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傑體育會永久榮譽顧問蔡來福1965年15歲就拜師學舞獅。(龍國雄攝)
作者:吳慶康
舞獅是流傳已久的傳統表演藝術,被認爲是驅邪避凶的吉祥瑞物,每逢新年或節慶必有舞獅助興,長盛不衰。已過古稀之年的舞獅師傅,早年刻苦學藝,晚年仍高舉獅頭傳承技藝,只望後繼有人,延續代代相傳的醒獅雄風。
71歲的蔡來福是鴻傑體育會的發起人和永久榮譽顧問,體育會雖然只創辦了10年,但蔡來福自15歲起就已經拜師學藝。
15歲學舞獅,半個世紀以來,蔡來福秉持信念,精進與傳承這項傳統技藝。
那是1965年,石叻道聯絡所成立醒獅團,從小愛看武打片,最崇拜電影人物黃飛鴻的蔡來福立馬和一衆好友報名參加,當時任教的是岡州會館非常有名氣的師傅之一李炳鴻,蔡來福在他的嚴格指導下,練得一身好獅藝,自此開始了超過半個世紀的紮馬步、打拳、打鼓,以及舞獅生涯。
蔡來福回憶過去半個世紀的舞獅生涯,難掩興奮之情。他分享說:“舞獅和武術分不開,講究基本功。馬步和打拳,甚至是打鑼打鼓打钹都得不斷練習。我剛學的時候,一個星期四個晚上,每晚兩個小時,雖然很花時間,但喜歡,因爲學習的時候有很多人看,覺得很威風,一點都不覺得辛苦。”
少年蔡來福什麽都學,最後讓師傅看他最精通什麽。“我喜歡獅頭,因爲可以發揮感情。單是舞獅頭,我當年就跟師傅學了一年半,直到師傅去世爲止。之後我們師兄弟繼續研究招式將之發揚光大,很多時候周末都會一起出去舞獅,是年少時的主要休閑活動。”
71歲的蔡來福專長舞獅頭,當年單是學舞獅頭就學了一年半。(龍國雄攝)
這些年來,除了在春節和一些重要的節慶拿起獅頭,蔡來福幾乎每年都會帶學徒參加義安城全國舞獅錦標賽,讓學徒有機會表演。他透露,自己最後一次表演是上世紀70年代在國家劇場,隨著年齡增長,他最後一次和衆學徒一起舞獅,是2018年在新加坡岡州會館慶祝成立178周年的遊藝晚會上,而最後一次在過年舞獅頭采青,是三年前去徒孫的家。
蔡來福回憶說:“以前過年舞獅采青,最少30人出動,有36種青,72種陣,人多勢衆,氣勢磅礴。但現在的采青活動簡單很多,懂得這些陣法的人已經很少。以前舞獅,重要的是馬步和基本法。現代化的舞獅者,真正紮得穩馬步的已不多,現在舞獅的動作比較自由發揮,水准參差,看了有點感慨。”
更教蔡來福難過的是,今年因疫情導致舞獅形式和人數大受限制,大大滅了舞獅的威猛。“我們明白今年的情況特殊,嚴格來說,舞獅很難只有八人,因爲這是動作劇烈的運動,師兄弟們得接力上場。要戴口罩打鑼打钹也有困難,因爲那很耗力,還得隨鼓樂呐喊,要在這些限制下舞獅就沒什麽意思了。”
蔡來福說,鴻傑體育會第一代會員的平均年齡介于50歲到70歲,爲了會員的健康安全,體育會決定今年完全不參與任何春節采青活動。由于平時會員上課都不收費,春節期間多達50、60團的采青活動幾乎是會館一整年唯一收入來源,這也意味著今年不會有什麽收入來維持體育會的經費,會員們得自掏腰包了。
陳文山(後排左起順時鍾)、陳南利、韋邦運、余思文、陳蓮清、蔡來福、陳文財、李祖華。(林國明攝)
授課半世紀
舞獅半世紀,蔡來福說他最輝煌的年代是1970年代初,服完兵役後22歲就出來收徒授課,1976年加入健強國術體育會教舞獅,一教就幾十年,直到1985年體育會關閉。2010年,健強國術體育會會員找蔡來福重開會館,鴻傑體育會因此創立,由當年健強國術體育會創始人余秀清的兒子余思文(64歲)擔任會長,與其他會員一起合力將體育會搞起來。
