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高等教育及技能)兼國防部第二部長王乙康昨天指出,由于資金有限,教育部將調整爲碩士修課課程和專業文憑課程提供的學費津貼。學費津貼的調整預計每年會爲教育部騰出約2500萬元,投入高等學府開辦的短期職業培訓課程。
教育部將調整部分碩士修課課程和專業文憑課程的撥款,從明年起,修讀受影響課程的永久居民學生學費津貼將下調,爲國際學生提供的相關津貼也將終止。新加坡籍學生的津貼則保持不變。
教育部長(高等教育及技能)兼國防部第二部長王乙康昨天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教育部開支預算時作出以上宣布。
他指出,由于資金有限,教育部必須“重新分配資源”,調整爲碩士修課課程(Master’s by Coursework)和專業文憑課程(Postgraduate Diploma)提供的學費津貼。
學費津貼的調整預計每年會爲教育部騰出約2500萬元,這筆錢將投入高等學府開辦的短期職業培訓課程。
教育部受詢時透露,本地公立大學目前開辦約300個碩士修課課程和專業文憑課程,其中三分之一由教育部津貼學費。
調整學費津貼後,新加坡籍學生所獲津貼將維持在75%,永久居民學生津貼從65%減至50%,國際學生的50%津貼則會取消。
不過,少數課程將繼續爲所有國籍的學生提供學費津貼,如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公共行政碩士課程等。
王乙康說:“盡管減少了爲非國人提供的學費津貼,但我們必須繼續吸引能爲新加坡貢獻的國際研究生來此求學。”
高等學府終身學習項目 未來三年撥款多1億
此外,王乙康也指出,教育部至今已爲高等學府的終身學習項目投入約2億1000萬元,並計劃在下來三年撥款多1億元。
額外的撥款將用于技能創前程新興技能系列(SkillsFuture Series)等持續教育與培訓(簡稱CET)課程。
另外,王乙康也提及公立大學推出更多微證書(micro-credentials)的可能性,讓成人學習者更有目標地選讀短期課程,累計成受業界認可的證書。
若完成幾門特定課程,某些大學會頒發相應的微證書,以肯定學生掌握了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或技能。一些微證書還能集合成學士或碩士文憑。
教育部答複本報說,提供微證書的大學目前有國大、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以及新躍社科大學,其他的公立大學將來也可能推出。
王乙康說,隨著高等學府近年來推出更多短期課程,大學接下來將探討“重新包裝”一些課程以推出更多微證書。
“但我們要當心不能讓獲取微證書成爲收集學曆文憑的惡性競爭,高等學府應專注于提供業界所需的技能與知識的培訓,並把課程包裝成能反映技能提升的配套。”
另一方面,王乙康也透露,自去年10月推出以來,主要由本地六所公立大學、五所理工學院,及工藝教育學院等12所高等學府開辦的技能創前程新興技能系列短期課程已達目前的800個,而報讀這些課程的人數至今有約4900人。
他指出,報讀的人數令人鼓舞,高等學府今年將根據業界的需求,繼續推出更多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