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別于幾年前爲政策應“向左”或“向右”爭論不休,昨天參加政府新財政年度財政預算案首場辯論的代議士,顯然已經接受隨著人口老齡化,政策不得不“向左”靠,也就是社會開支務必增加的事實。多數議員也因此著眼于如何“開源”的問題,以應對開支不斷增加的挑戰。
幾年後將調高消費稅的宣布,毫無意外地成爲議員最關注的一個課題,卻出乎意料地沒有形成“火點”,點燃朝野議員的戰火。
這邊廂,人民行動黨衆議員支持預算案,但他們有不同的聚焦點和建議。例如,議員胡美霞(西海岸集選區)和鍾奇雄(碧山—大巴窯集選區)關心未來的經濟表現若比預期好, 提高消費稅的時間點是否會挪後;政府國會財政及貿工委員會主席連榮華(荷蘭—武吉知馬集選區)和國會副議長林謀泉(蒙巴登區)等,則敦促保持現有淨投資回報貢獻(NIRC)使用頂限,讓國家儲備金發揮更大作用。
另一邊廂,昨天發言的三名工人黨議員中,只有助理秘書長畢丹星(阿裕尼集選區)提出這個國會唯一反對黨對提高消費稅的立場。他說,政府沒有清楚交代新的措施如進口服務消費稅可帶來的收入,而且他相信打造智慧國可讓征稅更有效率。
另外,他認爲增加消費稅未來的用途不夠清晰,又缺乏應對增稅援助配套的詳情,所以“工人黨此刻不能支持提高消費稅的宣布”。
畢丹星基于增加消費稅未來的用途不夠清晰,又缺乏應對增稅援助配套的詳情,指出“工人黨此刻不能支持提高消費稅的宣布”。
這不禁讓人覺得,如果財政部長爾後能夠交代種種細節,工人黨說不定就會支持這項宣布。這番“留有余地”的言論,或許是朝野議員沒就消費稅議題短兵相接的原因。
倒是畢丹星提出“是否應讓這一代人從今天售賣土地的所得中受益”,引來了“敢怒敢言”的議員李美花(義順集選區)反駁。
她以妻子向丈夫要更多家用,丈夫說不必發愁,可用中馬票的獎金,再不然就賣掉房子爲例,指出畢丹星認爲賣土地就可以解決問題,是“敗家子”的行爲,爲原本靜穆的議事廳帶來了笑聲。
話說回來,畢丹星“應動用賣地收入”的講法,也是不少民衆心頭的疑問。大家都希望財長在總結辯論時能夠回應這一點,解開“賣地疑團”,讓大家不致于背上“敗家子”的惡名。
近年來,每名工運議員在國會上的發言都會針對自己所負責的領域,例如全國職工總會副秘書長王志豪(惹蘭勿刹集選區)向來主導年長者課題、職總助理秘書長鄭德源(西海岸集選區)面向專業人員、經理和執行人員、另一名職總助理秘書長再納關心低收入工人權益,而候任職總助理秘書長朱倍慶(淡濱尼集選區)和楊益財(丹戎巴葛集選區),則分別負責親家庭和職場安全等課題。
除了工運議員,工人黨議員在國會上發言看來也遵循“分工制”。
以昨天來說,畢丹星的發言比較宏觀,闡明工人黨對一些課題的立場;兩名非選區議員吳佩松和貝理安,前者著眼于女性與老齡化,後者則“應景”地在新加坡擔任亞細安輪值主席國之際,論及了企業與亞細安。
“分工制”讓議員針對本身熟悉的課題發言,讓言論更具深度,但如果因爲分工導致原本應“紅紅火火”的討論“熱不起來”,那是不是議員們沒能看透小市民所關心的課題,不能“接地氣”的表現?
幾年後將調高消費稅的宣布,毫無意外地成爲議員最關注的一個課題,卻出乎意料地沒有形成“火點”,點燃朝野議員的激烈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