過去10年,鴻傑體育會不間斷收徒授課,甚至有以前的會員帶孩子來學,至今已有第三代學徒,甚至連4、5歲的學徒都有。雖然年齡漸長,但蔡來福爲傳承這優秀的傳統文化,仍堅持一星期授課一次,每一次兩個小時。“我現在有大約50個第三代學生,主要教一些基本武術,以及舞獅頭的基本動作,其他的留給我的第二代學生傳授。”
談到從前與現在學舞獅的不同,蔡來福說,以前要學很久的基本功之後才可以碰獅頭,但現在的學生專注力不足,因此師傅得先讓學徒玩獅頭,引起他們的興趣。“以前是師傅看學徒精通什麽,現在要看學生對什麽有興趣,傳承文化的出發點一樣,但傳承的方式不一樣了。”
蔡來福透露,相比過去,現在的學生較頑皮不專心,不能像以前般被打罵,加上家長會來看,因此做師傅的不能太嚴厲。他說:“我們得用新的方式授課,比如把舞獅動作錄制下來,回播給學生看,或放上社交媒體。現在的小孩,學習兩年後可以表演基本的舞獅,但沒法和當年的我們相比,尤其是基本功。”
首兩年只學紮馬步
在鴻傑體育會的醒獅活動中負責鼓樂的陳文財(52歲)回憶當年當學徒時的情景,就與現在的學生有天淵之別。陳文財對舞獅的興趣,是小時候在鄉村過年時看采青活動引發的,後來當然也受電影的影響。
在一家防水公司擔任營銷的陳文財說:“我1979年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加入醒獅團,參加後發覺與想象中的威風凜凜完全不同,訓練非常辛苦,起初兩年只學紮馬步的基本功,每次都要紮一炷香的時間,每一次上課藤條就在一邊,是會辛苦到流眼淚的。現在學舞獅的小孩,連罵都不行了。”
陳文財的姐姐,負責鼓樂的陳蓮清(55歲)也回憶說:“以前我們要在沙地紮馬步,會有師兄站在我們的腿上,一旦支持不了跌倒,馬上破皮流血,很辛苦的。每次我們練習完畢,連下樓梯都很難,腳會發抖,現在的小孩不可能這樣吃苦。”
陳文財記得,當年入會學舞獅的人數原本有20多人,但因爲訓練艱辛,兩年後熬得住留下來的,只剩下六個,可見淘汰率之高。“剩下幾個學徒後,師傅才真正開始教舞獅的動作和打鼓等,一樣一樣教,每個動作只教一小部分,哪個動作過不了關,就得一直練下去,直到學會爲止,才可晉升學其他的。”
陳文財當年學獅藝很勤奮,雖然一周只到會館學習兩次,但其他時間他都在家裏勤練,因爲只要沒練好,下一次上課師傅就不會教授新技藝。
雖然辛苦,但陳文財沒有放棄,他深深被舞獅的文化,以及多姿多彩的動作和造型給吸引,舞獅所帶來的興奮感,足以抵消訓練的辛苦。陳文財說,他是從鼓樂開始學習,懂了鼓樂的韻律與舞獅動作兩者之間的關系之後,再學舞獅就有更大的領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學徒得以學會不同技藝,但師傅會觀察學生的專長,之後再讓他專攻某個動作。”
代代相傳一家人
舞獅是一項講究嚴格紀律的傳統文化團體活動,受訪的資深舞獅師傅都異口同聲認爲,青少年好動好勇好鬥,舞獅活動正適合他們。事實上,不少體育會的醒獅團員,已經延續兩三代,一些“舞獅父母”會帶著孩子到會館繼續學習,除了希望能將傳統文化代代相傳,也讓孩子能有更充實的生活。
