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佳儒
一家上市公司,淨利潤暴跌90%,需要幾個跌停?一個?兩個?還是五個?答案是零個。不僅如此,股價還逆勢大漲。這家上市公司不陌生,就是“火鍋茅台”海底撈。靠著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夫婦仍舊坐穩2020年新加坡首富。魔幻的股價背後,海底撈有怎樣的底牌?
在投資圈,有“A股喝茅台,港股吃火鍋”的說法。港股的火鍋,說的就是海底撈。表面上看,海底撈就是一家餐飲公司,三四線城市的小資聚集地,一二線城市加班黨的安慰營。實際上,海底撈更像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聽起來扯淡,但原理都是一樣的。互聯網公司長什麽樣?阿裏、滴滴、美團都見過吧。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又大又長”。“大”指的是規模大,做大規模,大資本才會看得見。“長”指的是産業鏈長,賽道寬了,想象空間就有了。
在資本市場,講故事是每個大市值公司的入門課。不論是“大”還是“長”,海底撈玩兒得都很溜。3月1日晚,海底撈發公告,預期2020年淨利潤同比下降約90%。原因也很簡單,都是疫情鬧的。看著90%的降幅,第一反應是不是海底撈關了很多店?完全相反。
2020年上半年,海底撈新開業173家,大概是一天開一家的節奏,全球門店從2019年底的768家增加到935家。別人家忙著關店,海底撈忙著開店。海底撈的反常舉動,放在互聯網行業就合理了。
互聯網大戰講究的是燒錢,快速擴大規模,占領市場和用戶心智。在每個行業,老大老二都是最爲人熟知的,老三老四甚至都沒有姓名,和老一百基本劃等號。海底撈935家門店遍及全國幾百個城市,目的就是讓你吃火鍋,第一反應就是海底撈。
海底撈的錢哪來的?借呗。2020上半年,海底撈新增借款32億元,短期借款從2019年底的1.45億元激增到30.36億元。這都不是事兒,先把規模做大了,後續再從別的方面彌補回來。
比如租金,規模大了議價能力強。餐飲行業租金是一大筆支出,海底撈的某同行是12%左右,有的中餐館達到15%—25%。海底撈是多少?0.8%、0.9%,相比之下是毛毛雨。而且海底撈能帶來流量,有的物業還得求著來開店。
開了大量門店,海底撈就用各種方式把客人留在店裏。這和互聯網公司是一樣的,恨不得讓人24小時都吃喝拉撒在APP裏。客人留的時間長,消費就越多,客單價也就上來了。所以經常看到,海底撈的等待區很熱鬧,等的時間長,就會越餓,上桌了點菜就會越多。
“大”有了,還得有“長”。互聯網公司喜歡搞跨界,比如美團的“無邊界誇張”,賈布斯的“生態化反”。海底撈也不是一家單純的火鍋公司,而是一家火鍋+供應鏈公司。
比如海底撈關聯的頤海國際是一家調味料公司,關聯的蜀韻東方是搞門店裝修的,關聯的蜀海是食材供應鏈公司等等。海底撈的關聯不僅給海底撈提供支持,還面向同行做生意。不僅如此,海底撈還收購其他餐飲企業。
海底撈披著火鍋店外衣,幹互聯網公司的事。“又大又長”的模式,讓它頗受機構青睐。在券商的研報中,“快速拓店”、“開業餐廳高于預期”、“打通産業鏈上下遊”、“孵化火鍋+”等是高頻詞,也是看多海底撈的理由。
在二級市場,海底撈的走勢堪稱魔幻。2020年1月2日,海底撈的股價是32.2港元,到了年底成了59.7港元,全年漲幅高達85%。正因如此,張勇夫婦在2020年的各大富豪排行榜上,依舊是新加坡首富,身家190億美元。
令人大開眼界的是,3月1日,海底撈公告淨利潤大跌90%,當天股價大漲超8%。3月2日收盤,海底撈報價68.5港元,小幅下跌0.51%,總市值3631億港元。對于海底撈的估值,券商們分歧巨大。
比如,華創證券看高到82港元、光大證券看高到80港元。相反的是,花旗認爲海底撈“去年下半年業績令人失望”,給出的目標價是55港元。中國銀行的看空更堅決,將海底撈的評級下調至賣出,目標價54港元。
一個是82港元的高價,一個是54港元的低價,是27港元的股價差距,也是1400億港元的巨大市值差距。面對同一家上市公司,機構們有巨大分歧,是誰太聰明,還是誰沒有發現價值的眼睛?
和海底撈一樣估值爭議巨大的,是A股市場的茅台。2月18日以來的9個交易日,兩只股票都迎來一波大跌。茅台從最高的2627元跌至目前的2058元,調整幅度22%。海底撈從85.8港元跌至目前的68.5港元,調整幅度20%。
不同的是,茅台2020年的淨利潤預期穩步增長,而海底撈淨利潤暴跌90%。面對業績利空,海底撈今日的表現較爲堅挺,接下來二級市場會有如何表現?你覺得海底撈的估值高嗎?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