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況報道
我們的彈丸島國過去一度約有四分之一的土地是農場農地,它們隨著城市的發展與變遷,先後成爲高樓大廈、基礎設施,以及工業廠房等用地,
負責監管農業事務的政府機構,也隨著城市與經濟發展重心的轉移、政府機構的整合和責任分配等因素重組,
1959年成立的原産局,于2000年改組爲今日的農糧獸醫局,新成立的法定機構——新加坡食品局(Singapore Food Agency,簡稱SFA)
則將在明年4月1日正式接管原本由農糧局、國家環境局和衛生科學局分別監管的食物安全與供應等事務;
目前由農糧局負責的非食用植物和動物監管工作,也將轉由國家公園局負責。
擁有約19年曆史的農糧局即將走入曆史,約900名員工料將分調到食品局和公園局等部門。
《聯合早報》記者訪問農糧局高管和經曆過兩代機構的資深員工,聆聽他們分享我國食物供應和食安概況,清楚感覺他們捍衛食安的初心一如既往,熾熱堅定。
全球人口不斷增加,對食物的需求有增無減,爲避免“有錢都未必能進口食物”的情況發生,農糧獸醫局(簡稱農糧局)自五年前起就多管齊下,積極鼓勵自家農場種植蔬菜飼養雞以及養殖場生産魚,以穩定提升我國自産能力,逐步減少對進口的依賴。
農糧局數據顯示,本地去年種植的綠葉菜,已可滿足我國13%的蔬菜需求;雞蛋産量得以滿足27%的需求;魚類産量則已達全國需求的10%。
根據聯合國去年發表的報告,全球人口目前已達76億人,到2030年料將增至86億人,2050年或將激增至98億人。
負責行政及科技事務的農糧局副局長陳麗琴醫生日前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語重心長地說:“確保穩定的食物供應是新加坡現在,也是未來的最大挑戰。
“能否確保國人‘足食’是我們永遠關注的課題。全球人口不斷增加,對各種食物的需求只會翻倍上升。面對食物供應,世界各地都在掙紮,未來甚至可能出現有錢都不一定能進口食物的困境。”
她說:“不僅如此,無論是食物供應還是價格,外界的任何改變,都可能直接影響到新加坡,因此我們必須擁有一定自産生鮮農産品的能力,以便必要時能起到緩沖作用。”
千禧年初期,本地90%的生鮮食品都是舶來品,明顯受到世界各地各種食物趨勢的牽制。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間,本地的進口生鮮農産品價格就受外在影響而上升了7.8%。
爲減少對進口的依賴,農糧局自五年前起加大力度推動自産蔬菜、雞蛋與食魚。
農糧局1600萬元輔助80農場提升生産力
除了與業界分享各種農糧科技方案,輔助農場、漁場業者更有效率地種植蔬菜、餵養雞魚外,農糧局也通過農業生産力基金,發放資金給一些農業項目,協助提升生産力。
截至今年7月,農糧局已批准超過80個農場的約130個項目,並承諾發放1600萬元資金輔助農場研發新科技,通過創新的方案提高産量。
陳麗琴補充:“我們在政策上也做了改變。例如爲了最大化利用每一寸寶貴的土地,我們改變了土地競標方案。過去都是價高者得,如今我們采用定價競標,只有那些能善用土地,擁有最好規劃方案、生産方案的業者才能標得土地。”
早在1995年便加入原産局的陳麗琴說,農糧局成立初期的最大使命之一便是擴大食物來源。10多年下來,本地的進口食物來源已從2004年的140個國家,增至去年的180個。
農糧局成立不久即積極與生鮮農糧産品商會合作,了解業者的需求,並組團走訪各國,尋找適合的生鮮農産品供應商,如“打通天地線”般,輔助業界將各國的新鮮蔬果、海鮮、生食等帶入本地,從而降減外國食物波動對新加坡的影響。
化危機爲契機
進口食物種類不斷增加,食物安全(食安)自然成了農糧局尤其關注的事項。
監管系統規劃與運作的農糧局副局長葉欽賦醫生指出,農糧局這些年來面對數個重大“危機”,也正是這些危機敲響了食物安全與供應方面的警鍾,促使當局改進政策,盡量減少外來食物供應波動的影響,也進一步強化我國的食安保障。
葉欽賦舉例,過去,每當食物來源國爆發疾病,農糧局都會采取“零風險”對策,全面禁止該來源國的相關食物入口;這個做法雖保險,卻可能導致相關食物供應受影響。
2004年,馬來西亞吉蘭丹州爆發禽流感,我國全面禁止馬國雞蛋和家禽進口,導致市場上約三分之二的雞蛋供應,以及一半的家禽供應受到影響。