鴻傑體育會會長余思文的父親余秀清是當年健強國術體育會的創辦人,余思文從小就在舞獅的環境中長大。他說:“武術和舞獅是我成長的一部分,當年的小孩沒有什麽其他娛樂,除了讀書就是到會館活動,由于以前會館不時會和黑社會扯上關系,所以會館的‘家教’很嚴,嚴禁黨派混入,會員也不能文身。年少時候加入會館學習舞獅,讓我學習過團體生活,學會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更重要的是能強身健體。”
因爲父親的關系,鴻傑體育會會長余思文從小就受舞獅文化的熏陶。(林國明攝)
健強國術體育會早年的醒獅表演,聲勢浩大。(受訪者提供)
經營素食餐館華津素食的余思文說,像醒獅團這樣的團體,有很強的家庭元素。“當年我老爸退休後,會館的事務由哥哥接手,我則繼續充當鼓樂手。在一脈相傳的過程中,有可靠的長者監督年輕人,文化傳統才能完好保存,如果這個長者是親人,可能還會事半功倍。”
身爲鴻傑體育會會長,余思文最大的期望是這個由師兄弟建立起來的醒獅團,一定要繼續傳承下去。
鴻傑體育會有同時學習獅藝的一家兩代人。負責鼓樂和龍獅制作的陳蓮清和負責舞獅尾的李南利(56歲)是夫妻,他們的孩子也在體育會學習舞獅,陳蓮清的兩個弟弟陳文山(48歲)和陳文財,則負責舞獅頭和鼓樂。
獅頭獅尾一家親
一頭獅要舞得完美,獅頭和獅尾之間的信任和默契非常重要,當這兩個人是一家人,默契就更好了。受哥哥姐姐的影響,陳文山在小學三年級加入會館學舞獅,從紮馬步開始,掌握鼓樂的竅門後,專攻獅頭。
陳文財小時候學舞獅,起初兩年只學紮馬步的基本功。(林國明攝)
一家兩代舞獅高手陳文山(前左順時鍾)、陳蓮清、陳文財、陳欣勵及李南利。(林國明攝)
問他爲何會被挑中舞獅頭,起重機操作員陳文山說:“除了對獅頭有興趣之外,我的體形較小,彈跳力較好,比較適合。如果身形太大,舞起獅頭也許不夠靈活,舞獅尾的團友的體形也必需要更健壯才能配合。”
舞獅頭30年的陳文山說,獅頭要舞得栩栩如生,就得觀察和模仿一些動物,如貓狗的動作和神韻。如果基本功好,要掌握好成熟的動作並不難。比較有挑戰性的,是與獅尾的配合。他說:“獅頭獅尾是一起練習的,我們會一起研究各種動作,才來配合,特別是動作的快慢,因爲有時獅頭須要先快兩步,有時是獅尾得先進行某個動作,這種默契要長久練習,練到不必想就可以做到的地步。”
陳蓮清在醒獅隊中擔任鼓樂手,也制作龍獅。(林國明攝)
長期與陳文山搭檔舞獅尾的,是他的姐夫李南利,兩人合作多年,默契無間。
一般人看舞獅主要聚焦獅頭,獅尾往往被忽略,但獅尾勞苦功高,是舞獅的無名英雄,因爲獅子的動作如“睜眼”、“洗須”、“舔身”以及“抖毛”等,都得由獅頭和獅尾完美配合才能活靈活現。李南利專長獅尾,獅尾對他而言,特別有吸引力。他說:“獅尾的魅力在于能與獅頭配合無間,而且要‘預知’獅頭會有什麽動作,才能‘先行一步’,讓整頭獅子的動作完美。”
鴻傑體育會醒獅團在2019年的新加坡龍獅節資深傳統南獅比賽中,榮獲最佳默契獎。(吳慶康攝)
經驗老到也會失手
雖然長期與小舅子合作,但由于經驗老到,李南利就算與不相熟的獅頭合作也不會有太大問題。他指出,舞獅尾除了要控制獅尾巴,還要有力氣支撐舞獅頭者,讓舞獅頭的搭檔能隨心所欲攀高跳躍,腰馬合一因此很重要。
舞獅尾超過40年的李南利,正業是卡車司機,晚上時間較自由,每周可以抽出兩個晚上練習。他分享說,舞獅的最大滿足感是代表新加坡出賽獲獎的時候,比如在2000年到泰國出賽獲得冠軍,很有成就感。
李南利(右)和陳文山(左)一同舞獅幾十年,默契十足。(林國明攝)
