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
快讀

清朝混混的日常:越來越專業化,越來越國際化

2020 年 1 月 8 日 七追风

要說明朝混混的花樣,和清朝混混比起來,可就差遠了。清朝混混的組織更嚴密,手段更複雜,成員也越來越多樣化。

清朝混混的日常:越來越專業化,越來越國際化

清末天津街頭

混混集團雖然人數不一,但非常講究論資排輩,等級明確。

《水浒傳》中的梁山好漢們,還有個排名,真實的混混們爲了便于分贓,自然需要相對明確的組織結構。當然,不同規模的混混組織,結構也不一樣,簡單的就一個頭頭帶幾個打手,複雜的還有軍師和賬房先生。

混混集團穩定團隊的第一步,就是入夥儀式。正常來說,入夥儀式都是模仿“桃園三結義”,大家焚香磕頭,一番豪言壯語,分出個老大老二老三。遇到一些中途加入的,也需要儀式,複雜一些的要“歃血爲盟”,簡單的就隨便磕幾個頭算了。比如天津的混混,把入夥叫做“開逛”,有新加入的人,當天大家吃一頓撈面也就行了。

重點說一點,一般入夥儀式都有一個“立誓”的程序。也就是入夥人向天發誓,遵守團夥的規矩,如若違反如何如何懲罰之類的。尤其是大一些的混混團夥,爲了維護內部穩定,保持競爭力以便守住自己的領地,規矩就很重要了。

清朝混混的日常:越來越專業化,越來越國際化

混迹賭場的大多都是混混

雖然不會寫在紙上,但是通過入夥儀式和之後的口口相傳,大家都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比如清朝包頭地區的混混,第一不准“踩窮漢窩鋪”(即和自己本家裏的女人苟且),否則活埋。第二不准捏造事實诋毀兄弟,俗稱“唾臭”,違反者要被挖眼……還有一些其他的規矩,如果違反了要跪在祖師爺的供桌下面,接受棍打。

晚清上海著名的“拆白黨”,專門誘騙富家婦女,騙取錢財,其成員一般能言善辯、面目清秀,外表十分討人喜歡才行。拆白黨的規矩也很多,比如必須服從命令、寡婦不吊(吊即是誘騙)、無錢不吊、兩人不能同吊一婦、不可偷竊……

規矩越多,團夥越大,勢力範圍也就越穩固。流氓混混嘴上講道義,實際上靠的是坑蒙拐騙過日子,靠的是拳頭搶地盤。混混集團規矩多,才能加強凝聚力,“齊心協力”維護自己的勢力範圍。


清末民初徐珂編著的《清稗類鈔》,專門分有“棍騙類”一章,生動形象的描繪了清朝的混混們。

清朝混混的日常:越來越專業化,越來越國際化

晚清賭場

有一類混混,靠著好勇鬥狠,橫行鄉裏,最爲老百姓厭惡。比如書中的朱福保,吳縣人。曾經考中舉人,道光年間因爲訛詐被官府革去了功名,下了大獄。鹹豐年間大赦,朱福保回到鄉裏,繼續爲非作歹。後來甚至私通太平天國,借勢而起。直到同治年間,朱福保才被憤怒的鄉民抓住,亂棍打死。

有一個關于朱福保的生動故事,說是有一家新開的面館,生意特別好。朱福保有一天就來了,跑到人家二樓坐著,讓小二上光面(即陽春面、清湯面,沒有什麽澆頭,很便宜)。小二就說了,店裏的規矩“吃光面坐樓下,吃大面(有澆頭)坐樓上”。

這小二不認識朱福保,所以不知道這是個難纏的混混。朱福保一聽,于是說:“既然這樣的話,那要是吃一碗中面,豈不是要坐在樓中間了?”小二一聽,這不是找麻煩呢,也沒理他。結果第二天朱福保就找了一群乞丐,每人分他們幾十文錢,兩人一隊,輪流去這家店,專門點“中面”吃,還專門坐在樓梯中間吃。這生意還怎麽做?老板趕緊去找朱福保,賠禮道歉,送了銀子,乞丐們才離開的。

你看,這就是混混做法,可以不打不鬧,但我惡心你,讓你有苦說不出。


清末民初的上海,魚龍混雜,更是混混們的天堂。除了當地的地痞流氓,以及外來的好勇鬥狠之徒,上海還出現了“洋混混”。

清朝混混的日常:越來越專業化,越來越國際化

晚清來華洋人

並非每一個來華洋人都是有錢人,他們中有很多都是身無分文,靠著一副洋面孔,想來中國騙吃騙喝賺大錢。晚清的英國領事阿禮國都無奈的承認:“來自各國的這群外國人,生性卑賤,無有效的管束,爲全中國所诟病,他們也是歐洲各國人的渣滓。”

這些洋混混們來了之後,仗著地方官府不敢輕易招惹他們,大肆敲詐勒索、騙取錢財,行爲更加惡劣。太平天國時期,南方各地一片混亂,就有洋人混混趁機賺錢。比如曾有一夥菲律賓人,平時隱藏在虹口,一到晚上就結夥來到大街小巷,大喊著:“長毛來了!長毛來了!”民衆害怕是太平軍前來劫掠,于是紛紛離家逃跑。這些菲律賓人就進入百姓家中,肆無忌憚的偷竊物品。

清朝混混的日常:越來越專業化,越來越國際化

華爾洋槍隊

更著名的就是“華爾洋槍隊”,身無分文的華爾最初召集的隊員,都是外國軍艦上被解雇或者逃跑的水手,本身就靠敲詐勒索過日子。華爾把他們組織起來,當時被稱爲“上海流氓隊伍”。

而華爾洋槍隊第一戰在松江被太平軍打死了九十多人,剩余的外國混混一看情況不對,立刻四散而逃了。華爾不得已又回到上海,輕而易舉再次召集了二百名馬尼拉人和三百名英美法混混……願意拎著槍上戰場的洋人,能有幾個有正經職業?

所以,清朝的混混構成複雜,不僅有著名的天津混混,也有專門騙錢的“拆白黨”,更有大量的洋混混,真可謂“國際化”的時代。

當然,不管是哪裏的混混,都是爲非作歹,危害老百姓的群體。可惜那個時代官府腐敗,官吏無能,讓混混們無法無天,民怨沸騰……

相關文章:

  • 中國公民在新加坡屢遭電信詐騙,大使館發文緊急提醒!
  • 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提醒在新中國公民高度警惕電信詐騙
  • “主權嫂”在疫情期間爭主權,時機不對啦!
  • 全世界爲了學中文,差點要打起來了
  • 新加坡75%是華人,李光耀爲何冒著得罪人的風險,將英語定爲國語?
  • 新加坡75%是華人,李光耀爲何冒著得罪人的風險,將英語定爲國語
歷史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2025 快讀 | 服務協議 | DMCA | 聯繫我們
Menu
快讀
  • 旅遊
  • 生活
    • 美食
    • 寵物
    • 養生
    • 親子
  • 娛樂
    • 動漫
  • 時尚
  • 社會
  • 探索
  • 故事
  • 科技
  • 軍事
  •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