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確保社會維持包容心和環境保護,多年來也極力開發多元水供來源。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指出,新加坡自獨立以來視可持續發展爲必要條件。
馬善高到紐約出席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他在本地時間今天清晨發表的致辭中,闡述新加坡如何三管齊下支持聯合國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議程2030年”指的是聯合國193個成員國2015年爲可持續發展制定的17個目標,包括消除貧困與饑餓、爭取性別平、優質教育、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氣候行動等。
馬善高說,“議程2030年”關乎的是改善人民生活,各國有責任與人民、企業和國際社群共同合作達成目標。他指出,新加坡的發展模式包含三個元素。
首先,新加坡在經濟發展跟環境保護與社會包容性之間取得平衡。馬善高說:“即使是在獨立初期急需投資的時候,我們也確保環境不會因此而受到破壞。今年我們決定從2019年起制定全面的排碳稅,這將加速創新和提高能源效率,使經濟和社會轉移至可持續和低碳發展道路。”
他也指出,新加坡向來采取長遠和綜合性的政策規劃,這表現在我國的水資源政策上。作爲最缺水的國家之一,新加坡如今已具備多元水供來源,其中包括海水淡化和新生水。
馬善高說,政府無法以一己之力應對氣候變化,因此新加坡采取多方協作的政策方針,與企業和公民社會組織合作,也在1992年設立新加坡合作計劃,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官員分享新加坡發展經驗,幫助他們落實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