚上在監督大寶寫作業,旁邊的二寶不小心摔了一跤。
本來還好好的,但她看到二寶自己爬起來,小手裏還拿著一根筆,頓時就很生氣,開始吼罵二寶。
她跟二寶吼:“爲什麽拿著筆,小心插瞎你的眼睛!”
二寶被媽媽突如其來的責罵嚇得又哭又鬧。
這位媽媽自己事後也後悔,覺得孩子沒受傷真的很萬幸,不該發脾氣的。
其實這位媽媽遇到的問題是挺典型的。
除了發脾氣的問題,還涉及到另一個事兒,就是如何正確的跟孩子表達情緒,如何跟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
我們看到孩子拿著筆摔倒,心裏的想法可能是:
“寶貝摔得疼不疼?剛才真的很擔心你會戳到眼睛。
媽媽真是嚇得不輕。下次拿著東西走路要小心些……”
但就是因爲媽媽一瞬間“嚇得不輕”,又沒有正確的表達方式,所以在開口的瞬間,所有的關心都變成了責備。
這就是很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生活中這種溝通方式也特別常見。
明明是好意,說出來卻句句帶刺,自己事後也自責和後悔。
習慣這種說話方式的父母,往往很容易“把天聊死”。
跟孩子發生很多無謂的爭執,甚至造成親子關系的疏離。
也渴望得到傾聽和理解。
我們父母先來調整一下說話的不良的習慣,會大大提升與孩子之間的溝通效率。
也更容易爭取孩子跟我們的配合。
最近有位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的采訪很火。
他作爲醫生,跟普通大衆的溝通方式,其實對我們跟孩子溝通,有很多相似之處。
能正面說的話,不反著說
能給台階的話,不嗆著說
01
有媒體問重症病人的治療方案,張文宏的回答是:
“我跟你講你一定聽不懂的。
因爲你讀的書和我讀的書不一樣。
我講的每一個漢字你都能聽明白,但不會知道是什麽意思……”
這段話說如果換成一個不會溝通的人來說,可能就變成了:
“跟你說了也是白說,你不懂。”
爭取大家配合的時候,他說的是:
“你在家裏不是隔離,是在戰鬥啊!
你覺得很悶,病毒也給你悶死啦,你呆在家裏你也是戰士。”
這段話說如果換成一個直來直去的說法,可能就變成了:
“呆在家裏,不要出去給社會添亂。”
大家能夠感受出來,第一種說法,帶著很多理解和鼓勵的感情在裏面,更容易爭取到大家的合作。
生活中很多父母,卻恰恰習慣了“正話反說”。
不僅不給孩子留面子。
甚至樂于去“怼”孩子,眼看孩子窘迫,才覺得他是記住了教訓。
而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我之前看過一個男孩發的朋友圈。
他回家晚了,跟父母吵了一架之後寫道:
“我爸媽完全可以用'晚了以後會很擔心你,擔心得我們都睡不著覺”來告訴我。
而不是以‘下次再回來這麽晚,我們就鎖門了,你自己睡馬路吧’這種方式,來引起我和他們的一場爭吵。”
我們會發現,很多時候爭吵,不是源于彼此的“恨”。
而是源于沒有把“愛”用正確的方式表達出來。
把話正面的來說,給孩子留一些余地和台階,孩子會更領情。
下次我們可以試試:
把“這麽簡單的題都能做錯,你到底長沒長心”換成:
“你這道題,解題思路是對的,只是運算出現了錯誤,這種錯誤太可惜了”;
把“你就天天這麽邋裏邋遢,一點小事都做不好。”換成:
“我看到你把衣服扔到地上了,我希望你撿起來疊好。”
我們表達的方式對了,跟孩子之間的爭吵就會少了。
能擺道理,就不壓制
能給體諒,就不冷漠
02
張醫生還有一個被公認的標簽,就是“說真話”“三觀正”。
他在疫情爆發之初,就談到:
“不能欺負聽話的人。
所以這次我做了個決定,把所有崗位的醫生全部都換下來,換成誰?
換成科室所有的共産黨員。”
你現在認爲我們醫生有多重要,我們的護理姐妹們也就有多麽重要。”
“領導對醫務人員的關心,一定要不斷加強上去。
第一關心是防護,第二是疲勞,第三是工作環境。
我覺得一定要跟上,如果跟不上,就說明沒有把醫務人員當人,只是當機器。”
我們父母在跟孩子說話的時候,有時候就很容易忽略孩子自身的感受,缺乏這種體貼。
比如希望孩子愛分享。
就跟孩子說:
“你是哥哥/姐姐,要讓著弟弟妹妹。”
見到孩子做得不夠好,就強調:
“你看你們班某某,人家怎麽就能天天坐在那裏悶頭學習。”
父母這樣一說,孩子就會感覺到他的感受沒有被尊重。
努力沒有被看到,跟父母的隔閡會更深。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場來考慮問題。
在孩子跟你交流時,跟他共情:
“爸爸/媽媽知道了,你因爲……,感覺到了……,”
在孩子表達憤怒時,給他耐心:
“謝謝你告訴我你的憤怒。我無心中傷害了你。我的本意不是這樣的。我的本意是……”
在孩子犯錯難過時,給他機會:
“我相信你不是故意的,你可以說說自己的理由……我相信你下次一定會做得更好。”
多說一些理解性的語言,減少抱怨、批評和強制。
讓孩子知道你跟他是站在一起的,孩子會更容易聽進去父母的勸導。
能給尊重,就不強權
能放平等,就不獨斷
03
張醫生在另外的一則采訪中,提到一句話:
“現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會感覺老是被人欺負,是不是?
被人欺負慣了,一般會做兩件事情。
一個是人家欺負你,你也怎麽欺負人家。
但如果書讀多了,你就會選擇不跟那些人發生關系。
另外你被人家欺負慣了,你就知道這種欺負人的嘴臉是什麽樣子了。
那你就要善待比你年紀低的,權利沒你大的人。”
每一位父母,都曾經是孩子。
成長過程中,得到過來自父母的關愛和善待,也可能遇到過權威的壓制甚至打罵。
我們會知道,被父母包容、接納和支持的感覺是什麽樣的。
也會知道被父母或者其他親人呵斥、諷刺、責罵的感覺是什麽樣的。
會知道自己犯錯、受傷之後,最渴望的是什麽。
在我們面對孩子的問題的時候,把心態放平,不把孩子當成孩子,而是當成曾經的我們自己。
很多事情就變得好理解、好溝通了。
對待孩子,應該要讓他知道,爸爸媽媽跟他不是對立關系,也不是管制關系,非常願意跟他共同面對問題。
之前看過一則TED演講視頻,裏面談到令人信服的談話的4個要素:
- honesty 誠實 ,講真話,直接了當並且清楚明白
- authenticity 真實,做一個自然而然的自己
- integrity 言而有信,可以值得信任的人
- love 對別人有了良好的祝願
絕大多數的父母跟孩子之間,都是深愛著彼此的。
只要學會正確的表達,相信就一定能夠消除隔閡,共同去營造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庭氛圍。
這也是父母能給孩子的,最珍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