即便是獅頭獅尾一家親,也不是每次演出都萬無一失。這些年來,陳文山和李南利都曾失手。陳文山說:“一次做跳樁表演時,因爲樁滑,獅頭獅尾一起往下掉,我傷到腳踝。另一次比較嚴重,在樁上練習回跳的時候,我跳過了,但獅尾沒順利跳過,姐夫摔下時胸口重重地打在鐵盤上,傷得不輕,住院三天。”
舞獅跳樁雖然好看,但危險度高,陳文山和李南利後來爲了安全不再表演跳樁,只專注于傳統的舞獅表演,也只教授傳統舞獅。陳文山說:“傳統舞獅的套式動作好看,又有傳統味道,而且安全,家長也放心。”
舞獅文化的改變
舞獅的起源有不同傳說,一個版本是源自1500年前的北魏,到了南宋,慶典中開始出現北獅,南獅的發展則是在近代的廣東地區。不論源自何時何地,舞獅文化毫無疑問經曆了許多變遷。
在新加坡比較常見的是外表看起來比較威猛的南獅。(林國明攝)
陳文財透露,以前舞獅只教廣東人,不外傳。當年他的師公從中國南下,生活艱苦,爲了謀生也將舞獅技藝傳授給非廣東人,但條件是學徒得學會講廣東話,要不然會被視爲背叛。陳文財說:“所以當年我們的師傅雖然不是廣東人,也有機會學,然後代代相傳,我這個客家人也才有這個機會,要不然是學不到的。”
舞獅在舊年代不論紅白事,每次出動都聲勢浩大,現在則大多只在喜慶節日才出現。陳文財說,舞獅吃力不討好,需要很大的經費來維持,一些醒獅團一般會在春節采青時籌集一整年的經費,籌不夠的話一年的活動就會受影響。今年醒獅活動大受限制,對許多體育會來說影響非常大。
陳文財指出,一些新晉的醒獅團體爲了創新也爲了籌集經費,會做一些傳統以外的舞獅表演,比如融合新式舞步的舞獅,這些都是舞獅文化的演變。他說:“時代變遷,改變難免,我覺得不論怎麽變,關鍵是需要保持原有的傳統價值,不能偏離原本的宗旨。”
陳文財說,一些跟著新時代出現的變化,如霓虹造型獅頭,他可以接受,但對舞獅文化的基本尊重,不能以新時代新作風爲借口而丟失。他說:“當一個人拿起獅頭舞獅,他就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頭獅了。因此要有對傳統舞獅的敬重,比如不能穿著比基尼舞獅,不能偏離獅子的基本動作,也不能坐在獅頭上,那是不敬。”
舞獅42年的陳文財說,早年娛樂少,人們較注重傳統。現在年輕一代觸角廣,接觸的東西太多,要保留傳統文化有一定難度。“祖輩在傳承舞獅文化上扮演的監督角色很重要。舞獅有很獨特的文化,仍有很大的存在空間,得努力將之發揚光大。有傳承,就有人記得,沒傳承,就會忘記。”
早年舞獅精彩絕倫
根據2019年12月新加坡鶴山會館出版的《鶴山獅風雨兼程碩果百年》,本地有300多個獅團,主要以結合獅子和貓的形態的鶴山獅居多。舞獅有南北兩種,南獅在中國有大約300年的曆史,北獅則有1500年曆史。新加坡的獅子大多是南獅,南獅外表看起來比較威猛,所以比較風行,主要爲廣東佛山獅和鶴山獅。不過北獅在50到80年代在本地也相當風行。
我國獨立前後的舞獅情況與今日相比大爲不同。蔡來福指出,最基本的不同是,早年的舞獅在造型和舞法上都與現在有別。“以前獅頭有三色,黃色(代表劉備)、黑色(代表張飛)、紅色(代表關公)。現在的舞獅顔色多是七彩的。以前舞獅的每一個招式,根據傳統都要站穩馬步,現在並不特別講究。”
