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兩年前宣布推出的45億元産業轉型計劃,至今已撥出17億元,主要用來支持企業能力發展、開拓市場,以及融資等項目。
國會預算委員會(Estimates Committee)在昨天提呈給國會的第三份報告書中指出,截至2017財政年底,政府針對産業轉型計劃已撥出的17億元中,超過90%,即約15億4000萬元投入企業能力發展。
其余則用來支持企業開拓市場(1億2500萬元)及融資(3000萬元)等項目。政府正在點算各個撥款項目,之後會公布個別轉型藍圖的撥款細節。
政府是在2016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宣布推出産業轉型計劃,爲23個工商領域制定轉型藍圖。
由西海岸集選區議員胡美霞擔任主席的國會預算委員會,在昨天發布的文告中說,委員會呼籲政府在衡量各個轉型藍圖時,除了評估它們如何推動生産力,以及所創造的工作機會,也應考慮其他評估指標。
“評估的重點也應放在轉型藍圖是否對薪金增長,以及對各行業和員工的轉型發揮作用。”
委員會在詢問財政部有關産業轉型藍圖成效時,就轉型藍圖能否達到績效指標(KPI)、是否促進薪金增長,及各項目是否物有所值等方面,提出詢問。
行業利益相關者 合作推展轉型項目
財政部告訴委員會,多數轉型藍圖在去年和今年推出,盡管如此,它們已促使行業利益相關者合作推展轉型項目。
例如,餐飲服務業轉型藍圖推行後,截至去年底,超過三分之一的餐飲店采用至少一項科技,在提高生産力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海運産業轉型藍圖則推動該行業試行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科技,初步成果令人鼓舞。
財政部強調,這類轉型項目需時間落實,各方也得持續努力。
至于轉型藍圖是否促進薪金增長,財政部指出,目前言之過早,但它向委員會強調,會持續關注這項指標。
財政部也向委員會解釋,各項措施實施不久,一般需要幾年後才能評估是否物有所值。
針對我國探討允許政府機構和政府旗下公司發債融資,以應對未來基礎設施建設的龐大開支,委員會詢問財政部,這類項目既然可動用儲備金,是否有必要發債融資。
財政部表示,動用儲備金將減少儲備金的投資回報,發債融資除了能擴大政府的融資來源,也能保持儲備金作爲緊急資金等戰略功能。
委員會也提醒,隨著越來越多政府服務是通過網絡平台推出,政府應確保弱勢群體不會因資訊科技能力有限而被邊緣化。
財政部表示,政府推擴數碼服務的同時,會確保無法使用這類服務的國人可通過不同渠道,如民衆俱樂部等,獲得援助。