葉欽賦憶述當年:“我到現在還記得,那時一個雞蛋的售價一度飙漲到1元,真是慘痛。
“事件過後,我們迅速修改政策,改爲局部禁止入口,也就是說當一個地區的供應出問題時,我們將禁區劃分出來,只禁止受影響地區的供應。這有助避免我國的食物供應受到太大影響。”
2008年中國奶粉被檢驗出含有三聚氰胺是這些年來的另一場危機。
葉欽賦說:“誰會想到竟然有人會把這種化學物質放進食物中?這是我們始料不及的。”
事件爆出後,爲防患于未然,農糧局開始采用“非針對性檢驗”方式,通過建立化學物質數據庫,檢驗食品是否含有異樣化學物質,從而更有效地應對各類黑心廠商。
發動社會共同解決動物問題
從明年4月1日起,公園局轄下動物與獸醫事務組將接替農糧局,負起動物問題“第一回應者”的責任,更好地協調各政府機構的資源,也希望能逐步采取集合“整個社會”的方式,一同解決與動物相關的問題。
政府自2012年起逐步推出“第一回應者處事方案”(First Responder)計劃,要求接獲公衆投訴或反饋的第一個政府機構,先理出求助者面對的問題,然後向相關政府機構尋求所需援助,盡快爲求助者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
目前掌管與動物相關事務的葉欽賦說:“農糧局是負責應對動物相關個案的機構。在計劃推行後的過去六年,我們肯定會比過去接獲更多反饋,畢竟國人的期望已越來越高。
“這些反饋依然頗具挑戰,但政府部門之間的協調已更加完善高效,良好的機制也已到位輔助解決問題。”
不過,葉欽賦坦言,很多時候工作人員不是在協調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而是忙于社群、基層之間的交流。
他認爲,動物問題很敏感,所涉及的不僅是動物,更是人與人、左鄰右舍之間的關系。很多時候不是解決了貓狗的問題就一切都能迎刃而解,而是需要在社群之間多加協調。
“希望接下來我們能逐步從集合各部門和機構全面應對問題的‘整體政府’方式,走向‘整體社會’模式,通過群衆參與建立起責任感,從而更有效地解決這些會輕易激起個人情緒的動物問題。”
食品局明年4月正式運作
新加坡食品局在明年4月1日成立後,所有食物監管工作將集中轉移到這個新機構,這不僅有助統一監管食品安全,更有望推動業者開發新的經營模式,創造新商機。
葉欽賦說,食品局將確保食品“從農場到餐桌”的每一個環節都得到有效的監控,讓國人吃得安心。
陳麗琴表示,由一個機構統一監管所有與食品相關的程序也有望推動新的經營模式,創造新商機。她說:“餐飲業者未來若想進軍食品生産或是種植養殖業,他們可直接通過食品局完成所有手續,無須農糧局和環境局兩頭跑。對商家有好處,對消費者來說,往後他們若面對任何與食安相關的疑問,也可直接聯系食品局解決。”
爲食安把關36年
從原産局到農糧局,61歲的彭春星已爲我國食安把關36年。
無論科技如何提升化驗技術,無論來自世界各地的食安問題如何層出不窮,對于大半輩子大多都在實驗室工作的彭春星來說,初心始終不變——捍衛我國的食品安全,不讓任何有害物質侵入。
彭春星在四年前出任農糧局動物公共衛生檢驗室化學部門署長。
自1982年踏入原産局以來,彭春星多數時候都是在實驗室內從事食安檢驗工作,也參與食安認證與公共教育等方面的工作。
彭春星說:“與原産局的實驗室相比,農糧局的動物公共衛生檢驗室足足大了將近五倍。地方大了,化驗的東西也越來越多。
“最初我們只專注于微生物與化學物質兩方面的檢驗工作,如今已發展成爲全方位實驗室,可就微生物、有毒物質、食品質量和認證、汙染物質、藥物殘留物質、農藥殘留、營養物質,以及轉基因生物共八方面進行測試。”
各種食物鏈錯綜複雜交錯,加大了檢驗的難度,但科技的提升也逐漸改變了實驗室裏的一些運作。
“以前我們得站在測試機器前,一個個地抽樣檢查樣品,如今有了自動檢驗樣本的儀器,只需編好程序、排好二三十個試管,儀器便能自動操作,甚至連夜測試,隔天上班就能看到結果。”
彭春星坦言:“當年原産局的工作節奏比較慢,要查的東西較少。相比之下,如今即便有科技輔助,每天的工作依然緊湊,加上食品制造過程不斷出現新的因素,都使現在的工作更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