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西方國家爲了抗議日軍侵略中國和法屬越南,對日本采取了貿易制裁,日本軍國主義的擴展和武器的大量生産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受到制裁後的日本不得不采取武力奪取的方式,控制東南亞的海上貿易路線和位于南太平洋爪哇群島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油田。而擋在日軍侵略戰車面前的只剩英國控制下的馬來西亞和號稱大英帝國東方城堡的新加坡,于是1940年日本戰爭大本營開始計劃攻占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日軍在越南行軍
截獲英軍情報
1941年日本皇軍破譯了英軍電報密碼,在日軍從新加坡與倫敦的電報來往中發現了一條重要信息,一名英軍指揮官向倫敦吐槽新加坡在防禦上的各個問題和缺陷。日軍起初不敢相信電報裏的內容,因爲日本的軍官不敢像英軍這樣向上級發牢騷,這更像是英軍故意泄露的。在印度洋,德軍驅逐艦捕獲了一艘來自新加坡的蒸汽船,船上有著英軍大量的軍事文件,德軍隨即將文件交給了日本人,在與截獲的英軍電報進行比對後,日本人相信,電報中英軍軍官所吐槽的都是真的。
日軍小坦克非常適合在東南亞的叢林作戰
馬來西亞戰役
在詳細了解新加坡的防禦情況後,1941年11月8日,日軍從越南出發,借道泰國自北向南入侵馬來西亞。位于南亞的馬來西亞植被茂密,道路極差,因此英國人在馬來西亞沒有大量的部署機動部隊,比如坦克裝甲車。分布在馬來西亞各地英軍由印度人、澳大利亞人和英國人組成,在人數上英軍要比日軍多很多。而入侵馬來西亞的日軍大量配備自行車和可以在叢林中穿梭的小型坦克,日軍將馬來西亞複雜的叢林地貌轉化爲自己的優勢,分布在各處的英軍嘗嘗被打的措手不及。1942年1月31日,沒有被俘英軍陸陸續續撤回新加坡,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相連的陸路通道建立防禦工事。
英軍及盟軍在新加坡的軍事部署
新加坡戰役—戰前局勢
馬來西亞戰役的失敗震驚了倫敦,來自印度和澳大利亞的兵員被火速送往新加坡,在日軍發起進攻前,新加坡的英軍部隊人數達到將近九萬人之多。根據戰後英軍軍官的回憶,抵達新加坡的援兵大多是緊急招募的新兵,除了一直參加過實戰的印度部隊以外,大多人沒接受過完整的訓練,很多人剛一登陸新加坡就被派往了前線。
英軍新加坡作戰指揮室
新加坡的西北部植被茂密,大大小小的河流成爲部隊行軍的障礙,緊挨著的是英軍機場,這一部分由兩個澳大利亞旅把守。而東北部地勢平坦,還有英軍的軍事港口,也是英軍認爲日軍最可能登陸的地方,因此,英軍的主力部隊都部署在東北部地區。爲了防止來自他國船只的襲擊,英軍很早之前就在南部沿海裝備了大量的海岸炮,卻沒想到新加坡的入侵來自于北方。中部與馬來西亞相連的唯一路上通道同樣有著英印士兵的重軍把守,通往馬來西亞的唯一橋梁被英軍炸毀。從英軍的部署看來,英國人是打算死守新加坡的。
新加坡英軍抗日雕塑
新加坡戰役
1942年2月3日,日軍開始對新加坡進行爲期五天的連續轟炸,英軍在島上的通訊和部署皆被打亂。機動性更強的零式戰機很快取得了制空權,經過日軍偵察機詳細的偵查,日軍司令官對島上的防禦部署了如指掌。英軍將南部的海岸炮進行180度調轉回擊,由于海岸炮配備的是針對戰艦的大口徑穿甲彈,因此英軍的反炮擊對日軍造成的損害微乎其微。
位于新加坡英軍唯一的機場
