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新加坡人心目中都有一個小販故事。這個故事可能是一道暖心的美食、一個親切的小販,甚至是家人曾經營的攤位。
1972年我們在裕廊永升路上有了新加坡第一個小販中心,把很多街頭小販集中在有規劃,而且相對衛生的空間裏,這是新加坡小販中心的第一個特色。有了這樣一個便利的空間,忙著工作沒有時間煮飯的新加坡人,開始到小販中心解決三餐。
其實,小販是一個古老的行當,售賣簡單食品的小攤販是很多人賴以爲生的方式,全世界如此,新加坡的小販中心,究竟有什麽魅力值得我們去申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名錄”中?
關鍵詞就在”文化”兩個字。
李顯龍總理在國慶群衆大會上宣布我國的小販文化申遺的時候,談到美食拉近了新加坡人之間的聯系,他把小販中心稱爲“社區飯廳”,這個說法很有意思。
飯廳,是家的一部分,家人在飯廳的餐桌上“有飯吃飯,有粥吃粥”,是一種血濃于水的感情。而小販中心對很多人來說,也是新加坡這個家園的重要部分,大家坐在同一屋檐下日複一日,年複一年,街坊慢慢變成熟人,與小販之間也從顧客變成朋友。
小販中心也是社會包容性的一個標志。在小販中心吃東西,大家都很輕松。不論是一般小市民,還是富裕的商人老板,甚至是李顯龍總理,想吃著名的小販美食,照樣需要排隊,需要自己捧食物到桌位享用。在小販中心裏也不能自私,去年一對夫婦在大巴窯8巷的小販中心因爲不願意和人拼桌,辱罵和向對方動粗,結果被判罰款,還遭到輿論大力譴責。
建國53年,新加坡文化慢慢形成,這個文化最大的特色是多元和包容,小販中心是新加坡文化的縮影。
一代一代下來,我們已經習慣了小販中心的味道。雖然一杯幾塊錢的西洋咖啡和冷氣咖啡館很受歡迎,但是很多新加坡人同時也喜歡小販中心裏價廉物美的南洋咖啡烏;雖然各種檔次的餐館食肆處處可見,可是我們還是喜歡豐儉由人的雜菜飯和煮炒,它們讓人手頭寬的時候加個菜,手頭緊的時候也還吃得飽。
爲小販文化申遺,在此時此刻的新加坡一定可以得到很多人支持。如果成功申遺,除了讓小販們感到自豪,新加坡的獨特飲食文化在史冊上留名外,不要忘了小販中心也是日常開銷的調節器,保持負擔得起的美食選擇,是新加坡小販中心文化的最大特色,這一點永遠不能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