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網絡假信息問題的國會特選委員會仍在研究收集到的陳情書及證詞等,不會急于立法管制假信息。
特委會成員、通訊及新聞部兼交通部高級政務部長普傑立醫生前天在新加坡管理大學舉行的東西方研究中心國際媒體研討會上受訪時說,特委會在對收集到的170份陳情書、聽證會上65個機構和個人的證詞及其他資料進行討論。
他指出,由于資料提出許多不同的看法,特委會須分析及衡量這些看法的利與弊,以確保撰寫的報告准確。
未透露特委會何時將公布討論結果及報告
普傑立未透露特委會將在何時公布討論結果及報告,但他表示,特委會成員都同意我國目前對抗假信息的措施不足,因此接下來須采納更多層面的做法,例如通過教育、建立新設施及能力或立法管制等。
他說:“如果決定立法,我們須確保立法的範圍、目的及權限等方面都正確,其中的細節非常重要,因此我們並不急于這麽做。”
普傑立前天也同新加坡報業控股英文、馬來文與淡米爾文媒體集團總編輯兼《海峽時報》總編輯華仁·費南德斯(Warren Fernandez)、本地時事觀察家、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教授契連·喬治(Cherian George)及面簿東南亞區公共政策主管陳聖輝,就社會不同利益相關者可如何對抗假新聞進行討論。
提到政府是否應立法管制假信息,普傑立認爲立法可發揮重要作用但並不足夠,因爲對抗假信息不是單一機構的責任,各個利益相關者包括政府、媒體、公衆及教育人員等都有份參與。
契連·喬治指出,我國制定法律時須精准,懲罰應與行爲可造成的傷害成比例,並且不應偏袒任何一方。
四天的東西方研究中心國際媒體研討會今年由新加坡管理大學及德國阿登納基金會聯合主辦,邀請各國的媒體工作者、政策制定者及科技公司探討目前新聞業所面對的新趨勢及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