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年來,使用雙語的本地家庭有增加趨勢。教育部對小一新生入學時進行的調查顯示,同時使用英語和母語作爲溝通語的家庭,從1997年的83%,提升至去年的90%。
教育部長王乙康昨天(27日)爲首屆“早報文學節”主持開幕儀式時透露上述數據。
王乙康說,我國作爲多元種族文化的社會,英語是共通用語,許多家庭的主要溝通語言,也逐漸變成英語,有些國人因此擔心本地母語水平下降。“學生須同時學習英語和母語的時候,母語學習難免受影響。但多年來,我們也發現使用雙語的家庭,正逐年增加。”
另外,他指出,人口普查數據也顯示,能識讀雙語或更多語言的家庭,也從2010年的70%,增至2015年的73%。
針對本地學生母語水平出現較大的差異,王乙康說:“對于母語水平較低的學生,我們應該幫助他們提升語言能力。對水平較高而且喜愛母語的學生,我們需要鼓勵他們充分發揮潛能。”
王乙康說,根據教育部雙語政策,大部分學生在求學時期打下母語學習的基礎,踏入社會後,就能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加強自己的語言能力。
王乙康:語言學習必須終身努力不懈
他強調,語言學習是一項必須終身努力不懈的工作,因此應納入“技能創前程”計劃,讓國人有系統地繼續進修母語。
由于我國和中國不斷擴展經貿合作,爲協助國人提升工作場所的漢語應用水平,我國自2006年和中國教育部屬下國家漢辦合作,開發了商務漢語考評系統,至今培訓近1萬名學員。王乙康說,今年初,精深技能發展局再次和漢辦合作,把這個系統升級爲國際版,讓學員可以考獲受到國際認可的證書。
此外,中華總商會商學院也正在和人民協會商討,要將母語學習推廣到社區,包括在民衆俱樂部和聯絡所,開辦華文培訓課程。這類社區母語培訓項目,未來也將擴大到翻譯和口譯領域。
王乙康強調,語言的使用和學習必須融入生活中。他希望,除了學校以外,有更多民間組織以及企業,能夠加入推廣母語的行列。
王乙康表揚《聯合早報》爲推廣華文華語的企業界榜樣,多年來通過新聞報道、出版刊物及主辦各項活動,推動本地文化發展。
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主管李慧玲在文學節開幕禮上致辭時表示,希望能將文學節辦成一個常年活動。她說,邀請來自不同地區、用華文寫作的作家和文學翻譯家齊聚交流,不僅是一時的熱鬧,而是爲了日後“儲存精神糧食”。“我們依然相信,文學應該是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
配合早報95周年報慶舉辦的“早報文學節”,以“時代速度 文字溫度”爲主題,即日起在新加坡華族文化中心舉行至5月31日,18名來自中港台與新馬作家學者,將通過演講、對談等形式,與公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