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福後天將在新交所主板開始交易。龐琳認爲,口福一直積極創造員工和客戶的價值,接下來還會爲股東創造價值。他指出,社會價值也很重要,集團的存在必須是有意義的,對社會是有貢獻的。
經過16年努力,口福集團(Koufu)執行主席兼總裁龐琳爲“一群平凡人創造不平凡的事業”,如今他爲第20年打出的口號是“一群不平凡的人創造偉大的事業”。
隨著口福後天(18日)在新加坡交易所(SGX)主板開始交易,龐琳帶領集團和1400多名員工邁向一個新的裏程碑。
20周年爲公司轉換使命
龐琳(63歲)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我在五周年時說要帶領‘一群平凡人創造不平凡的事業’,上市後這已算是不平凡的事業。
“10周年時,我訂下的目標是在20周年時要有接班隊團,上市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引進優秀人才。到時,公司達到一定規模,我的使命也會轉換成‘一群不平凡的人創造偉大的事業’。”
何謂“偉大的事業”?龐琳回應道,口福一直積極創造員工和客戶的價值,接下來還會爲股東創造價值。他認爲,社會價值也很重要,集團的存在必須是有意義的,對社會是有貢獻的。
這也延續了口福所貫徹的“精致美食、優質生活、圓滿人生”隱形文化。
雖然是本地最大食閣和咖啡店經營管理者之一,口福仍面對其他同行的激烈競爭,以及員工難求、租金高昂的挑戰。龐琳道出,12字的隱形文化就是口福的優勢。
“表象來看,口福不就是一家食閣而已嘛,但它是一個有理想、隱形文化很強的組織。我之前曾經營過‘裕華’咖啡店,10多年的蘊釀和起落,讓我開始思考,企業要永續經營,不能只有生意,還要有願景和使命。”
所以,口福在2002年成立時就把品牌設計、企業願景、使命承諾都列出來,這些就是集團的隱形文化。
他進一步解釋:“精致美食是讓顧客吃得開心享受,所以我們的員工都持續培訓,創造客戶價值。優質生活是創造員工價值,圓滿人生是社會價值。我們的經營理念是精益求精、與時俱進。前者是改善,後者是創新,我們一直在強調改善創新。”
“我不知道我跟競爭對手要競爭什麽,但口福一開始就想好要做‘精致美食、優質生活、圓滿人生’。經過10多年蛻變,到今天我們非常清楚要往哪裏走。現在還不算做到這12個字,會繼續努力,永遠都在路上。”
起初只想開10家
相較于今天朝著明確目標前進,龐琳笑稱自己曾經只抱著“有得吃、有得穿”的心態。
龐琳小時候家境貧寒,上有一姐,下有四弟一妹。小學時他上學前會先幫媽媽賣椰漿飯。小六畢業後,他就當起全職小販助手,上午在結霜橋送雞飯,下午在那裏幫忙賣手表,晚上到紐頓圈雲吞面攤當助手。
服兵役前後,他在餐館當了幾年點心助手,但還是心系結霜橋,所以在22歲時回到那裏當水果小販,27歲時成爲小型水果批發商。後來他在後港開了一家水果店,還在隔壁咖啡店賣素食椰漿飯。
龐琳回憶道:“當時我發現咖啡店的生意看起來很好做,剛好在義順第747座的一家咖啡店出租。1990年我開始經營‘裕華’咖啡店,開了50多家。後來股東有10多人,我有想要上市,不過2002年時經濟不景氣,時機不對,所以選擇把全盤生意賣給咖啡店集團(Kopitiam)。”
同年,龐琳看好食閣前景,在大巴窯建屋局總部(HDB Hub)開設第一家“口福”,當時的目標只是10家。
“把‘裕華’賣掉後,很累了。要開10家口福我是很有把握,然後可以周遊列國、遊山玩水。以前我在賣水果時,也是想著有得吃、有得穿就足夠了。”
10多年前曾想過上市
事實證明,他是一個閑不下來的人,想過悠閑生活的想法只是一時。
口福經過16年的努力,業務已經大幅擴大,目前經營或管理47家食閣、14家咖啡店,還有其他餐館和攤位。旗下品牌除了口福食閣,還有回教餐食閣“Fork & Spoon”、喜多福咖啡店、素食餐館“元素”(Elemen)等。
在2005年時,龐琳再度萌起讓公司上市的念頭,在招股書都已准備好時,一名好朋友的提醒讓他緊急煞車。
他說:“這名貴人要我想清楚爲什麽要上市。想了一天,背後很大成分是要表現自己,想說之前上市不成功,這次我做三年就可以上市。這名好朋友認爲,這個想法不成熟,是爲炫耀、爲了名和利而上市。”
如今再潛伏10多年後,龐琳認爲時機成熟了。上市後集團會引進更多新科技提高生産力,善加利用預計2020年竣工的兀蘭新總部。
新總部准備開辟碗碟洗滌中心、擴大中央廚房和糕點烘焙業務等。集團也計劃把養生果茶品牌R&B Tea帶到東南亞市場。
無論生意如何多元化發展,龐琳表示不會走出餐飲業,他笑言:“我從10歲、11歲時就和吃結下不解之緣,幾十年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