毫無疑問,早年舞獅由于采青內容多樣化,因此更精彩。陳文財透露,以前醒獅團采青最刺激的就是去牛車水,沒有兩下子功夫的師傅都不敢去。他說:“因爲牛車水一帶很多人懂得舞獅,當地的醒獅團和商家都會擺出高難度的青陣來挑戰獅團。由于牛車水有很多不同社團和派別,大家對各種青陣的诠釋不一樣,因此容易産生誤會發生口角,甚至打鬥。”
這些年來,陳文財記憶中最精彩的,是挑戰過蜈蚣青。所謂蜈蚣青,是用柑和辣椒擺成蜈蚣造型的陣。根據記載,獅子桌面探陣後(獅子探陣不可圍繞桌子)從蜈蚣尾部上桌,以腳踏著蜈蚣腳,再用腳踏破蜈蚣頭和眼,獅子從後而上取所有的柑和辣椒,吃青吐青。然後獅子用柑和辣椒在桌面拼成“吉旺”兩字,隨後趨前下桌,把兩個柑撿回給設青者。
從蜈蚣青的形容想象,這個青陣似乎不難,但陳文財挑戰的蜈蚣青內有乾坤。陳文財說:“一般來說,家裏有不好的事情或生意不順,才會擺蜈蚣青,用來破邪,因此獅子得將青裏的柑踩破。但當時那個蜈蚣青的柑是釘在木板上的,一踩就踩到鐵釘,容易受傷。這個青不簡單,當然紅包也大,所以青陣不能只看表面。”
在更早的年代,據說還有“蛇青”。李南利分享說,他沒看過,但聽說是用真蛇,所以師傅多少要有武術底,才能制服真蛇,把蛇殺死,采青才算完成。現在當然沒這麽殘忍,只用竹子來代表蛇。“另外還有采青要破龍缸,難度很高,我嘗試過,打不破。”
紀律嚴培養好品德
談到當年舞獅環境會否龍蛇混雜,衆資深師傅不否認當年確實有黑社會混入,所以過去一些人會將舞獅與黨派聯想在一起,讓人對舞獅活動有負面印象。
陳文財說:“現在這種情況少之又少,我們的體育會更是絕對沒有。事實上,舞獅豐富的內容很有吸引力,甚至引起白領和外籍人士的興趣。年輕人學習之後就有寄托,不會到處亂跑,或只在社交媒體上流連。加上紀律嚴,青少年加入後會培養出對社會和家庭的責任感。”
陳文山也同意,習獅是很有紀律的團體活動,年輕人會覺得有目標,也就更容易培養上進心。“我們的年代學業沒那麽重要,現在不一樣,所以我們會鼓勵學生盡量在兩方面取得平衡,不能影響學業。”
爲了將舞獅悠久的傳統文化與現代年輕人接軌,目前很多體育會的醒獅團師傅,會利用社交媒體發布各種與舞獅有關的消息,拍攝視頻與會員分享,借此吸引新一代。
陳文財說:“通過社交媒體,肯定會引起年輕人的興趣,但是否會長久就不確定。社交媒體和任何事情一樣都有正負兩面,我希望年輕的舞獅學徒不要爲了爭名氣而在社交媒體上互相謾罵。別人的贊美可以拿,批評更要接受,這樣才有進步。”
陳文山說,身爲師傅,他們很開心這些年在舞獅形象的改變和提升上作出一些貢獻,而他個人最大的滿足感,是看到成員上下一條心。
只要舞得動就會繼續
鴻傑體育會的資深舞獅師傅每個都有幾十年經驗,雖然年紀漸大,但他們對舞獅的熱忱不減,然而,歲月不饒人,體力終究還是會向時間妥協。
陳文財坦言,在動作上,他們這班師兄弟勝任有余;在體力上要應付一般舞獅也還可以,但要和年輕人爭一技之長是不可能的。“不過我們不會認輸或放棄,只要還舞得動就會繼續。遺憾的是,有經驗的團員不夠,一些酬勞不錯的活動我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我們甯缺勿濫。”
李南利也說,只要體力還可以,不會放棄舞獅。“因爲一旦放棄練習,體能會馬上下降。所以我現在每周仍最少跑步三天,一個星期至少跑20公裏。”
談到未來的展望,鴻傑體育會醒獅團的師傅都希望下一代能繼續傳承舞獅文化,將這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