熟悉日軍作戰的英國軍官們認爲日本人會在叢林茂密的西北登陸,而英國馬來西亞總督堅持認爲日本人從東北來,日軍在東北方向做出的軍事部署看起來也確實是這樣。在西北部馬來西亞沿岸,由三萬人分三個方向組成的進攻部隊開始准備登陸新加坡。2月6日晚上,在西北部河岸巡邏的澳大利亞小分隊發現了日軍的行爲,經過短暫的交火之後,逃脫的澳大利亞士兵向總部彙報情況並請求炮襲,因爲沒有摸清敵方登陸部隊的具體坐標,馬來西亞總督認爲這是日本人的佯攻,並沒有放在心上,時刻准備著應對從西北方向而來的日軍登陸部隊。
新加坡市區遭到日軍戰機轟炸
在西北部登陸的第一波日軍共13000人,伴隨著步兵一起進攻的是日軍的小坦克,很快缺乏訓練的澳洲守軍被打跑,島上唯一的機場也落入日軍手中。第二天英軍從東部抽調部隊進行反擊,日軍利用錯綜複雜的河道和茂密的叢林進行阻擊,進行反擊的英軍遭受巨大的傷亡,不得不撤回中東部地區。堅信日軍的大部隊將在東北部登陸,馬來西亞總督不敢大規模反擊西部的日軍。
日軍在新加坡西北部登陸
第二天日軍向新加坡進行空襲,英軍的工事和炮火陣地挨個被摧毀,英軍的防空部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共擊落8架日軍轟炸機。空襲結束後日軍大部隊從中部登陸,工程兵迅速修好了通往新加坡的橋梁,日軍的裝甲車和輕坦克源源不斷地開往新加坡。英軍憑借島上大量的地下掩體和碉堡與日軍展開陣地爭奪戰。
澳大利亞士兵登陸新加坡
2月10日晚,英國首相丘吉爾向馬來西亞總督發電報表示:
The battle must be fought to the bitter end at all costs…
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將戰鬥進行到底
The honour of the British Empire and of the British Army is at stake. I rely on you to show no mercy to weakness in any form.With the Russians fighting as they are and the Americans so stubborn at Luzon, the whole reput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our race is involved.
帝國的榮耀和帝國部隊的聲譽懸于一線,我希望無論如何都不能示弱。就像俄國頑強的抵抗德軍,就像美軍在呂宋島堅定的戰鬥著,這場戰爭代表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名譽。
很顯然,丘吉爾已經將新加坡比作英國的斯大林格勒。
日軍在新加坡市區遊行
然而,失去了制空權的英軍在海陸空陸軍的夾擊下成爲了甕中之鼈,地盤一點點被日軍蠶食,東北和中部的守軍撤到了南部新加坡市中心所在的樟宜地區。新加坡的一所醫院被日軍包圍,一名舉白旗的英國士兵向日軍投降,日軍用刺刀挑死了這名英國士兵,並將醫院裏的英印澳傷病全部用刺刀殺害,一些正在接受手術的傷病他們也沒放過。
沒有接到撤退命令的盟軍在市區附近堅持抵抗,但北面的水源和電力被日軍切斷,隨著傷亡的日益增多,和彈藥庫存告急,守軍士氣低落,開始向日軍協商投降事宜。投降協議在新加坡福特工廠簽署,日軍要求所有盟軍無條件投降,英軍保持一千名持械士兵,在日軍全面接管前維持新加坡的秩序。
日軍射手蒙眼的印度錫克士兵
整個新加坡戰役日軍陣亡1714人,英盟軍陣亡五千多人,超過八萬人投降成爲了日軍的俘虜,在日軍眼裏被認爲是下等人種的印度士兵更成爲日軍隨意射殺的對象。英澳戰俘所不知的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們將要面臨的是比戰爭更恐怖的集中營生涯。
本文由海拔365米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