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的一項調查,近七成雇員和近九成雇主認爲,掌握好華文在職場具有優勢。
教育部長王乙康昨天出席“華文作爲第二語言之教與學”國際研討會開幕時透露,教育部和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去年進行一項研究,以了解年輕人如何看待自己在職場使用華文的情況與掌握華文的能力,驗收學生在雙語教育的成果。
初步調查顯示,近七成的雇員與近九成的雇主認爲,員工掌握好華文在職場有優勢,能夠和客戶打交道,並和夥伴同事建立良好關系。在評估自己的能力方面,他們覺得日常對話還行,但對讀和寫比較沒有信心。
教育部受詢時說,去年底進行的調查有1500名年齡35歲及以下的本地雇員及540名雇主參加,涵蓋不同領域。雇員包括大學、理工學院、工藝教育學院畢業生。調查的目的是了解年輕國人如何看待在職場使用華文的情況與能力,調查結果還有待進一步分析。
王乙康致詞時說:“踏入社會工作的朋友常向我反映‘書到用時方恨少’,當年不喜歡上華文課,現在覺得自己的華文好像不夠用了。終身學習的理念就是學海無涯,不問年齡,所以我說‘書到用時不怕少,只是怕你不肯找’。”
新加坡精深技能發展局已委任不同的機構,幫助工作人士提升華文能力。王乙康舉例,中華總商會商學院從今年2月推出15個商務漢語的單元課程,至今有超過200名學員完成課程。
接下來,中華總商會商學院與其他華族會館也將逐步在社區推廣華文,從年底開始,將每月在指定的民衆俱樂部開辦商務漢語的課程。
王乙康指出,雙語能力在全球各地受到許多教育體制的認可和推崇。學語文等于認識文化、價值觀和處世哲學,也有助于我們建立屬于新加坡華人的認同感,讓我們更有信心地面對未來。
“這樣的自信,在一個全球化的世界裏,是個重要的優勢。所以,母語教育仍然是新加坡教育制度的基石,從學前、小學、中學到高等教育和終身學習,我們都會積極推動和鼓勵母語的學習。”
提升華文的另一個重要方針是教師培訓,他昨天也肯定教研中心的工作,10年來爲教師推出多元的教師培訓課程。
配合中心成立10周年,今年第五屆的華文作爲第二語言之教與學研討會以“傳承·引領”爲主題。研討會由教研中心與各文教機構協辦,目的是推動第二語言教學的研究與實踐,讓學者與教師交流華文二語教學的經驗與心得,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爲期兩天的研討會有1000多人出席。
(“寶寶學字”應用通過擴增實境助學生學華文刊第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