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提起新加坡,人們依然會感歎于它的經濟奇迹,這個曾經人均GDP只有450美元的小國,在近代的發展中卻取得了讓人矚目的成績,成爲了“亞洲四小龍”之一。
1965年8月9日上午10點,新加坡廣播突然播放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李光耀以新加坡總理的身份宣布新加坡獨立。這是無比悲傷的時刻,李光耀晚年也承認了這是生平最大的一次挫折。李光耀在回憶錄中寫道:
“一些國家原本就是獨立的,一些國家爭取到獨立,新加坡的獨立則是強加在它頭上的。每當我們回顧簽署協議,使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的那個時刻,我們總會感到痛苦,我從來沒這樣悲傷過。分家成了事實,我辜負了許許多多的人。”
新加坡原屬馬來西亞,有著悠久的曆史文化背景。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它被迫從馬來西亞分離,但分離之後的新加坡,反而迎來了自己快速發展的機遇,一躍成爲了東南亞的經濟大國。
而獨立之後的新加坡,積極開始了自己的改革,而其十分重要的一項政策就是廢除漢語,以英語作爲國語。從當時的時代背景來看,新加坡此舉是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爲它從多方面推動了新加坡綜合國力的進步,加強了新加坡與世界的聯系,尤其是身處東南亞腹地,它需要更爲激進的政策來爲自己謀發展。
新加坡剛剛獨立時,中華總商會的代表們組團遊說李光耀,希望將漢語作爲新加坡的國語。但李光耀卻直接拒絕了,其中又有著怎樣的原因呢?
1、複雜的國民結構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雖然其地方不大,但也有複雜的國民構成。新加坡剛剛獨立時情況是這樣的,總人口約200萬,75%以上都是華人(如今依舊超過70%),還有馬來族、印度裔和歐亞裔/混血等公民,當時人均GDP剛到450美元。可以說剛剛獨立的新加坡是一個急需發展的情況,雖然說國內主要的構成是華人,但因爲本國並沒有強大的基礎實力支撐,它能夠依靠的就是向外發展,加強與世界聯系。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選擇了英語。
至于爲何不將漢語或者馬來西亞語作爲自己的官方語言,當時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考慮到,新加坡是由多層國民結構的,如果以漢語或者馬來西亞語又或者以印度語爲主,勢必會造成其他國民結構的不滿,最終可能會引發新的問題,而作爲國際語言的英語則不會有這種問題,也不會有國民間文化的沖突。
出于穩定的因素,李光耀選擇了英語這一門語言。
2、漢語對于普及來說太難
很多人可能會說,新加坡華人超過了70%,完全可以用漢語來作爲主流語言,爲何不這樣做呢?李光耀政府自然是出于穩定政局的考量,作爲剛剛獨立的國家,而且民衆間還有多重文化體系,如果貿然采取這樣的行爲,很容易産生社會問題。
而且漢語本身的學習也有一定的難度。就以我們今天的情況來看,那些外國人學習漢語其實是非常難的,因爲漢語的一些發音方式在他們的語言中根本沒有,因此這也是外國人學習漢語常常有口音的問題,而且漢語還有多種字形,即使是今天的大部分中國人,也沒有完全掌握漢語的發音和識字,而不用說推廣學習。而那些在中國已經待過很久的外國人,還常常會有口音的問題,因此可以知道漢語的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十分艱難的過程。
而李光耀本人也是學習過漢語的,他自己對于基本掌握漢語也花費了大半年的時間,而且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東西需要學習到內核,如果讓大衆推廣學習,反而會造成很大的阻礙,雖然說對于華人沒有什麽問題,但對于那些馬來西亞人等反而會造成很大的困擾。
因此,掌握漢語需要漫長的時間,而且在當時的情況下,要求全體國民掌握漢語,也是極其不現實的,除去一些文化沖突的因素所在,本身的學習就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而使用英語就不一樣了,當時的英語作爲國際通用語言,在國際上已經形成了很強的影響了。
而早期的新加坡,還有長期的英國殖民曆史,而在被占領之下,大部分人其實都對英語有所了解,而且很多人可能都已經熟練掌握英語了,在這種情況下,推廣英語有著很好的條件,阻礙也少,而且還會爲國家的發展帶了一定的機遇,因爲他們需要對外交流發展。
2013年8月發布的《李光耀觀天下》(李光耀撰寫)一書中有這樣的文字,“我們也通過語言與世界各地保持聯系。很幸運的,過去統治新加坡的是英國,它留下的是英語。假如新加坡如越南那樣是由法國統治,我們就必須忘掉法語,再去學習英語以便同世界接軌,那肯定是個非常痛苦和艱難的轉變。”
3、發展國際貿易的需要
新加坡屬外貿驅動型經濟,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爲主,高度依賴美、日、歐和周邊市場,外貿總額是GDP的四倍。經濟長期高速增長,1960~1984年間GDP年均增長9%。而當時剛剛獨立新加坡,就尋求的是一條對外合作之路。
李光耀充分意識到,新加坡太小了,而且自然資源極度匮乏,要讓這樣一個國家強大起來,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打造一個商業友好的環境,進而吸引外國商人直接來投資。而澳大利亞、美國、英國等使用英語的國家都是其重要的貿易對象,而使用英語爲官方語言的話則會減少阻礙,能夠促進經濟的交流。
也就是在這樣的策略指引下,新加坡最終用英語敲定了英語作爲官方語言,既有考慮國內問題,也有考慮到自己的發展前景,在綜合考慮之下,新加坡敲定了此項決定,讓自己在國際舞台上大放光彩。
結語
新加坡崛起了,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亞洲小國,一躍成爲“亞洲四小龍”之一。李光耀認爲,廢除漢語對新加坡發展意義重大,或者說是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
如今的中國正在一步步展現自己的大國影響力,但是和新加坡的貿易量還不到其國內貿易總量的20%,其主要的貿易外來,還是那些西方英語國家。但也只是現在,或許隨著中國的繁榮發展,局勢會有一定的改變。
而今,對于“漢語熱”的熱潮也在蓬勃發展,不少海外人士慕名前來中國學習漢語以及了解中國文化,尤其是還有更多的留學生來到中國,看一看這座傳奇的“東方帝國”,巨龍已經開始騰飛,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讓世界更加矚目。
願祖國更加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