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早報文學節”昨天掀開序幕,中國作家遲子建指出,在發展過程中,現代和文明本該是鐵軌的雙軌,當這兩條軌道出現不對稱時,文學作品反思發展中的過激行爲,拾取我們不該遺忘的事物,讓靈魂有所歸依。
以“時代速度,文字溫度”爲主題的第一屆“早報文學節”,昨天(26日)在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掀開序幕,中國作家遲子建在專題演講《用文字收攏時代速度的缰繩》中指出,“文學比時代慢半拍的天性,讓它成爲收獲過的大地的一個安然的拾穗者,自覺地承擔了去沙取金的使命。”
遲子建說,在發展過程中,現代和文明本該是鐵軌的雙軌,共同負載時代的高速列車,可這兩條軌道,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不對稱,甚至扭曲變形。這個時候,文學作品以它獨立不羁的氣質,回望我們的足迹,反思我們發展中的過激行爲,從各個不同角度,拾取我們不該遺忘的事物,讓靈魂有所歸依。
遲子建寫作30多年,發表了500多萬字小說作品,她說:“向下看的姿態,回望的眼光,使我的寫作一直是一條緩緩流淌的河流,它願意在曆史的幽谷徜徉,拾取往日陽光。”
遲子建也結合自己的個人創作,談了與文學節主題相關的一些作品。她先從短篇小說《采漿果的人》談起,這篇小說源自她最早感受到金錢對一個村莊的腐蝕;她也談到了她的中篇小說《布基蘭小站的臘八夜》及長篇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前者從一個警察在臘月時候抓到一個賊寫起,小說內容觸及中國鐵路高速發展,使到列車提速,帶來了經濟繁榮,但也出現了弊端。
《額爾古納河右岸》寫了鄂溫克族使鹿部落近百年的風雲。這個在大興安嶺的山林中遊走的部落,與馴鹿相依爲伴,在政府實施了天然林保護工程,禁止采伐後搬遷下山,居有定所,用上了煤氣竈,自來水,享受較好的醫療,且政府爲他們蓋了鹿圈。但他們下山定居後,無論是馴鹿還是部族的人,在生活方式和文化信仰上雙重不適應,促使他們和馴鹿又回歸森林。
遲子建指出,今年過世的霍金曾預言,由于一天天掠奪地球資源,地球將在2600年前毀滅,人類應該考慮移民火星。
文學在這個過程中能做什麽?遲子建以梭羅的《瓦爾登湖》、蕾切爾·卡森的《寂靜的春天》、艾特瑪托夫的《死刑台》作品爲例說,這些作品從不同側面,指出了我們面臨的問題,自然危機,生態危機,道德危機等,提醒我們擺脫貪婪,免于災難。
遲子建提到,近年玄幻穿越類小說格外受寵,中國的穿越小說,穿越過去時,很多是回到漢唐時期,而穿越未來時,常常是外星系。其實這也反向證明了作家們對複雜現實是有深入思索的,他們看似以逃逸的方式,進入另一塊文學區域,其實表達的還是對現實世界的憂慮。
文字變成文學時氣韻能安撫人心
遲子建說,“‘用文字收攏時代速度的缰繩’其實是一種形容,單純的文字本身,是沒有溫度和情感的,可一個作家將文字組織起來,文字變成文學的時候,它就有非凡的氣韻了,能與人的心靈世界溝通,安撫著塵世的我們。文學在這個時代,依然不可或缺。”
遲子建專題演講由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主任遊俊豪主持。
文學節開幕禮將于今天下午2時在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舉行,教育部長王乙康將擔任開幕嘉賓,並由中國作家格非及本地作家英培安發表主題演講。入場免費,歡迎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